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从鬼畜视频的话语表达特征、鬼畜迷群两个方面对鬼畜视频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鬼畜视频具有娱乐与恶搞的后现代性特征.当前,亚文化群体借助鬼畜视频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有得到身份认同的诉求,而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也积极借用鬼畜的方式寻求与亚文化的融合.文章认为鬼畜视频的发展还存在版权纠纷、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2.
高紫晗 《视听》2023,(4):117-120
消费社会与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双重趋势,使球鞋从“实用至上”的商品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特含义的文化符号。本文以网络社区的球鞋文化迷群为研究对象,探讨球鞋文化迷群的生成逻辑及其媒介传播实践。研究发现,球鞋文化在被消费主义浪潮裹挟向前的进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实现了后亚文化意义上风格的横向扩展,并随着消费的情感转向实现文化资本与商业资本更加深入的融合,使得边缘化的球鞋文化在资本的推动下不断走进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孙黎 《编辑之友》2012,(4):58-60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网络字幕组群体的身份构建/认同,其能动的文本解构与生存悖论,以及字幕组群落与主流媒介的权力逻辑、商业消费语境所进行的博弈与转型行为.  相似文献   

4.
项寅浩 《视听》2021,(6):153-155
鬼畜文化是一种基于视频剪辑技术的网络亚文化,其本质是一种高黏度的戏谑文化.鬼畜文化群体因其高黏度特征和缺乏内部道德体系,尚未形成纠偏系统,受流量逻辑的驱使,容易使戏谑行为由轻及重地突破社交界限、道德界限和审美界限,最终沦为一种恶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许可心  王彦丰 《今传媒》2020,29(3):80-82
"丧文化"是一种由新媒体平台承载传播,在当代"90后"青年中盛行的带有颓废、悲伤、绝望等情绪色彩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它反映出一种青年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质。其广泛流行的背后既隐藏着一系列现实因素,又存在着多种心理诱因。如何理性审视"丧文化"的快速生长,探求社会飞速发展下青年人心态变化的根源,积极寻找"丧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结合点,以主流引支流,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丧文化"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多媒体符号,营造出的一种集体消极、颓废、自我否定、自我解嘲的文化形式,它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式,反映出当前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和戏虐心态。青年"丧文化"的风格符号主要包含了图文表情、网络事件和商品消费。以"丧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表现出大众共创、游戏心态、商业塑行等新的风格转向,弱化甚至消解了传统亚文化理论倡导的"抵抗"和"收编"。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协商中逐渐发展,通过与主流文化的协商对话,参与社会文化的版图重构,为了解当今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多元的、开放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媒体技术和泛娱乐化浪潮下粉丝社群内的文化生产实践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原素材创作衍生文本及零盗猎原创两种文本生产形式,以及粉丝基于文本展开的阐释和互动行为。由此说明粉丝群体在大众文化景观中的地位和其庞大的粉丝效应,进而呈现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画像。  相似文献   

8.
"淮秀帮"是网络创意配音视频团队中的佼佼者。本文在后现代文化视域下以"淮秀帮"作品为研究对象,由点到面观照目前我国网络创意配音视频文本的特征,即创意:声画幽默表达;符号:与现实的互动;拼贴:打破事物疆界;置换:颠覆原始意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渊  李晓英 《新闻世界》2010,(7):136-137
后现代的广告正逐渐脱离以语言文字为中心转向图片、影像等的视觉文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广告文案必须以受众为本,密切配合影像,同时这种转变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9,(10):72-80
迷群的社会身份认同,研究者多从亚文化视角和参与式文化视角去予以讨论。然而,这两种视角均将关注点放在了群际边界(差异和冲突)而相对忽略了群内冲突。本研究以布袋戏迷群的网络社会认同过程为研究中心,通过对新老"道友"之间的群内冲突的描述与分析,讨论群内冲突何以不能演变为群内分化。研究发现群内冲突的边界:新老之分的差异性,受到了群际差异(道友)的中和,从而产生了范畴的交叉化效应,无法成为新的群际范畴。但是新老之分作为一种群内亚行动逻辑还是得到了部分承认,使得老道友能够依赖其空间根着程度得到其他成员对其群内地位的认可,从而使得新老冲突成为群内的社会竞争而非群际分化。群内冲突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作为社会竞争策略,维持群内团结的一面。这种群内冲突的过程性与矛盾性动力,在参与式文化的群际冲突视角下是被遮蔽的,只有通过群际-群内的反复双向审视,才能真正认识迷群的社会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短片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发展迅速,数量惊人,大有取代传统电影媒介的趋势,有不少学者认为数字短片是真正无功利的、个性化的新媒介文化。笔者则认为虽然数字短片作为一种具有青年亚文化气质的新媒介文化,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反叛性等,但其反叛的力量却很有限,而且它最终臣服于主流媒介的商业和权力逻辑。  相似文献   

12.
袁潇 《编辑之友》2016,(4):75-7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若干亚文化族群.自拍族群,利用手机媒体塑造自我印象,重新召唤记忆, “自拍神器”的使用赋予了青少年“观展/表演”的意指,通过展示“理想我”建构虚拟社区中的身份认同;手游族群,借由进入“播撤”结构的虚拟手游世界,随时随地组织和重构场景活动,依托于社交媒体的手游为青少年提供了获取满足感与成就感的途径,溢出了现实社会中的稳定身份;果粉族群,通过消费美国的苹果手机彰显自身的时尚文化和身份符号,在各类虚拟网络社群塑造群体认同,期望对于主流话语与文化工业进行颠覆性抵抗,但仍难以选离被市场逻辑与资本霸权收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本信息过滤的意义及其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本信息过滤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过滤机制主动选择所需的信息,有效解决网络信息迷航的问题。文章就网络文本信息过滤的用户建模和用户匹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阐述信息过滤一般应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文本信息过滤模型,分析网络文本信息过滤模型的应用特征及其组件,并着重讨论了布尔逻辑模型、概率模型和向题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方法,最后就模型中两大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问题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审视档案文化的建设,分析了文化生态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症结进行剖析,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面临低效率、边缘化等诸多困境,从"互联网+"的视角探究背后的形成逻辑有助于找到破解困境的创新路径。[方法/过程]从"互联网+"的视角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困境的形成机理进行探究,提出基于微视频创新信息素养教育的逻辑思路和行动路径。[结果/结论]基于微视频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的积极探索,是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模式的重构,既强化相关主体之间的连接,又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的开放,从而形成一种多方共赢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上网"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17日,由信息产业部、外交部、科技部、文化部、建设部、农业部、外经贸部、经贸委等首批17个部委的网站组成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主网站正式开通,由此揭开了中国政府上网的帷幕。三年里,“政府上网”工程建设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今后面临的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文本可视化可以帮助人们在海量的文本文档中快速获取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需求的增加,文本可视化的应用愈加广泛。作为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文本可视化对基于文献资料的情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情报研究任务和文本可视化的应用场景,将27 个案例分为基于文本概览、文本主题、文本情感和文本关系的四类应用,对近期文本可视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针对可视化方法在情报学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青年亚文化研究是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最具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伯明翰学派的奠基人物,理查德·霍加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开始涉足青年亚文化研究。然而,对电唱机男孩等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分析和评价却使他招致学界的批评和忽视。本文在对霍加特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之放置到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思想的发展轨道之上,从阶级和抵抗两个层面对霍加特青年亚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价值进行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的阅读史也是一部媒介变迁史,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带来阅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影响到文本的创作、形态和接受.文章在符号学理论视阈下,认为移动阅读用户文本呈现出三个转向:一是文本创作从封闭转向开放,二是文本形态从单一转向多维,三是文本接受从审美转向消费.  相似文献   

20.
口述史成果是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口述史的研究,可以透过受访者的回忆,了解其个人经历和社会历史事件,重建过去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是当前非遗保护研究极为关键的问题。它是传承人个人生活史、技艺史的自我剖析和表达,也是社会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拟从“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出发,将视角集中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意义方面,探讨他们的“个人记忆”如何阐释社会“文化记忆”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