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青春期咨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青春期咨客的特点。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咨询门诊近3年青春期咨客的资料。结果:咨客共有2523例,男女比例1.53:1,青春期前后期比例为1:2.15,不同性别的咨客均是青春期后期人数较多,青春期咨客市内外比例为1.14:1,青春期前期的咨客市内的较多,青春期后期的咨客市外的较多,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8.46%)与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26.00%)是青春期咨客中最为常见的两类精神障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青春期咨客的疾病谱是有差异的。结论: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青春期咨客的咨询主要是医学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2.
5年间儿童心理门诊咨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特点,为儿童心理卫生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总结儿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近五年来的咨客资料。结果;咨客男女比例为2.87∶1,常见心理问题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困难、精神发育迟滞、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问题、语言障碍、发展咨询、情绪情感障碍、品行障碍和神经症、孤独症、睡眠障碍、精神障碍。不同性别儿童在疾病构成比上无差异,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问题构成有差异,五年来儿童心理疾病构成比例有明显差异。结论:儿童心理问题(病种)随年龄、时间变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学习问题儿童咨客的智商特点.[方法]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232例学习问题儿童咨客进行智力测试.[结果]①FIQ:75.01±27.24,VIQ<PIQ(P<0.05),以智力缺损最多占36.64%;②疾病分布以学习困难(45.3%)、精神发育迟滞(41.8%)为主;③男童的FlQ、VIQ、PIQ均高于女童(P<0.05);④学龄初期儿童的填图能力较学龄中期的高(P<0.05).[结论]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学习问题儿童总体智力水平偏低,且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同性别和学龄段在智力结构发展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专业门诊儿童心理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 ,为进一步总结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对首都儿科研究所心理门诊近 3年 990例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儿童心理门诊就诊人群以 6~ 12岁为主。男、女童就诊比例为 2 .5∶1。 <6岁组主要就诊原因依次为言语问题、行为问题以及健康体检和咨询 ,其比例明显高于大年龄组。而 6~ 12岁组则以多动、学习困难及注意力障碍为主。儿童情绪问题随着年龄增加就诊比例也有所增多。此外 ,健康咨询也占有相当比例 (2 5 .2 % )。 【结论】 学习问题是儿童在心理门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儿童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有所不同。男童就诊比例明显高于女童。心理门诊医生不仅要了解异常儿童心理问题 ,还应了解正常儿童养育知识 ,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横县儿童脑瘫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1-6岁儿童脑性瘫痪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13个乡镇1-6岁的儿童61912人。调查内容、方法、诊断标准及质控均按“全国小儿脑瘫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方案进行。结果:横县1-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1.62%(100/61912)。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异常出生孕周及体重儿脑瘫发生率高,与正常出生孕周及体重儿脑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脑瘫患儿中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和家庭分娩构成比高。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和家庭分娩可能是儿童脑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了解松滋市0~6岁儿童骨营养状况。方法对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3700名0~6岁儿童采用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7000SP型超声骨密度测试仪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儿童的骨密度检测Z值比较:正常男童47.1%,女童47.4%;轻度不足男童10.2%,女童9.3%:中度不足男童10.6%,女童9.6%;严重不足男童32.0%,女童33.7%,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小,骨密度不足的发生率越高,尤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最为明显,骨密度不足者高达90%以上。结论做好婴幼儿系统管理,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骨密度检测,指导家长科学、及时地给孩子补钙;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家长的对孩子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学龄儿童822例进行登记,统计分析一般状况包括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和主要就诊原因。【结果】了解到当前学龄儿童各年龄心理问题就诊均以男童为主,男女比例为3:1。1~3年级(6~8岁)组占全部心理就诊儿童的53.5%。儿童心理问题在不同年龄组就诊原因排序略有差异。智力水平偏低及性格问题在儿童心理问题就诊中占有重要地位。就诊原因前三位分别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0.6%)、学习障碍(12.9%),精神发育迟滞(11.2%)。【结论】学龄儿童心理卫生就诊原因以影响学习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有多动、注意力障碍,智商偏低等。儿童性格问题在心理门诊咨询中也占有较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保门诊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提高儿保工作者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了解和关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对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开设以来的516名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2.13:1,就诊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率的高低与家庭环境、父母亲对儿童心理问题认识有关,家住城镇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儿童就诊率高。不同年龄的儿童就诊原因不同,〈6岁组主要就诊原因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障碍、健康咨询等;6~12岁组的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健康咨询占有很大的比例,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结论】基层儿保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扩大服务范围,加强健康宣教工作,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嘉兴市南湖区3~6岁儿童维生素A、 D、 E水平,为预防儿童维生素营养缺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嘉兴市南湖区36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 (VA)和维生素E (VE),采用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 (OH) D];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维生素A、 D、 E营养水平。结果共调查3 414名3~6岁儿童,其中男童1 859人,占54.45%;女童1 555人,占45.55%。血清VA为0.35 (0.09)μg/m L,不足率为18.31%,缺乏率为0.88%;血清25 (OH) D为23.00 (7.70) ng/mL,不足率为22.55%,缺乏率为7.00%;血清VE为7.80 (2.00) mg/L,不足率为2.46%,缺乏率为1.00%。血清VA正常、不足、缺乏构成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25 (OH) D缺乏和不足比例均高于男童(P0.05); VE缺乏和不足比例低于男童(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VA和25 (OH)的正常、不足和缺乏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VE正常、不足、缺乏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嘉兴市南湖区3~6岁儿童维生素A、 D、 E水平缺乏或不足均占一定比例;男女童VD、 VE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心理门诊咨客人群特征,为心理门诊咨询工作提供建议与指导.方法 对2012年某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咨客1309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划分、家庭情况、评估与诊断情况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分析.结果 心理门诊咨客来访有一定的人群特征,按职业分布就诊来说,年龄段在于青壮年居多;疾病诊断分布中,以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较为常见;中老年离异、空巢等家庭情况出现的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等就诊比较明显.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是以诊疗精神、心理疾病为主,咨询与药物治疗并用,对于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不同性别自杀未遂来访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整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近2年71例男性和151例女性自杀未遂来访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男女性来访者婚姻、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性别来访者的自杀方式均以服药或服毒为常见,男女性在自杀方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性别来访者的疾病分布均以抑郁症为主,男女性在疾病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自杀未遂来访者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两性在自杀方式和疾病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儿童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首次来访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分布,为探索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2010-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门诊病例资料完整的首诊病例共8 916例,对人口学特征、诊断归类进行统计,分析疾病分布特征。结果儿童心理门诊首诊人次逐年增加,平均幅度18.17%,就诊人群0~18岁,平均年龄为(6.64±3.47)岁,以0~6岁年龄段人数最多,男童多于女童,男女比例为2.79∶1。因各类精神障碍就诊比例为70.1%,按比例前五位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广泛性发育障碍、言语及语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五大类。6岁组主要精神障碍依次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12岁组儿童精神障碍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以及情绪障碍。青春期常见精神障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情绪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结论综合性儿童医院心理门诊来访者呈快速上升趋势,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中呈现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高血压患者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降压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门诊处方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医院2017—2019年高血压患者总人次,性别、年龄分布,联合用药情况,各种降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  相似文献   

14.
邹城市居民2004-2008年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邹城市城市居民2004-2008年寿命损失对人群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影响。方法运用PYLL统计方法对2004-2008年邹城市居民潜在寿命减少年数进行了分析。结果寿命损失以损伤与中毒及恶性肿瘤为高,此二者的PYLL占全死因PYLL的51.01%以上,其中男性二者的PYLL占全死因54.52%以上,男性PYLL率均大于女性,男、女性的PYLL率(除心血管病外)2004-2008年均有所下降,这与邹城市居民的人口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和期望寿命逐年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相一致。结论引起邹城市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是损伤与中毒及恶性肿瘤,因心血管病死亡引起的居民寿命损失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调查黄埔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男、女22个年龄组抽取0~6岁健康儿童2 200人,共发放体格发育调查卡2 200张,收回有效卡2 130张.结果 黄埔区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遵循自然规律,并且有性别差异,男童身高、体重大于女童;与2005年9市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衡量均值相比,有明显的增长.结论 黄埔区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5—201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风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5—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风疹病例4865例,年均发病率为2.61/10万。2005—2011年风疹发病率呈波折上升趋势,2011年发病率达到最高为6.50/10万,随后下降,2014年小幅反弹后,2015年大幅下降至0.69/10万,2019年再次出现一个升幅达3.44/10万; 4-5月为发病高峰;2005—2009年中心城区发病率高于非中心城区,2010年后中心城区发病率降至低于非中心城区;发病年龄组构成以15~29岁发病最多,约占全部病例的54.84%,其次为0~14岁儿童,约占27.36%,30岁以上人群病例占17.8%;0~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6[DK]∶1,15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15~29岁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75[DK]∶1,30岁以上男女性别比为0.54[DK]∶1;病例以学生最多,占病例总数的28.12%。结论 2011—2019年风疹发病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波动反复,15岁以上女性人群发病应受到重视。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4200例婴幼儿全血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锌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院门诊4200例0-3岁婴幼儿进行全血锌的测定。结果婴幼儿缺锌率为30.26%,〈1岁组高于1~3岁组,女高于男,体弱儿高于正常儿,体弱儿夏季缺锌率最高(P〈0.001)。结论婴幼儿生长发育期易缺乏锌元素。缺锌会影响儿童健康,故应重视儿童期低血锌的综合防治.加强监测,注重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广州地区儿童腹泻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可靠数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腹泻12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856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确定是否感染阳性,并从患者感染年龄、性别、时间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山西省艾滋病流行现状,为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山西省艾滋病疫情监测到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男女比例2.8∶1,以太原市最多,年龄分布以20~29岁组所占比例最大,以注射毒品和异性性传播为主;AIDS病人男女比例1.5∶1,以运城市最多,年龄以30~ 39岁居多,以异性性传播为主;HIV/AIDS发现途径中,自愿咨询检测仅占16.78%.结论 山西省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自愿咨询检测点利用率不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各地区(尤其是太原、运城)的监测力度,加强自愿咨询检测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