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雪娟 《全科护理》2013,(27):2498-2498
在临床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需要反复洗胃,以达到彻底清除胃内毒素的目的,传统的方法使用50mL注射器反复抽取洗胃液,自胃管注入,当注入200mL~300mL时,反折胃管,保留10min~15min,打开胃管,接负压盒,将胃内的洗胃液引出,既费时又费力。通过研究,本科利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注射器进行反复洗胃,效果良好,省时省力。1操作方法用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插入配制好的洗胃液瓶内,常规排气后,剪断过滤器及头皮针,将输液器断端连接胃管,打开调  相似文献   

2.
胃管注入α—糜蛋白酶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志芬  张弘 《护理学报》2001,8(3):53-53
临床上胃肠减压过程中 ,如果胃内容物堵塞了胃管 ,以往常用生理盐水、温水、抗酸剂或空气冲洗 ,或更动胃管位置 ,使其通畅。但在很多情况下 ,由于胃内容物消化不彻底 ,食物残渣或胃液粘稠阻塞胃管 ,用上述方法效果不佳 ,针对此情况 ,我们采用α-糜蛋白酶 +碳酸氢钠注射液胃管注入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 ,男性 2 3例 ,女性 15例 ,年龄 16~ 5 5岁 ,病程 10 h~ 12 d,涉及病种 :急腹症、炎性及癌性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颅脑外伤后昏迷。2 方法按操作常规插入胃管并证实管道在胃内 ,抽吸少许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3.
电动洗胃机是利用正负压的作用使洗胃溶液输入胃腔,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以达到清洗胃腔,排出毒物的目的。使用电动洗胃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胃管插入深度一般为50厘米左右,需因人而异,体形、身高决定进入胃管的深度。 2.由于胃管顶端留有端孔,液体均在直径约0.8cm的端孔中通过,当胃内容物基本吸干后,胃腔缩小,迅速由正压变为负压,胃的前后壁也因胃内空虚而相互靠拢此时胃管顶端的端孔与胃粘膜直接接  相似文献   

4.
药物中毒患者多在急诊科应用洗胃机洗胃后转入病房,因个别特殊药物与胃黏膜有粘附力,一次洗胃不彻底,多要求多次少量洗胃.以前护士用注射器将洗胃液通过胃管注入胃内后,接负压吸引器引出液体.护士操作时不仅费力费时,同时负压吸引器容量小,长时间使用更换较多,患者经济负担重.  相似文献   

5.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它可以补充营养、水分,进行药物治疗和负压引流。保持胃管通畅是留置胃管护理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病人胃内食物残渣过多,误吞入胃内的痰液、口腔分泌物黏稠,导致胃管严重堵塞。传统的方法是用50mL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冲洗,费时费力,且难以彻底清除胃管壁黏附物。为此,我科采用中心负压吸引方法解决35例严重胃管粘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输液瓶负压洗胃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科采取输液瓶负压洗胃法 ,对十二指肠返流的毒物、胃角残余毒物可彻底清除 ,其方法简单易行 ,可以保留 ,病人痛苦少 ,现介绍如下。1 用物与操作1 1 用物 :鼻胃管 1根 ,一次性输液器 1根 ,一次性负压吸引器 1副 ,输液瓶 1个 ,网套 1个。1 2 操作方法 :按鼻饲法插入胃管 ,胶布固定 ,末端与胃肠减压器吸引器相连接 ,利用负压的作用抽尽胃内残余毒物。1 3 输液瓶内装满清水或其他毒素对抗剂 30 0~ 5 0 0ml,插入一次性输液管 ,其末端连接鼻胃管 ,开放输液器活塞 ,利用重力的作用 ,向胃内灌注清洗液 30 0~ 5 0 0ml完毕 ,关闭活塞 ,分…  相似文献   

7.
蒲敏  金永芳 《现代护理》2001,7(11):65-65
清洁洗胃是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传统的清洁洗胃法几乎都是采用 5 0ml注射器抽洗胃溶液反复冲洗胃。近期作者采用一种简易的清洁洗胃方法 ,经过临床实践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胃管一根 ,5 0ml注射器一具 ,液体石蜡 ,棉签 ,一次性分装袋及一次性引流袋各一个 ,瓶装生理盐水 5 0 0~ 10 0 0ml。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按常规方法安置好胃管抽出胃内容物 ,将生理盐水瓶挂于输液架上 ,使生理盐水分流于一次性分装袋中 ,排尽空气 ,夹闭液体 ,取下输液针头 ,将胃管外侧端与一次性分装袋的输液端连接 ,开放液体 ,每次灌…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同位素~(131)碘不同一般的西药和中药,它含有放射性,所以在给病人服用时要特别注意。现将给药方法介绍如下。一、用物:1.药盘内放入透明的玻璃杯。2.葡萄糖水或凉开水。3.1ml吸管(洗耳球式注射器)4.吸水纸。5.服药单。二、摆药的方法:1.先将葡萄糖水或凉开水准确的倒入小玻璃杯内10—15ml。2.用1ml玻璃吸管吸好~(113)碘溶液2微居里加入透明玻璃杯内。3.摆药时如果发现碘有变质、混浊不能服用。  相似文献   

9.
龙黎黎  廖燕  卢小丽 《华西医学》2012,(10):1534-1535
目的总结和验证小卡子在防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液及管喂药物后2h内发生外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1年5月-8月将ICU收治的80例需管喂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管末端盖子封闭胃管,试验组采取胃管远端加设小卡子夹闭胃管封闭法,比较两种方法在预防胃内容物外溢中的作用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无1例发生胃内容物外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卡子夹闭胃管可有效防止胃内药物或营养物质丢失。结论在胃管远端使用小卡子夹闭胃管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胃内容物外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我科应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直接抽吸胃液法检查胃管是否置入胃内,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1材料一次性胃管、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换药碗、石蜡油、镊子、胶布、纱布、弯盘。2操作方法①检查一次性胃管、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有无缺损及吸引是否有效,并将两者连接检查是否通畅。②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并涂擦石蜡油,按正确方法插入,将胃管末端衔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并打开,如见胃液吸出即可证明胃管已插入胃内,如不见胃液吸出可调整胃管深度直到胃液吸出。③如常规胃肠减压患者直接引流即可,如为腹部手术患者行术前准备,将胃管与减压器…  相似文献   

11.
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是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措施,我们采用的材料为一次性胃管、风琴式负压吸引器。传统的方法为:将胃管插人到事先测量好的部位,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证明胃管在胃内,然后接负压吸引器。自2000年2月起我们改进了操作方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d,2.5kg,足月顺产儿,出生时Apgar评分不详,因呕吐、腹胀急诊入院,考虑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入室时患儿一般情况差,中度脱水,心率180次/min,呼吸65次/min,腹明显膨隆,胃管所接负压器内有较多褪色液体。抽吸胃管吸净胃内容物后缓慢推入0.5%硫喷妥钠1ml后患儿自主呼吸暂停立即气管插管接T管装置手控呼吸,顺利于L1-2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中硬膜外间断追加0.5%利多卡因,静脉间断追加r-羟基丁酸钠,根据患儿呼吸情况间断辅助呼吸。开腹探查发现回肠闭锁,切除闭锁肠段后行回肠盲肠端端吻合术,吻合肠管时突然发现患儿口鼻部有大量褪色液体流出,立即吸净口鼻部液体,同时请外科医生确定胃管确在胃内,考虑胃管不够通畅,立即用盐水冲洗胃管,并加大负压吸引出大量黑色胃肠液约30ml,内有较多粪渣。  相似文献   

13.
胃肠减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4年起对利用负压吸引器直接接胃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先打开一次性胃管包,打开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戴手套,将围巾围在病人颈下,将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接上冒管,量取入插胃管的长度,约45~55 cm,用润滑油润滑胃管,左手拿胃管,右手用镊子将胃管插入鼻腔内,到10~15 cm嘱咐患者进行吞咽,如有剧烈的恶心、呕吐时嘱患者进行深呼吸,进入到量取得长度,左手固定,右手打开负压吸引器,观察胃管内有胃液引出,利用胶布固定。2优点:传统的胃肠减压方法中需要注射器抽吸胃液,改进后取消注射器,直接用负压吸引器,这样降低成…  相似文献   

14.
电刀在胃肠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月~1999年1月,98例患者在胃肠吻合前常规行胃吻合口粘膜下丝线缝扎止血。其中男74例。女24例。年龄21~82岁。88%(86/98)的病人胃管内引出淡血性或咖啡色液体,约120~300ml,持续12~48h停止.5例引出较多新鲜血液,应用止血药物处理3~5d停止,2例因吻合口出血量大24h内再次剖腹缝扎止血。56例术后3个  相似文献   

15.
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人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采用注洗器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在缺少专用器械时,临床上通常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由注射器或输液器灌注要素饮食。由于胃管接口内径(5mm)较大,与普通注射器或输液器乳突(外径3mm)不能紧密连接,致使灌注液体外溢,造成灌注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位。为此,笔者自2007年开始使用一次性头皮针接嘴连接注射器与硅胶胃管组成鼻饲装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发现一种简便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方法:常规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手指夹住胃管并向其末端方向驱出一段距离的空气,使胃管内形成一定负压,驱空气同时或驱空气后将胃管末端放入需注入的液体中(注意胃管外口勿紧卡在容器壁上并且勿露出液面),液体会通过负压吸引原理,借助大气压自动流人胃管内,且流注速度与使用鼻饲引流袋无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洗胃的改进方法,为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护士工作效率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急诊科急诊洗胃的患儿65例,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性输血器装置及成人胃管(22~24号)经口腔插入胃内洗胃法.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及小儿胃管(10~14号)经鼻腔插入胃内洗胃法.同时观察记录其灌洗1000 ml液体所需的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的例数,胃管堵塞、洗出血性液体、护士疲劳情况.结果 2组洗胃方法灌洗1000 ml液体所用时间比较,t=14.15,P<0.01;插管一次成功比较x2=20.80,P<0.01;胃管堵塞x2=6.45,P<0.01;护士明显疲劳x2=4.52,P<0.05,有显著性差异.洗出血性液体x2=0.00,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一次性输血器装置及成人胃管经口腔插入胃内洗胃法较采用注射器小儿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洗胃法,其灌洗1000 ml液体所需时间缩短,插管一次成功率高,胃管堵塞、护士疲劳等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发现一种简便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方法:常规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手指夹住胃管并向其末端方向驱出一段距离的空气,使胃管内形成一定负压,驱空气同时或驱空气后将胃管末端放入需注入的液体中(注意胃管外口勿紧卡在容器壁上并且勿露出液面),液体会通过负压吸引原理,借助大气压自动流入胃管内,且流注速度与使用鼻饲引流袋无异.  相似文献   

19.
鼻饲是由胃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水或药物注入胃内的方法.目前临床通常使用50 ml注射器连接胃管注入鼻饲法,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注射器乳头与胃管衔接不紧,有漏液现象,导致注入的液体量不准确且污染被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留置洗胃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彻底洗胃、抢救成功的基础。临床上传统留置洗胃是用鼻胃管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反复洗胃,根据医嘱备好对抗的洗胃液,用注射器抽取500 ml洗胃液从鼻胃管中注入患者胃内,夹闭鼻胃管保留5~10 min,使洗胃液与胃内液充分融合。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利用负压引流出洗胃液,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如此反复数次。抢救1例患者时需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