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近几年来,我院应用腹膜透析(简称腹透)疗法抢救鱼胆中毒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5例,效果良好,选择资料较全的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48岁,平均32.2岁。进食鱼胆至发病的时间,平均为4.5小时,发病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一般持续1~3天。肝功能损害表现较晚,多在胃肠症状消失后出现肝大、黄疸、肝区痛及厌食等。本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疗效。方法 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血液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与单腹膜透析相比较,联合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肌酐,提高血清白蛋白。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增加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透析疗法,由于血液透析设备限制和费用高,较多患者选择腹膜透析。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注入腹膜透析液,膜一侧为毛细血管,另一侧为透析液,借助血管内血浆与透析液中溶质的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对流和渗透超滤的原理,清除机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补充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更换透析液,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故也属于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中毒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1976年,Popovich 提倡持续可动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1978年采用了软包装 CAPD 透析液袋,使腹膜透析在全世界迅速开展,八十年代CAPD 作为腹透技术新潮流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复习近年国外文献,就膜腹透析现状,主要并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叙述了腹膜透析的原理、效能器具、操作方法、适应症及透析中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国内外资料加以叙述。报告了14例药物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严重危及生命时进行了腹膜透析治疗。其中2例药物中毒获救,在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中2例患急性传染病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经透析而痊愈。另1例病情见改善,但因原有疾病严重影响其疗效观察。在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中,4例慢性肾炎透析后症状改善,其中1例明显好转,随访半年未复发;另4例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无效。经过临床实践认为腹膜透析疗法为一简便有效措施,是治疗某些药物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毒症、水中毒等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膜透析疗法简称腹透,是治疗急慢性肾衰、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措施。腹膜炎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成为长期开展腹透的主要障碍。临床上分为感染性腹膜炎和非感染性腹膜炎两大类。前者又分为细菌性腹膜炎、真菌(霉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三种类型。后者主要是化学性腹膜炎。透析液混浊、有凝块或絮状物,是腹膜炎最早最常见的征象,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在全球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我国的慢性肾脏病总患病率为10.8%,预计有1.195亿患者,肾脏病患者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由于受肾源的限制,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肾脏病的主要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2种。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因其在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已逐渐被世界各国各地区人们所接受,甚至因其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较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等方面优于血液透析,故进一步得到患者更广泛的认可。然而,腹膜纤维化仍然是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对提高腹膜透析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铸兴  缪建萍 《江苏医药》1998,24(10):765-765
终末期肾衰的腹膜透析治疗随着其装置的改进,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有明显减少,但透析的充分性日益突出。腹膜平衡试验(PET)用于测定腹膜的运转能力,为临床腹膜清除和超滤功能提供可靠依据,以便选择较佳的腹透方案。我院1997年1月~12月根据PET结果调节26例患者腹透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26例均为维持性腹透病人,男16例,女IO例,平均年龄45(28~63)岁。腹逐时间1~36个月不等,平均8个月。尿毒症病因: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5例,肾小球动脉硬化症4例。在PET前进行标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两周,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术后立即应用增量式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61例行腹膜透析置管并首次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于术后72h~2周采用IPD和CAPD模式行增量式腹膜透析,术后2周逐渐过渡至传统的CAPD,观察其透析效果和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管前、术后3d、术后1个月进行血液生化结果的计较,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白蛋白、血清磷及血清钾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钙、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上升(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中腹膜漏、伤口愈合不良、腹壁疝等的发生率为1.0%,飘管和大网膜包裹发生率为2.47%.结论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立即应用增量式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病例1:患者为中年女性,主因"规律腹膜透析7个月,水肿、胸闷2月余"入院,患者7个月前明确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并于我院行腹透置管术,术后规律腹膜透析,病情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肾衰竭日益增多的今天,应用肾脏替代治疗抢救与维持肾衰竭患者生命已经成为主要方法。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其他特殊透析技术。我们开展腹膜透析技术治疗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已经接近20年,它非常适用于西藏地区。为此,本文对腹膜透析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惠煜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150-150
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本文就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相关问题报告如下。1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的原因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是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灌入腹腔,利用腹膜的弥散和超滤作用,将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排出,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疗法。因其操作简单,勿需特殊设备,易于家庭开展,且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可适用于老年、有心血管疾病者,从而成为慢性肾衰竭(CRF)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腹膜透析的特殊性,其比血液透析更易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  相似文献   

15.
闫志云  刘华  刘翠兰 《河北医药》2012,34(15):2395-2396
腹膜透析(PD)操作简单安全,应用范围广泛,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己进行,基本不影响工作,节约人力、财力,PD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将PD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孙玲 《哈尔滨医药》2015,(2):157-158
目的总结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感染原因,降低患者腹膜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腹膜透析40例患者,从腹膜透析知识的宣教、操作的管理、导管护理、导管出口处的护理、出口处皮肤的护理和更换管路的技术等方面预防感染。结果通过以上方面护理的应用,病人没有腹痛、发热及再度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透析本身环节的预防,有效的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建立的预防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自动化腹膜透析与人工腹膜透析治疗在肾病内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00例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按照不同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常规组选择人工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组选择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分析两组的白蛋白、血钙、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腹膜炎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白蛋白、血钙、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化腹膜透析在肾病内科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减少腹膜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邹艳  李赟  蒋琼 《江西医药》2008,43(12):1348-1349
目的了解我院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性质。方法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膜炎发生率为每年每位患者0.45次。结论腹膜透析需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是伴随整体护理而产生的一种解决病人护理问题的主要手段,并成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临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展现了护理工作的又一功能,即促进健康,加强预防。教给病人有关知识,以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