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及辨证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自制的中药穴位敷贴。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肾功能、24 h尿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餐后2 h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制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肾功能,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生脉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16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4例,对照组 78例,在常规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的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益气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方法:随机将60例气阴两虚夹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扩血管、改善心肌微循环、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通脉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改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改善,血浆血糖、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甘油三酯、胆固醇治疗前后水平下降程度,并比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通脉方合西药治疗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饮食、运动、降糖西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浊胶囊。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判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82.2%(P0.05);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HOMA-IR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证候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浊胶囊辅助治疗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中医证候积分也明显偏低,由此可见,治疗组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P <0.05)。结论: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行中医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较好,降低患者血糖,并有效减少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冬消渴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10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参冬消渴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指标改善更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服用参冬消渴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方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就诊的70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T2DM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83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中药五味消渴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收敛固涩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降糖及厄贝沙坦分散片降低尿蛋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养阴收敛固涩方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症状评分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益气养阴收敛固涩方联合ARB类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玉液汤加减,对照组予二甲双胍、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h尿蛋白治疗组下调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玉液汤加减可以降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空腹血糖及24h尿蛋白,从而缓解中医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降糖十二味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降糖十二味。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3%,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十二味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能有效降低胰岛素的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拟方益气养阴调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T2DM)临床有效率。方法:纳入利辛县中医院糖尿病科就诊的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均30人,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片进行常规降糖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调糖饮进行治疗,总共观察24周。观察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糖指标(FPG、2hPG、HbA1c)、血脂水平(TC、TG、LDL-C、HDL-C)以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包括:血清FPG、2hPG、HbA1c、TC、TG、LDL-C、HDL-C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中药组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降糖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服用益气养阴调糖饮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疲倦、口咽干燥、自汗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气阴两虚型中医症状,调节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对2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2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用消渴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0 d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降糖效果、空腹(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标及中医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和2 h PG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而且可明显改善许多中医临床症状,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护.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降糖灵对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在改善糖代谢和尿微量白蛋白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属于气阴两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降糖灵治疗,对照组用糖适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改善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降糖灵能有效降低血糖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102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降脂、降血糖、ACEI/ARB类等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Z=-2.010,P=0.036),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04%和78.43%,χ~2=9.444,P=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和24hUAER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Y、CRP和HbAlc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生脉注射液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针及辨证施护,观察症状、体征、副作用及辨证分型.结果:生脉与辨证施护对主要症状改善程度较好, 按中医证类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55例,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37例,有效率61.67%.χ2=15.09,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生脉注射液配合辨证施护对心律失常主要症状的改善程度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消渴安糖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消渴安糖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空腹血清胃动素(MTL)、胰高血糖素(PG)、P物质(SP)异常的影响,同时观察该方对2型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另设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观察组另加用消渴安糖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清MTL、SP、PG;邻甲苯胺法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BS);同时观察两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评分变化。健康人组仅测1次血清MTL、SP、PG。结果: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MTL、PG值高于健康人组,SP则低于健康人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前后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MTL、PG、SP的异常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有明显的改善(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MTL、PG、SP和阳改善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消渴安糖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MTL、SP和PG异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表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与MTL、SP和PG异常有关;该方对2型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证属气阴两虚证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9.
56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原有西药控制基础上,进行中医四型辨证治疗,辨证为心脉瘀阻、痰湿痹阻、气阴两虚、阴虚阳亢四型,分别予以对证选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中医四型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肯定,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胶囊基础上加用太平糖克浓缩丸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胶囊加用太平糖克浓缩丸治疗气阴两虚初诊2型糖尿病,疗程3个月,对照组单独口服二甲双胍胶囊,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太平糖克浓缩丸联合二甲双胍胶囊治疗与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胶囊治疗均获得显著疗效,但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降低血糖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太平糖克浓缩丸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