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我国CT设备的普及,接受CT检查的人数也快速增多。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的问题日益突显。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认为,受检者X线辐射剂量每增加1 mSv将增加5/10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2000年ICRP统计的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的CT检查占放射学检查的5%,但辐射剂量占整个放射学检查的34%,在美  相似文献   

2.
韩向君 《海南医学》2013,24(3):313-315
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心血管等检查方面的扩展,受检者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也有所增高,因此如何发挥CT最大效果且不增加或者尽量减少辐射剂量是影像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就如何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可采用的方法和应用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琳  罗德红 《当代医学》2009,15(20):146-149
1 CT扫描剂量的基本概念 自20世纪70年代CT开始应用于临床,经历了数次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与普通X线摄片相比,CT明显提高了病变的检出能力,但其X线照射剂量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孙和峰  王洪生 《浙江医学》2010,32(12):1848-1849
CT检查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院占全部CT检查患者的39%),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群体辐射剂量也明显增加忆一次常规CT检查的剂量大约相当于拍摄300张胸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结合CT扫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及CT扫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CT扫描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89.8%,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40.8%,X线结合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100%,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P0.05),X线结合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扫描及X线单独使用的诊断率(P0.05)。结论:将X线结合CT扫描应用于腰椎键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可有效的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增加,这些潜在的危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晶状体是X线敏感器官,X线对晶状体的危害与防护更应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对不同管电流组的CT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在满足诊断要求的CT图像质量的同时,寻找合适的扫描参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股骨颈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均接受X线正位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相关检查完成后,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以术中骨折分型为诊断金标准,对X线正位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分型诊断股骨颈骨折符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CT扫描及三维重建股骨颈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5.59%(65/68),显著高于X线正位片85.29%(58/68),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股骨颈分型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在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X线结合CT扫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以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和CT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比较2种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准确率。结果:CT扫描的LD H阳性检出率为92.22%,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64.44%(P<0.05)。X线对于L3-4、L4-5的LDH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结合CT扫描,而对于L5-S1的LDH的诊断准确率要低于X线结合CT扫描(P<0.05)。X线结合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X线的50.00%和CT扫描的91.11%(P<0.05),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明显高于X线的50.00%(P<0.05)。与手术诊断结果相比较,X线结合CT扫描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最高为100.00%,其次为CT扫描90.00%,,X线最低为74.44%(P<0.05)。结论:采用X线结合CT扫描方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CT检查时,大多采用成人的扫描参数进行扫描,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其组织细胞分裂更新的速度远比成人快,比例亦更高,故对X线更加敏感,接受同样的辐射,潜在的损伤亦更大。文献[1]报道,成人中心剂量约为表面剂量的50%,儿童的中心剂量几乎为全部表面剂量,故同样的扫描条件进行检查,儿童的辐射剂量效应(与成人相比)将上升50%以上。文献[2]报道,CT对人体产生的放射损伤程度与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正常人群胸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胸部CT查体者先行常规X线胸片检查,再将其平分两纽行胸部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率、诊断价值,结果:在常规X线胸片检查中,52例患者未发现异常;在30例低剂量CT扫描检查中,23例患者无异常发现;在30例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中,24例患者无异常发现。结论:胸部低剂量CT对胸部的检查效率及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胸片,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诊断价值相当,可以大大降低对被检者的辐射伤害,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体枪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乐定 《吉林医学》2014,(16):143-144
目的:探讨X线结合CT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收治的5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X线结合CT扫描诊断的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患者通过X线能够检测出其脊柱生理曲度的变化情况,且可以反映出患者腰椎间隙的宽窄度。通过CT扫描可看出患者的椎间盘突出情况,判断患者的硬膜囊是否受压移位。结论:通过X线结合CT扫描检测方法能够提高腰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联合X线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3例,均行CT、X线扫描检查。比较CT机扫描、X线扫描及CT联合X线扫描的准确率。结果:CT联合X线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100.00%)明显高于CT机扫描(84.34%)和X线扫描(3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机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使用CT联合X线扫描可促进诊断准确率提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新 《医学综述》2011,17(4):610-612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研究进展,CT检查使用越来越普遍,受检者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日益上升。因此,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放射线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低剂量CT扫描技术既可以减少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又能满足诊断需求,是值得推广的应用技术。本文就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院2009—2011年行CT低剂量扫描检查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异常,胸痛等症状,行X线光片检查考虑肺内有可疑的结节,肺内外存在恶性肿瘤的45例患者分布进行肺部CT常规剂量扫描及CT低剂量扫描。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4-76岁,平均55.6岁。肺部结节的影像诊断标准:肺内有确切的病灶,直径≤3cm(病灶直径为其横断面图像长及宽的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46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和CT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将X线和CT增强扫描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发现,CT增强扫描在皂泡征、骨质破坏、骨嵴及液-液平面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X线诊断,2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增强扫描有利于更加清楚的反应骨巨细胞瘤的病变部位,提高了该疾病的诊断率,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优于传统的X线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摄片与CT扫描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影像学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归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侧病变,其中左股骨颈骨折12例,右股骨颈骨折44例,术前均经X线摄片和CT扫描检查。观察X线摄片和CT扫描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骨折线在股骨颈近端1/3部位19例,股骨颈基底部37例。X线显示:横穿股骨颈的细带状或线样高密度影,骨皮质增厚、翘起,骨小梁结构模糊、紊乱。CT扫描上述影像学表现更为清晰,且能发现骨折处碎片、骨旋转移位等。X线诊断准确率为83.93%,明显低于CT扫描的100.00%(P〈0.05)。结论:X线摄片是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CT扫描,可提高股骨颈骨折诊断准确率,更清晰显示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复杂髋臼骨折患者27例,对所有患者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将所得结果与X线照射比较,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经术前X线、CT检查、术中确诊,共有双柱骨折11例,横行骨折5例,横柱+后壁骨折4例,后柱+后壁骨折4例,“T”型骨折3例。其中采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共确诊24例,总检出率为88.9%;X线检查确诊18例,总检出率66.7%,两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具有更高准确性,可正确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CT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已成为主流机型。CT机的整机性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从而为低剂量CT检查奠定了技术基础。所谓低剂量是指低毫安且扫描时间短。低剂量CT扫描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在保证图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被枪查者接受的射线剂量,对患者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因X线管是CT的消耗品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并且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检查以其简便、快捷、安全、无痛苦,解剖关系清楚,病变[1]显示良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面CT增强扫描是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使病变组织X线吸收率增高,加大了正常与病变组织间灰阶的差别,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1],其机理主要是局部血流量增加(异常血管增生)或血液内碘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了2组共30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通组应用机器默认的(120kv,80mA,pith=1.0,2s)序列和螺旋相结合的扫描方式,对照组应用低剂量(120kv,70mA,pith=1.5,2s)螺旋CT扫描技术,对比分析了两组CT扫描技术的X线量,球管阳极热容量,X线吸收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别和病变的检出率,探讨低X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