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羊水栓塞症     
羊水栓塞症(以下简称AFE)是产科中特有的并发症,是指羊水和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所造成一系列临床征候,如呼吸困难、紫绀、循环衰竭、深度休克。本症可导致突然死亡,即使不立即死亡,亦随即发生消耗性凝血障碍等危象。本症发病急骤,往往不及作出鉴别诊断和治疗,病情已迅速恶化。并发本症后的母婴死亡率极高,预后很差,是目前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对此症的认识,充分掌握本症的预防和抢救要点,本文综合文献报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是外科急腹症之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指其主干在分出中结肠动脉之前或刚分出之后处的栓塞 ,该动脉栓塞后可导致全部小肠、回结肠、右结肠以及中结肠缺血以及坏死。本症在急腹症中虽不多见 ,但由于受累及的肠管极为广泛 ,故本症一旦发生 ,后果极为严重 ,临床常有诊断延误 ,病死率很高。因此 ,及早诊断、及时手术和精心护理是很重要的。本科自 1990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病人 5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4例 ,女 1例 ;49岁以下 1例 ;5 0~ 76岁4例 ;既往有心脏…  相似文献   

3.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脱落后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的疾病,阻塞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后致呼吸循环系统障碍引起心肺功能、血流动力学等异常,从而诱发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在曾经的临床治疗中,由于诊疗技术的落后及临床医生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极其微薄,PTE易被误诊、漏诊,尤其易被缺乏临床经验的一线青年医师忽略,一度被认为是罕见病。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肺血栓栓塞症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经济负担的特点,已成为重大的健康问题,严重威胁公众人群健康的临床急症之一,有报道称肺血栓栓塞症是继冠心病、脑卒中后常见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临床工作者的不断探究,不论是对诱发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认识,或是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诊断思维或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显现出现代医务者对肺血栓栓塞症更深层的认知。但目前关于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仍有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治疗上目前未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诊治方案。本综述主要概括了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4.
唐杰 《中外医疗》2012,31(15):33+35-33,35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2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常见的误诊原因。结果因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导致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意识不足是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对肺血栓栓塞症的非典型患者进行肺螺旋CT强化血管造影(CTPA)检查是必要的,已便及时作出正确诊断,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肺血栓栓塞症的过度诊断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郑有光 《中外医疗》2010,29(33):82-82
肺血栓栓塞症为广义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在世界上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国外文献报道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死率为23%~38%[1~2]。该病常与其它疾病合并存在,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导致漏诊和误诊率极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1998年后随着国内医院对该病的重视和认识加深以及专家的呼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见、多发的心肺血管疾病,但近几年肺血栓栓塞症有过度诊断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正木村病是一种血管丰富、内皮细胞增生和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炎性病变。易栓症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血栓栓塞类型主要为静脉血栓栓塞症。本文报道1例木村病合并易栓症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对疾病做出讨论,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患者张某,男,47岁,  相似文献   

7.
程柳绿 《大家健康》2013,(9):182-183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的一种类型,是来自于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本文讨论了呼吸内科医生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作用,对其诊断分类、治疗措施作了介绍,并对呼吸内科医生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加强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近年来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临床上漏诊误诊也较常见。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已经问世,我国也制定了《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现将我院根据《指南》进行规范化诊治的5例肺血栓栓塞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用单克隆抗角蛋白抗体检查肺血管内角化物诊断羊水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引起的产科分娩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甚至在短时间内造成母婴急死。为了提高本症的诊断,特开展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肺血栓栓塞症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血栓栓塞症的各种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为更好地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两院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病例详细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及结果、误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例病例符合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临床表现、辅检、治疗方案等.结论: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高发病率、易误诊、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医师对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进行全面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寻找合适有效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1.
咳嗽晕厥(Cough syncope)是指在咳嗽后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国外报道较多,国内亦先后报道,故本症并非少见。本文将近3年来我院确诊为咳嗽晕厥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并扼要地讨论本症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X线诊断(附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Elliott报道392例室间隔缺损手术发现本症29例(7%)。李益群报道19例占同期室间隔缺损手术的5.6%。我院10年来室间隔缺损手术160例遇见本症7例(4.4%)。本文着重探讨本症平片的X线诊断。  相似文献   

13.
咳嗽晕厥(Cough syncope)是指在咳嗽后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国外报道较多,国内亦先后报道,故本症并非少见。本文将近3年来我院确诊为咳嗽晕厥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并扼要地讨论本症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隆祥  张英 《浙江医学》2010,32(9):1417-1418
肺动脉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最常见的为肺血栓栓塞症,占肺动脉栓塞的90%.而引起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年来,肺动脉栓塞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缺乏普通放射学特征性表现,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高达20%~30%,及时诊断治疗可使病死率降至2%~8%[1],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无创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肺血栓栓塞症25例病人的危险因素,辅助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评估。结果所有病例抗凝治疗,其中5例接受溶栓治疗,经上述治疗症状缓解,氧合指数上升,肺动脉压下降(P<0.01)。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诊断应注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无创辅助检查,尽早诊断指导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是由来自患者自身静脉系统或者右心室的血栓,突然阻塞肺动脉或者其分支而导致的急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和病理生理是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临床表现复杂,重者猝死;是肺动脉系统受到各种栓子阻塞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其中包括肺血栓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综合征、空气栓塞综合征等.本研究就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血栓栓塞症在神经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给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以往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临床上漏诊和误诊情况较多。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地提高对神经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和治疗效果,加强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神经外科术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为有效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54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4例肺血栓栓塞症中,17例误诊,诊断符合率68.52%。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漏诊、误诊较多,确诊困难。早期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联合抗凝血酶(AT)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59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AT、Fbg,分析其在VTE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中肺血栓栓塞症与深静脉血栓Fbg、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血栓栓塞症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Fbg、AT水平,均低于单一肺血栓栓塞症与深静脉血栓(P0.05);观察组Fbg、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单一Fbg、AT在VTE患者中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bg联合AT在VTE患者中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单一Fbg、AT(P0.05)。结论 Fbg、AT在VTE患者中呈低表达,二者联合检测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0.
唐宏波 《黑龙江医学》2012,36(1):60+79-60,79
目的探讨CT对肺动脉栓塞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5例肺动脉栓塞症患者的CT诊断图像进行分析,探讨CT对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8例肺动脉主干栓塞,5例单侧肺动脉主干栓塞,1例肺动脉主干及双侧肺动脉主干栓塞,1例支气管伴行肺动脉呈细小动脉充盈缺损。结论 CT以无创、无痛、诊断可靠的优点,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