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数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4例胃癌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术前收集外周血2 mL;选择术后30天、门诊复诊经检查恢复顺利的患者18例与术前配对,收集外周血, 以CD14 /CD11b+/CD33+/HLA DR 作为MDSCs的表面标志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所占的比例,分析MDSCs的数量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同时对MDSCs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SCs占(0.226±0.044)%,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复诊者外周血MDSCs所占比例分别为(1.903±0.247)%,(1.120±0.240)%。胃癌患者与对照组MDSC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5),手术前后MDS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MDSCs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结论: MDSCs在胃癌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负荷减轻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患者好发骨、肝和肺转移,预后往往较差。根据Paget提出的“种子与土壤”学说,不同的组织微环境对癌细胞存在不同的吸引。研究表明,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可提前在乳腺癌转移部位募集,并在乳腺癌细胞多个转移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乳腺癌原发灶之外促进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MDSCs的生物学特性、参与乳腺癌转移的多个环节,包括在外周循环、转移前微环境和转移灶中的促转移机制,以及靶向MDSCs治疗乳腺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未成熟的高度异质性细胞群,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功能,因此被认为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小鼠和人类中的研究表明,MDSCs在大多数肿瘤环境中积聚,通过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了解MDSCs的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比例的变化,分析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和30例肺癌患者,收集其外周血;此外,选择其中15例术后30 d的肺癌患者,收集其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HLA DRˉCD33+CD11+MDSCs比例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HLA DR-CD33+CD11+ MDSCs比例明显增高(P<0.05)。肺癌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但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5)。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MDSCs比例明显低于术前(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与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24 4,P<0.01),与CD8+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44 9,P<0.05)。 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增高,与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相关,可能对机体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肿瘤环境中主要的免疫抑制细胞群之一,在肿瘤组织及外周淋巴器官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影响肿瘤进程,亦是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MDSCs中存在多种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 HATs)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transferases, HDACs)的表达,这些HATs和HDACs对MDSCs的分化及免疫抑制功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MDSCs内乙酰化修饰进行综述,并且探讨各类HATs、HDACs抑制剂对MDSCs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比较分析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在健康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癌患者及其术后外周血中的比例,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宫颈癌患者、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检测2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MDSCs、Treg的比例及MDSCs产生的精氨酸酶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中MD‐SCs、Treg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85±0.85)%,(7.82±1.04)%],其次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组[(1.52±0.53)%,(3.32±0.48)%],健康对照组最低[(0.61±0.17)%,(2.02±0.2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手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DSCs、Treg的比例明显下降,MDSCs产生的精氨酸酶和NO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外周血MDSCs比例的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荷瘤小鼠肺部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取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3LL细胞(0.3×106个)注射入小鼠尾静脉,成瘤后3周取小鼠肺组织,酶消化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GR1-FITC、CD11b-PE双染阳性)的表达量。对照组:在小鼠尾静脉注射PBS,其余步骤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小鼠肺部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GR+CD11b+双阳性),表达量为(19.92±6.08)%;对照组MDSCs表达量为(7.06±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癌小鼠的肺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荷瘤小鼠肺部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3LL细胞(0.3×106个)注射入小鼠尾静脉,成瘤后3周取小鼠肺组织,酶消化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GR1-FITC、CD11b-PE双染阳性)的表达量.对照组:在小鼠尾静脉注射PBS,其余步骤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小鼠肺部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GR+CD11b+双阳性),表达量为(19.92±6.08)%;对照组MDSCs表达量为(7.06±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肺癌小鼠的肺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  相似文献   

11.
郦茂  斯城  陈百松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39-1842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及意义。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取乳腺癌标本,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6.72±1.86、9.61±2.45、12.05±2.81;髓源性抑制细胞分别为2.81±1.32、4.92±1.92和6.01±2.65。随着TNM分期的增加,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逐步增加(P<0.001)。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均显著增高(P<0.001)。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乳腺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8.94±1.98、9.83±2.05、10.99±2.42;髓源性抑制细胞分别为4.03±1.65、4.87±1.91、6.22±1.89;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髓源性抑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显著正相关(r=0.271,P<0.001)。 结论 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岷  蒋健 《医学综述》2015,(6):1003-1005
肿瘤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识别,其中肿瘤诱导产生的髓源抑制细胞(MDSC)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DS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细胞,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机体的先天性和获得性抗肿瘤免疫,促进肿瘤发展。该文就MDSC的表面标志物、募集和活化、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及当前靶向MDSC抗肿瘤治疗策略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源性exosome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髓源性抑制细胞及该细胞PD-L1分子表达情况的效应。方法超滤和蔗糖重水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肾细胞癌源性exosomes。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法获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获得的单核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比例及活性、经exosomes诱导的单核细胞活性情况、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及其上PD-L1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贴壁的单核细胞形状为圆形或类圆形具少许短小伪足状突起;贴壁法获得的单核细胞比例达83.5%,活细胞比例约90.0%;髓源性抑制细胞的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加[(8.91±0.21)%vs(3.19±0.91)%,P<0.05],且该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PD-L1较对照组明显增高[(88.93±8.57)%vs(44.53±5.35)%,P<0.05];体外经exosomes诱导刺激的单核细胞损伤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9.93±16.51)%vs(12.87±2.43)%,P<0.05]。结论肾细胞癌源性exosomes在体外能够促进单核细胞损伤,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髓源性抑制细胞,且该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PD-L1增高,可能是其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的负性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危险度分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及相关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阐明其在MDS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初治MDS患者(MDS组)和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血MDSCs,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颗粒酶B及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免疫抑制因子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同时根据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将MDS患者分为较低危组(L-MDS组)和较高危组(H-MDS组),分析不同分组患者中MDSCs、CD4+T细胞、CD8+T细胞、颗粒酶B及Tregs,免疫抑制因子IL-10及TGF-β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DS患者MDSCs及Tregs的表达量增高,CD4+T细胞、CD8+T细胞、颗粒酶B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脓毒症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氨基酸代谢组学特点。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 n = 10)和CLP组(n = 10)。术后第7天在各组存活小鼠中随机选取5只,分离小鼠骨髓MDSCs,采用安捷伦Seahorse XF技术测量MDSCs细胞的氧气消耗速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CR),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靶向检测细胞内氨基酸及寡肽含量。通过单维和多维检验分析差异代谢物和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CLP组小鼠骨髓中MDSCs比例(75.53% ± 6.02%)显著大于sham组的MDSCs比例(43.15% ± 7.42%, t = 7.582, P < 0.001),且CLP组小鼠骨髓中MDSCs的基础呼吸速率[(50.03±1.20) pmol/min]、最大呼吸速率[(78.07±2.57) pmol/min]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产生[(25.30±1.21) pmol/min]均显著大于sham组的基础呼吸速率[(34.53±0.96) pmol/min, (t = 17.41, P < 0.001)]、最大呼吸速率[(42.57±1.87) pmol/min, (t = 19.33, P < 0.001)]和ATP产生[(12.63±0.96) pmol/min, (t = 14.18, P < 0.001)]。亮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均P < 0.05),是脓毒症MDSC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增加的氨基酸主要富集在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氨回收、丙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尿素循环、甘氨酸和丝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 CLP组小鼠MDSCs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增强,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和丙氨酸代谢增强,可能为线粒体有氧呼吸提供大量原料,从而促进MDSCs发挥免疫抑制功能,阻断上述代谢途径或将有助于调节MDSCs功能,为改善脓毒症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检测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比例及亚群分布,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17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和20例健康者外周血、17例宫颈癌组织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悬液中MDSC比例及其亚群分布,并分析其与鳞状细胞癌抗原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比例明显增高(P<0.01),以CD15+粒细胞样亚群为主。与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悬液相比,癌组织细胞悬液CD45+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但细胞中未见CD33+表面标志的表达。宫颈癌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与鳞状细胞癌抗原值呈正相关(r=0.715 4,P<0.05)。结论: 外周血中粒细胞样的MDSC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未成熟髓细胞群体,在病理情况下,MDSCs的数量会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DSCs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除了抑制宿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MDSCs还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加速肿瘤的转移与复发。鉴于MDSCs是影响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不良因素,本文综述了MDSCs促进结直肠癌发展不同阶段的潜在机制,并回顾了MDSCs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儿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数目、亚群比例、主要功能物质变化,探讨MDSC在儿童B-AL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8例初诊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B-ALL患儿作为试验组,按照危险度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及标危组,1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ic method,FCM)检测各组外周血中MDSC(CD11b~+CD33~+)的数量变化;检测单核细胞样MDSC(CD14~+CD11b~+CD33~+)和粒细胞样MDSC(CD15~+CD11b~+CD33~+)两种不同亚群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检测MDSC主要功能物质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和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B-ALL患儿外周血中MDSC数量比例(2.41%±0.45%)高于完全缓解后(1.56%±0.44%)及正常对照组(0.68%±0.16%)(P0.01);且MDSC数量比例与不同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_s=0.680,P0.01),不同危险度分层间MDSC的数量比例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B-ALL外周血MDSC亚群以粒细胞样MDSC(granulocyte-MDSC,G-MDSC)为主,完全缓解后B-ALL患儿与正常对照外周血中MDSC亚群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单核细胞样MDSC(monocytoid-MDSC,M-MDSC)为主。外周血MDSC中Arg-1和ROS在治疗前B-ALL患儿表达最高(41.00%±9.34%,3 004.26±611.05),完全缓解后次之(24.13%±5.49%,2 031.75±294.01),正常对照组表达最低(10.72%±4.37%,811.33±195.12)(P0.01);Arg-1的表达随ALL危险度分层升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分层中ROS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危组表达高于中危组和标危组,中危和标危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L患儿外周血中MDSC数量随危险度分层的升高而增加,MDSC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Arg-1及ROS的表达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参与儿童B-ALL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配体(glucocorticoid induced TNF receptor ligand, GITRL)对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来源的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免疫抑制功能的调控作用,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选荷瘤小鼠脾脏中M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GITR的表达;GITRL(5 μg/mL)处理MDSCs 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对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的CD4+ T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检测MDSCs胞内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的活性,Griess偶联法检测效应分子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DSCs胞内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脾脏中MDSCs表达GITR分子;与对照组相比,GITRL处理的MDSCs对CD4+ T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下降,Arg-1活性降低(P<0.05),一氧化氮释放量减少(P<0.01);GITRL蛋白下调了MDSCs胞内JAK2和STAT3 (P<0.05或P<0.01)信号的磷酸化蛋白水平。结论: GITRL蛋白通过抑制MDSCs胞内JAK2/STAT3信号通路,下调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