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下,高职艺术院校以传承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作为切入点进行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要,也是高职教育应承担的使命。文章将传统服饰手工技艺深度融入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梳理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递进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魏晨 《西部皮革》2024,(4):136-138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专业课程教育的重点难点。针对当下思政课程融合效果不佳、难以落实课程细节等问题,文章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选择与思政联系紧密的服装外贸课程切入,为服装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合提出了树立思政多主体意识,采用模块化、阶梯化、地域化的思政教学方法,建立丰富多元的线上线下思政教学资源库、完善思政评价等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陆玲 《西部皮革》2021,(9):31-32
开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因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已成为当前高校倡导与践行的核心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制作》实践课程的课题设计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思政元素自然的融入课程中,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概论》课程中运用智慧课堂平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从建设背景、课程设计及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传达思政教育的目的,改善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突出综合素养和专业教学并举的育人导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专业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OBE教学方法,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对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剖析,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模式,并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教育与教学。  相似文献   

6.
以服装工程专业为例,旨在通过分析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联系,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过程.剖析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优化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路径和措施,为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课堂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本文以产品设计基础为例,该课程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而且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此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中融合思想政治课程给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建立教师合作小组使其规范与完善教学体系、打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使产品设计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程更好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8.
温兰 《辽宁丝绸》2021,(2):62-64
在国家关于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政策引导下,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思政的建设.通过服饰色彩与图案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从定位目标、实践内容、途径载体、考核等方面作以论述,希望能为类似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曹亚丽 《西部皮革》2022,(10):57-60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设计课程可以拓展教学素材,丰富人文教育资源,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时尚与文化”课程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合理融入教学内容,运用多形式教学方式,重视教授知识与文化育人的有机统一;融入多思政元素,拓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教学的实施质量和学生人文素质的优质培养;组织开展校企和市场活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推动民族复兴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在设计和制作服装领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专业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具备社会责任感。基于此,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服装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高职服装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训课程是服装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深入挖掘“服装缝纫基础”实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凝练思政元素,并对其融入课程展开实践探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创新设计,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实现思政元素和实训课堂的有机融合,可充分发挥服装实训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为实现德育和智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探索与实践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教学,通过检索、梳理和分析课程思政相关文献,将现行课程思政建设总结为宏观角度的探索、专业建设层面的讨论和具体课程的实践研究三个方面。基于服装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相对缺失的现状,以"女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为例,对其课程概况、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纵深和横向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政案例进课堂、教学内容融合思政素材等可行性实践路径,最后通过教学成果和教学反思,肯定了思政教学方法在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职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是对目前高职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情况的研究。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迭代的背景下,高职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分析高职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思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索思政元素如何更好与该专业课程结合的实践路径和方法,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范莹莹 《食品界》2022,(3):85-87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想有效构建"大思政"格局,至关重要的就是要积极探索思政教育领域,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本文对烹饪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烹饪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积极作用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烹饪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生专业课程“生物发酵与食品工程”教学中,构建“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个突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将发酵技术与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有机融合;突出对民族特色发酵食品的学习和挖掘,引领学生在民族特色食品方面进行创制,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对学生价值引领,通过强调发酵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使学生树立食品安全与质量观,通过对食品高新技术的学习,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格塑造的作用。此次教学改革为在“大思政”格局下生物和食品类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廖晓梅  杜游 《家具》2022,(5):100-103+58
木材美学是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特色专业课程,涉及材料学、美学和设计学等学科,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教学目标侧重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创新设计实践。根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践环节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具体结合案例,以及在考核中纳入“德”的考评等进行了创新改革,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同时,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给出建议,以不断完善木材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达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具有一定实践性及技术专业性、特点突出的特色教学类课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各环节有利于提高其育人效果、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以“曲奇饼干制作”教学设计为例,结合教育相关的理论思想和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探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融入方式等,探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从而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要任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责任,也承担着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人文素养的重任,这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课链接”中仍然存在育人主体不协同、育人内容不系统、育人途径不贯通等问题,必须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课课链接”协同育人模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讲“专业理论”引“思想正途”是时代对每一位高等教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以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作为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和融入技巧,将思政内容高质量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课程思政的价值主线引领、多元教学并行及多维考核评价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为专业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想政治理念受到高度关注。为融合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实现专业学习与品德修养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文结合食品包装学的课程特点,对于如何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食品包装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提出了实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