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门窗》2017,(4)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景观设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城市建设者对景观设计认知不足,盲目追求效仿景观设计形式,低估本地域园林应有的特色与个性,对材料的运用也不贴合地域和场所实际,造成经济与资源的浪费以及市民的抵触等不良影响。本文旨在从景观材料这一角度探索其在地域环境中的表达与应用,为提升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建设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寒地滨水新景观——黛秀湖公园景观创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洋  陆诗亮 《华中建筑》2008,26(5):161-165
黛秀湖公园设计以体现寒地地域特色为主要创作理念,依循“冬季友好”、“场所精神”的设计原则,从地域文化景观、色彩号观、水体景现等不同角度出发,围绕“一湖、两岛、双桥”的景观设计构思,展现文化区、游戏区、休闲区等不同功能主题板块冬夏皆宜的室外景观面貌,提升寒地地区滨水景观的季节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正该地质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是一个集城市景观、地质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入口标志于一体的概念性主题广场。广场占地面积较大,着重体现以地质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广场。该广场处于山地,在广场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借鉴该项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通过取景,造景,移景等方式,让该文化广场的景观设计凸显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在设计地质文化广场环境艺术时精心保护和塑造本城市的景观特色,充分考虑广场景观的动态视觉效果和静态感官体验。静态的原生广场景观通过广场与环境一体化设计,利用中心建筑、轴线、对景等手法来创造静态视觉环境;动态视觉效果是利用人的行  相似文献   

4.
中式主题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成为现今主题化景观设计的亮点。基于对中式景观造园理念与住宅小区设计原则的认知,以君汇·活力城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从三轴、两区、六园的景观结构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中式主题在各个分区的应用,并从竖向设计与植物配置的角度阐述了空间氛围的营造。旨在为今后中式主题景观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高芳  龙岳林 《山西建筑》2014,(29):214-216
以千龙湖度假区的植物景观为例,对千龙湖度假区的植物现状进行了调查,从水体、建筑、道路和广场等与植物景观的关系方面着手,总结了长沙千龙湖植物景观设计的不足,指出景观设计必须遵循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根据游客需求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等。  相似文献   

6.
杨靖  尹豪 《风景园林》2017,24(5):28-35
面对快速的城镇化建设,本该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却在逐渐呈现一定的趋同性,城市的地域性景观特征正在渐渐消失。专类植物景观作为一种典型的植物景观类型,对地域性景观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域性特征营造与专类植物景观建设的必然联系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研究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的应用状况,分析主题植物类型、主题植物应用频次、营造方式和建设规模,总结了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应用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北京地区专类植物资源研发的潜力以及生态型专类植物景观建设的导向。  相似文献   

7.
上海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的特色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3个单体温室组成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群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植物园展览温室。从设计理念、植物收集、景观展示等方面阐述了展览温室的特色与创新:热带花果馆首次采用开阔空间理念,展示热带花与果,并赋予其活动功能;沙生植物馆中植物展示与岩石类型相配合;珍奇植物则微缩了热带雨林景观,展示表达植物生存和进化的奇特类型。展馆中奇特植物与创意的美景成为上海新的科普亮点。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在港口景观设计中的研究弥补了现有港口景观缺乏特色,统一而建的缺憾,把港口地域人文元素引入到设计中的同时,根据港口功能分区设计,并不是统一使用一个或几个人文特征元素;其次,国内外关于城市港口景观的研究,多重点在研究港口景观的结构功能,以及美学。虽有少数研究提出了港口景观文化的重要性,但就如何将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入到港口景观设计中并未作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薇薇 《山西建筑》2010,36(24):21-23
以城步苗族自治县沿江风光带景观设计为例,在明确其设计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对其设计主题、规划结构、总体布局、主要景点、植物景观、道路交通、夜景照明等进行了叙述,以期打造具有浓厚民族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0.
温永红 《山西建筑》2014,(16):231-232
对青春缤秀园的位置及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公园现有植物景观配置的特点,并分析了现有植物景观的不足之处,指出园内植物景观设计应以多样化与人性化为原则,注重季相景观的设计,恰当地表现地域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黄建军  孔佳雪 《华中建筑》2011,29(6):106-108
名胜古迹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区域,其环境景观也备受关注.该文以贵州省安顺市文庙环境景观设计为例,根据其地域性特点,结合名胜古迹环境设计原则,打造与当地一脉相承的特色景观.在项目规划时,强调名胜古迹环境景观的形式美,协调性,整体性和地域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植被等资源,保证景观元素的合理分布,以达...  相似文献   

12.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意味的形式"艺术理论出发,结合符号学理论分析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意义与特征,对地域性文化元素符号化进行探讨,提出在景观形态结构中进行地域性设计、将地域文化符号化并注入到景观形象中去,总结出基于地域性文化的符号建构途径,注重景观的文脉设计,从而为人们营建出具有精神归属感与可识别性的意义景观。  相似文献   

13.
地域性景观的思考——生长的中国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域性景观的角度出发,以北京延庆世园会中国馆周边景观的设计思考过程为分析对象,思考地域环境特征对人类生存发展、行为习惯、生活需求、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影响。其着眼点是中国馆在环境中的整体关系和意向表达,关注景观与建筑的衔接与生长共融问题,探索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人文精神在设计中的主旨选取和意向转化,其目的是通过剖析中国馆景观方案的创作过程,研究如何围绕地域性特征,将设计中的各要素统筹起来,形成有机的、典型的、和谐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在尊重乡土自然环境、强调乡土文化、重视景观地域特色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实地考察、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陕西省关中地区近年来新建的6处乡土景观作品从设计指导思想、乡土景观元素应用情况、乡土景观元素表达手法和景观营建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通过文献研究和归纳提炼,总结出陈列、集聚、夸张、引借、凝练、变异、融合、材质创新8种乡土景观的表达手法,结合乡土景观营建实例对这8种景观表达手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概括出每种手法的景观应用表达特色.  相似文献   

15.
曾益海 《华中建筑》2010,28(9):103-105
在全球化与地域性话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该文以传承本土地域文化理论为出发点,联系长沙市城市建设具体情况,通过对长沙大道景观设计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营建的重要的创作源泉,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地域特色营造手法,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  相似文献   

16.
周勇 《山西建筑》2014,(15):227-228
通过对西山旅游路线地域文化、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的提取与整合,给其准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对全线进行分段设计,每段确定不同的主题,以期将该项目建设成具有"交通干线、旅游热线、生态绿线"三大功能的山区旅游景观大道。  相似文献   

17.
杨建辉  周庆华 《风景园林》2020,27(11):35-41
受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陕北地区形成了自成体系、特征鲜明的窑居聚落水利风景。从地域性视角出发,讨论了陕北窑居聚落水利风景的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总结回顾了雨洪管控视角下窑居聚落水利风景营构的传统经验和技术特点;针对不同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要素布局面临的核心矛盾和具体雨洪管控目标,构建了基于传统智慧并融合现代LID技术的6种典型聚落场地空间的水利要素布局形式;提出了陕北窑居聚落水利风景的保护策略并开展了水利风景营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从"天地人三才之道"出发,对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天才"指的是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植物景观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地才"指的是地形、土壤、水系、动植物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影响之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植物景观;"人才"指的是各种人文(为)因素,在这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之下,形成了多种人文(为)植物景观.由这些研究结论衍生、发展而来的有乡土植物理论、植物群落理论、潜生植被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以及适地适树原则等.我们称前者为"植物景观营造基础理论体系",称后者为"植物景观营造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黄勇  黄纳  白晓伟 《建筑师》2020,(3):113-117
城市文化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广场景观。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对城市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传承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文化语境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问题, 通过解析文化景观的概念和三种分类的界定,进而提出三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文化记忆、文化进化和文 化关联,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客观阐述。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型,对具体要素、概念要素和联想要素进行有效 的提取和转译是塑造城市广场景观的前提,运用抽象化、形象化和符号化的设计方法是关键环节。上述三种设计 策略将有助于应对城市进程中不同地域文化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程方明 《城市建筑》2014,(32):229-229
地域文化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性景观设计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是体现地区园林景观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以杭州为例,对地域性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展现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