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3,4,6-四-O-苄基-α-D-葡萄糖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6);在碱性条件下6与正溴丁烷进行氮原子上的烃基化反应得N-丁基-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7);用氢化铝锂将7的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得N-丁基-2,3,4,6-四-O-苄基-1-脱氧野尻霉素(8);8经催化氢解脱去苄基合成了N-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2.
以1-脱氧野尻霉素(DNJ)为原料,通过新设计路线合成中间体N-苄氧羰基-2,3,4,6-四-O-苄基-1-脱氧野尻霉素,并在此中间体的基础上通过氧化、氘代硼氢化钠还原,脱保护得到C-6氘代DNJ衍生物,最后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α-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崔燚  李夏冰  王伟  李宝林 《化学通报》2017,80(7):661-666,687
以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达格列净、卡格列净和脱氧野尻霉素为参照,设计合成了新化合物N-[3-(4-乙氧基苄基)-4-氯苯基]-1-脱氧野尻霉素(A)。以2-氯-5-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先将羧酸转化为酰氯、再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羰基还原及硝基还原,合成了中间体2-氯-5-氨基-4'-乙氧基二苯基甲烷;另一方面,以单丙酮葡萄糖为原料,经选择性氧化和水解反应得到5-氧化-D-葡萄糖。该化合物和2-氯-5-氨基-4'-乙氧基二苯基甲烷发生双还原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A的粗品。将粗品A与乙酸酐反应,经柱色谱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四乙酰基-N-[3-(4-乙氧基苄基)-4-氯苯基]-1-脱氧野尻霉素(B),再将其水解制得纯的化合物A。将化合物A口服给药SD大鼠后,发现该化合物可以降低SD大鼠血糖,增加尿量和葡萄糖从尿液中的排出。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可用于1-脱氧野尻霉素,葡萄糖和葡萄糖胺的杂质分析.该方法以乙腈/水酸性系统为流动相体系,色谱柱采用WatersAtlantis HILIC Silica(5 μm,150×4.6 mm),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用于杂质含量的计算.方法验证结果表明,1-脱氧野尻霉素,葡萄糖和葡萄糖胺在0.008~0.04 mg/mL范围内峰面积对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9993,0.9998,0.9996.1-脱氧野尻霉素,葡萄糖和葡萄糖胺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45,0.0040,0.0039 mg/mL.3种化合物在0.02,0.04,0.08 mg/mL 3种质量浓度点的重现性良好,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5.
李小六  张平竹  田军  段科芳  陈华 《有机化学》2007,27(8):1013-1017
以D-葡萄糖为原料, 经具有降冰片烷结构的双环缩醛中间体, 合成了部分羟基保护的1-脱氧-D-氮杂阿拉伯糖衍生物, 提供了一种合成五元氮杂糖衍生物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彭涛  王林 《化学通报》2008,71(1):68-70
1-脱氧-1-氨甲基-4,6-O-亚苄基-β-D-吡喃葡萄糖是合成糖碳苷类糖肽的重要潜在中间体.本文以无水D-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1-脱氧-1-硝基甲基-4,6-O-亚苄基葡萄糖,然后通过催化转移氢化反应选择性地对硝基进行还原而不影响4,6位的亚苄基.  相似文献   

7.
刘宏民  张福义  徐汶  李石 《化学学报》2003,61(7):1149-1152
首次报道了以氧化糖为原料的氨基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2位氧化糖为原料 与芳胺反应得到羰基转至3位的2位脱氧2位胺基糖,此胺基糖径NaBH_4立体选择性 还原及AcOH脱去4,6位保护基,合成了新型的D-阿洛糖胺。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 明其晶体中有多种氢键,由于氢键作用,晶体呈现三维超分子结构。对2位氧化糖 与H_2NC_6H_4COOEt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以5位氧化糖 为原料通过基转位反应合成了新型的二氢-1,4-苯并二嗪氨基糖。  相似文献   

8.
周俊  郭振楚 《合成化学》2008,16(2):186-188
通过Sehmidt糖苷化反应,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2-脱氧-2-氨基基-β-D-吡喃葡萄糖氮苷,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多元醇通路代谢增强导致的组织细胞中山梨醇的堆积及通路下游氧化应激反应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成因,是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发现两个最重要的药物干预靶点。目前,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创制主要以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为主,对多元醇通路下游氧化应激反应关注较少,因而未能形成有效的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本论文研究以3,4-二氢喹啉-2(1H)-酮为母核结构,通过在传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中引入多酚结构,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兼具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新型多功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在喹啉酮母核3,4-二氢喹啉-2(1H)-酮的C6位引入酚羟基结构特征后,保持了羧酸型抑制剂的强ALR2抑制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4b的ALR2抑制活性最强,IC50值可达109 nM,更为重要的是,引入酚羟基所得目标化合物4b和4c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4c在100μM浓度下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了94.1%,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与阳性对照药Trolox相当。本论文研究所得抑制剂分子可以在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同时,缓解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实现多靶点协同作用,进而提高药物分...  相似文献   

10.
以喹啉醛与芳胺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胺化为关键步骤,设计合成了一类C1-对称且兼具手性并环与大位阻N-取代基两种优势结构单元的手性氮杂环卡宾配体.进一步以钯催化的分子内α-芳基化反应和铜催化的功能化烯烃质子硼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详细研究了该类配体的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发现四氢喹啉骨架上的8-位取代基以及大位阻手性N-取代基均对提升配体的手性诱导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