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秀节目近年来不断花样翻新,占据着娱乐荧屏的主流.虽然时常背负着节目娱乐化的批评,但《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红歌会》等平民选秀类节目,依然赢得掌声如潮,成为当前电视娱乐的标杆.惊涛拍岸之际,大众传媒如何面对呼啸而来的全民娱乐总动员时代?受众: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当代娱乐节目的历史可追溯到1990年3月央视《综艺大观》的开播.1996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一炮打响,成功引爆电视娱乐节目狂潮,“快乐哲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2.
正娱乐脱口秀节目是指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自从1993年娱乐脱口秀节目引入中国,各大电视台涌出大量的娱乐脱口秀节目。以《天天向上》为代表的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播出后,不仅得到了市场的回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得到了主流价值的认可。《天天向上》的创新受到了大众和业界的普遍关注,从娱乐脱口秀节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誉为"继《快乐大本营》之后,湖南卫视第二个可以活  相似文献   

3.
《一堂好课》是由央视综艺频道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青年人文化沉浸式节目,它打破传统空间,创新节目形态,为青年人营造了文化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并用多元化教学策略传播了文化热点,并从教师、班主任、课代表、学生四个角度精准角色定位,创新传播策略,凸显主流价值,为"清流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堂好课》是由央视综艺频道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青年人文化沉浸式节目,它打破传统空间,创新节目形态,为青年人营造了文化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并用多元化教学策略传播了文化热点,并从教师、班主任、课代表、学生四个角度精准角色定位,创新传播策略,凸显主流价值,为"清流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全新文化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成功登陆央视,并得到了观众和各主流媒体的肯定。作为一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节目,它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从浅层的成语猜词游戏到深层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更在于其极具悬念的表现形式与大胆创新的节目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电视诗词类文化节目创新为研究对象,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模式、赛制、题目、风格以及人物角色几个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明确了电视诗词类文化节目创新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出彩中国人》是由央视和灿星制作携手打造的励志真人秀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打破了传统娱乐选秀节目的主持模式,在节目前8期初赛中,只在侧幕与参演选手即兴互动.这一新颖的主持模式让观众感到焕然一新,《出彩中国人》节目也创下了央视综艺节目首播的最高收视纪录.侧幕主持已成为娱乐选秀节目中一种新型主持形式.  相似文献   

8.
荆丽娜 《今传媒》2012,(11):81-82
央视一套的全新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甫一推出,便受到观众的追捧,获得了"开门红"。作为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以其充满挑战和智慧的戏剧情境和紧扣生活的现实题材表现出了幽默亲民、乐而不俗、高雅娱乐的创新姿态。节目若想在本土化的进程中持续发力,尚需坚守文化品质、优化游戏规则、丰富节目表现形态,做到文化内涵与制作水准并重。  相似文献   

9.
文化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是确立民族身份认同和建构"想象共同体"的重要根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互联网的崛起,文化记忆在被不断地遗忘和解构.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肩负着重构文化记忆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为例,认为《国家宝藏》从仪式化、符号化、娱乐化三个方面重构了文化记忆,用现代的方式激活了古老的文化基因,引导大众关注并传承历史文化,打造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0.
荆丽娜 《报刊之友》2012,(11):81-82
央视一套的全新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甫一推出,便受到观众的追捧,获得了“开门红”。作为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以其充满挑战和智慧的戏剧情境和紧扣生活的现实题材表现出了幽默亲民、乐而不俗、高雅娱乐的创新姿态。节目若想在本土化的进程中持续发力,尚需坚守文化品质、优化游戏规则、丰富节目表现形态,做到文化内涵与制作水准并重。  相似文献   

11.
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节目中主持人通常不事先备稿,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发挥。2004年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在东方卫视播出,其后娱乐脱口秀节目在中国逐渐兴起,如央视的《今晚》、浙江卫视的《太可乐了》等,但一段时间后它们又逐渐相继退出。脱口秀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成为中国电视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任何电视节目的制作都应该在节目中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理念。即使是具有娱乐色彩的节目形态,也应该在节目中贯穿主流意识形态,使节目在具有娱乐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到2005年,中国电影已经诞生了一百周年。在这一百年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13.
2021年,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依托中国优秀文化经典的核心要义,通过沉浸式的场景传播迅速出圈,获得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传播带来了新气象.文章以该节目为例,以场景传播的视角解读其现象级传播背后的理论逻辑,以期为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传播和丰富中国优...  相似文献   

14.
张文 《新闻世界》2010,(7):129-130
鉴宝类节目近年来持续升温,从央视初创《鉴宝》栏目到如今各地方台名目繁多的鉴宝类节目,栏目同质化娱乐化的现象愈来愈明显,与此类节目的初衷——挖掘、诠释和传播藏品所携带的民族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因此在高收视率的同时叫停的呼声也愈来愈大。鉴宝类节目不同于一般娱乐节目也不同于科教节目,因此在栏目不断创新中其娱乐性与观赏性的矛盾企图在不同受众群中找到平衡点。娱乐要有度,不可喧宾夺主,更不能以牺牲观赏性和教育意义一味追求娱乐,应把创新节目形式和严谨的传播传统文化的态度相结合,此类节目才能健康持久的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5.
岳琳 《新闻知识》2006,(8):60-61
由于“超级女声”刮起的风暴,至今,广大受众对超级系列活动关注的热情不减反增。据专业公司调查,湖南卫视黄金时间的广告价位竟然比央视贵。新出笼的2005的中国十大广告媒体,湖南卫视位居第二,仅次于央视,而安徽卫视、东方卫视紧随其后。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地方台完全有能力在传媒业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关键在于自身的品牌运营和创新体制。被称为“电视湘军”的湖南卫视从《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起家,在全国掀起了娱乐狂潮,近十年来,它的才思如泉涌,成功运营了一系列的节目品牌,始终占据在娱乐视界的前沿,成为地方台的翘楚。尤其是…  相似文献   

16.
在强调个性、平民主张和平民文化崛起的时代文化背景下,自娱自乐的精神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娱乐的主旋律。在这个平民文化时代,大众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看明星表演,而是更多地希望亲身参与到节目当中,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角,一场浩浩荡荡的平民娱乐正在成为娱乐市场的主角。《幸运52》、《开心辞典》、《梦想中国》、《星光大道》,这些备受全国观众喜爱的央视王牌节目就是典型。平民参与其中,平民取代明星成为节目的主角。在“参与齐鲁,共享欢乐”的理念指导下,山东齐鲁电视台不断的创新,强调栏目的观赏性、亲和性、参与性、互动性,调动电视和通信网络,购置了一个全新的电视栏目模式。其中,晚间节目档设置的“互动3000”系列栏目更是强化了大众娱乐互动,彰显了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国精神,以最佳的表达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创作出具有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已经成为电视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华好故事》是由浙江卫视打造的一档原创人文综艺节目,自2014年8月1日开播至今,已经成功播出三季,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是同类节目中的佼佼者.节目深入挖掘传统故事的文化底蕴,寻求人文与娱乐之间的平衡点,赋予传统文化以青春气息,将人文综艺节目推向了"人文+"的新时代.节目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创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媒体与传统文化深入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在发展至今的近四十年里,我国内地电视综艺经历了晚会、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和文化节目四个阶段。电视综艺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娱乐过度化和同质化等困境。综艺节目既要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也要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要以价值观为灯塔,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选择和获取方式愈加复杂.当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如何突破业务瓶颈来满足大众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以央视推出的《主播说联播》栏目为例,分析其在媒体融合环境中的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为主流新闻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杂志曾是大众传播媒介应对娱乐化趋势的产物,一度又因相对严肃的内容受到娱乐化浪潮的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央视《新闻周刊》成为国内电视新闻杂志的典型。节目通过使用活泼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丰富节目的呈现形式、彰显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营造轻松氛围,满足受众需求。在娱乐化语境下,掌握好电视新闻杂志做出调整的"度",打造观点至上、优质的节目内容,在坚守中尝试探索与创新,将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