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绿色诉求广告可以分为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相对于理性诉求,情感诉求往往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有更重要的影响。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注重绿色广告信息中情感诉求的表达,在新时代的绿色诉求广告中异常重要和关键。 基于情感行为反应理论和购买决策过程理论,提出绿色情感诉求-内外情景变量-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假设;以节能环保冰箱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为例,400个有效被试参加4×2×2个实验组,通过网络在线实验收集一手数据;运用方差分析模型和阶层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重点探究正面情感诉求与负面情感诉求之间的差异,并验证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在模型中的调节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情感诉求中传递正面情感诉求更能产生积极效果,即相对于负面情感诉求(负能量),正面情感诉求(正能量)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更显著;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不受消费者与情感对象间心理距离的影响,即自豪诉求与赞赏诉求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内疚诉求与鄙视诉求的影响也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广告态度和感知价值能显著中介绿色情感诉求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对比两个变量的中介效应,广告态度的中介效应更大,中介路径也更重要;不同情景特征消费者对绿色情感诉求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不同,对于高绿色涉入度、高儒家价值观消费者,绿色情感诉求对其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更显著;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对解释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直接路径不存在调节作用,但对于感知价值与购买意向这一间接路径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研究结论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绿色情感诉求策略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感知风险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对消费者信息处理及购物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消费者的信息搜寻和购买决策过程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对消费者网络购物感知风险进行了界定,提出感知风险可以由五个具体的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维度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5个项目作为测量指标.论文还对消费者网络购物感知风险不同结构的模型进行了探索比较,根据拟合程度和简约特点界定了消费者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的概念和测量模型.  相似文献   

3.
促销是利用时间压力引诱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营销手段,而虚假促销则是商家利用促销原理设计的带有欺骗性质的促销活动.在虚假促销活动中,消费者是否作出购买决策,与消费者决策理性、时间压力感知以及是否过度自信密切相关.依据经典文献,本文将时间压力分为“个人时间约束、促销时间限制及机会成本感知”三个维度,将虚假促销决策中的过度自信分为“夸大感知利得和忽略感知风险”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调研获得的数据对所构建的虚假促销购买决策认知机制模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虚假促销活动中,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时间压力与决策自信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过度自信又对购买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将过度自信看作虚假促销活动诱致的“热”心理状态,很好地解释了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认知机制.从各变量的具体维度来看,促销时间压力比个人时间约束更易引起过度自信,且机会成本感知更易导致夸大感知利得.此外,过度自信中的夸大感知利得比风险意识缺失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品牌敏感是消费者品牌行为研究方面的一个新课题,它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对品牌的重视程度.同一产品类别不同品牌之间的质量差异和消费者的产品涉入程度被认为是品牌敏感的两类主要解释变量.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品牌质量差异和消费者产品涉入程度总体上对品牌敏感起正向影响作用,但该作用因产品类别而异,因产品质量和产品涉入程度的维度而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基于TPB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研法,基于TPB视角重点分析消费者的伦理购买决策机制,旨在考察中国情景下影响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向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伦理购买行为意向,其中主观规范是购买意向最有影响的预测变量,表明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在进行伦理购买决策时更倾向于遵从社会规范的影响;进一步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显著作用于伦理购买意向,还通过行为态度对伦理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重要影响,表明在中国情景下如何真正提高消费者伦理购物时的感知行为控制程度是企业实施伦理营销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总体而言,本文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对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能够进行有效地解释与预测,说明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跨文化适应性。最后,本文为中国企业伦理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消费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阳翼 《管理科学》2007,20(5):60-68
根据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将中国划分为10大区域,通过深度访谈、专家意见、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检验本土化的价值观量表,用该量表对收集到的714个样本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0大区域消费者在成就感、人情和面子3个维度上差异显著,用演绎法分析区域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指出如何针对这些差异制定相应的营销对策,最后讨论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7.
O2O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颠覆和创新,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缺乏理论支持。为此,以消费者购买评价为视角,通过对O2O模式下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多构面要素体系。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O2O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社群关系模型。通过对社群关系模型的挖掘与提炼,提取了构面要素社群关系的子图与O2O模式下消费者决策行为模式。研究表明,与其他变量相比,电商知名度、感知商品质量、商品品牌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构面要素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既协同考虑电商知名度与感知商品质量、商品品牌与感知商品质量、商品线上价格与感知商品质量,又统筹权衡电商知名度与商品品牌、商品品牌与商品线上价格。最后,依据研究结果,论文为电商O2O模式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彧彧  娄卓  刘军  宋继文 《管理学报》2009,6(3):348-353,389
在拓展企业声誉的态度结构基础上,借鉴"态度-行为"模型,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企业声誉态度的形成影响因素,即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作用.对261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情感导向的企业声誉态度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影响最大,企业声誉的行为倾向因素对口碑传播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认知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对企业特征包括发展、吸引力、质量和责任的感知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声誉的各方面.另外,责任、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情感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质量、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行为倾向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  相似文献   

9.
王琪 《管理科学文摘》2012,(28):135-136
信息源是对消费者搜集产品信息用以制定购买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信息源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何组合利用多种信息源对消费者施加影响还缺乏研究本文以选购品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选购品的偏好程度没有太大差异;组合状态下单一信息源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发生改变,且不同信息源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决策行为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理论、感知风险和信誉信任建立了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动态模型,对消费者决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购物后的满意度对再次购买决策具有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Societ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customs governing the allocation of non‐market goods such as marital partnerships. We explore how such customs affect the educational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young singles and the subsequent joint labor supply decisions of partnered couples. We consider two separate matching paradigms—one where partners marry for money and the other where partners marry for romantic reasons orthogonal to productivity or debt. Whereas marrying for money generates greater investment efficiency, romantic matching,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educated and talented women who participate in the labour market, increases aggregate productivity. (JEL: I21, J12, J16, J41)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综述和演绎,本文归纳了价值网络的价值创造过程以及锁定效应的理论内涵;同时,通过归纳和提炼关系模式和网络定位两大权变要素,指出了价值创造与正负面锁定效应的权变关系,为价值网络的整体演进和衰亡以及网络内部成员的发展差异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薪酬、多元化战略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军  刘志远 《管理科学》2006,19(2):33-41
构造一个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合约模型,利用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薪酬、多元化战略及对公司的价值影响进行经验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现金薪酬水平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当控制了影响多元化的公司内部因素后,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之间是正向关系,与现金薪酬是负向关系,与在职消费正相关,其多元化决策的动因不明显;而非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管理层希望从实施多元化战略中获取更多的剩余收益和隐性的私人利益.  相似文献   

15.
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因素引入法与金融学理论模型分析得出,由于投资者关系管理起到了提高投资者知情权的作用,有助于对投资者权益的保障,故应促进公司治理水平与业绩提高.然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对公司市场价值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公司治理水平、会计业绩均无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以下两个因素造成了理论与实证结果的差异:第一,我国上市公司从事投资者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融资,对流通股股东利益并不太关心.第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股权结构的特殊性、法律机制的缺陷,造成了流通股股东"以脚投票"的决策无法有效地影响上市公司"以手投票"的机制.故要发挥投资者关系的作用,唯有协调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引入"辩方举证"、"集体诉讼"等机制切实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16.
价值创新:利基、途径与风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价值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战略逻辑,已经在一些企业的战略实践中显现出了巨大的效力。本文从顾客需求角度讨论了价值创新的三种利基以及价值创新的四种途径,并对价值创新的风险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唐国平  郭俊 《管理科学》2015,28(1):83-95
依据实物期权理论,以2010年至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按是否属于ST公司和资产质量得分的十分位数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资产质量得分及其特征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一步使用Vuong检验分析不同组别样本公司资产质量特征表现在价值体现形式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资产质量的公司具有不同的实物期权类型,资产质量高的公司体现出增长期权价值,而资产质量低的公司体现出清算期权价值.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资产的盈利性占主导地位;严重价值毁损的企业,资产的获现性发挥主要作用.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处于价值增长阶段,但部分经营状况恶化的企业影响了市场的发展,该结论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提供了直接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股权制衡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企业生命周期作为约束条件纳入股权制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分析。在划分上市公司企业生命周期和最终控制人性质的基础上,匹配2004-2006年符合股权制衡与一股独大条件的对应样本,考察股权制衡和一股独大的股权安排模式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处于成熟期时,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显著高于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由于未获得成熟期的民营企业样本,因此成熟期最终控制人性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差异无法验证。处于成长期时,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均值高于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且在成长期最终控制人性质并未显著影响制衡与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和投资者两个视角分析连锁董事与财务绩效、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以1999年至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纵列截面数据,分年度建立联通连锁董事网络,借鉴社会网络分析和图论理论,采用居中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测度连锁关系的数量,采用向量中心度测度连锁关系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连锁关系质量和数量的相关性低,涵盖的信息不同;连锁关系越多、越重要,上市公司后续3年的资产收益率越高,并且连锁关系的变动和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呈动态一致性。用营业利润率代替资产收益率,实证结果也是稳健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连锁关系对上市公司的Tobin's Q值有正向影响,说明公司价值能有效地捕捉连锁关系带来的长期增长效应及其作为无形资产和实物期权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资产结构、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委托代理模型和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股东最大化剩余推导了生产效率参数的求解方法。以此为基础,主要研究了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利用1999-2006年期间存在管理层持股745个企业年数据,发现在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规律,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存在正U型关系。因此可以得出资产结构能够影响生产效率和企业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