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颅脑X线诊断的面貌。它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测算检测器所得透过人体组织衰减后的X线量,因此比传统的X线诊断方法敏感得多。它能够区别一般X线诊断方法不能区别的组织和结构,因此,不需用任何造影剂,它可以显示脑室、脑池和脑沟。如果通过外用静脉注入60%泛影葡胺1~1.5毫升/  相似文献   

2.
1 X线管阴极引线的判断 用万用表1欧姆档测量 X线管的三根引线,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阻值:两组灯丝相串时电阻最大,大焦点灯丝阻值次之,小焦点灯丝阻最小,有最大阻值的两点是大小焦点引线,剩下的一点即为公共引线点.判定了公共引线后,根据大小焦点灯丝阻值的不同,便立刻可以区别出大小焦点的引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乳腺X线机技术,并对乳腺X线机与普通常规X线机的区别做了介绍.重点对乳腺X线机性能测试的方法及项目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引言:密度假彩色化影象增强技术是具有推广应用前途的生物医学工程课题之一,方法有多种。光栅调制漂白法白光下密度假彩色编码是新近通过鉴定的光学处理方法,较之其他光学法简单、经济且效果好。本文报告试用该技术分析34例骨肿瘤X线影象的初步结果;探讨了假彩色化X线影象的四个变色规律及其意义。将黑白图象彩色化,可以提高影象灰度的可辨度(不是清晰度),还可以使黑白图象仿真上彩,(不是染色法),因此一直是图象处理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理论依据是利用人类色度觉的优势,即对黑白密度差分辨力很低,只有15—20个密度等级;而对各种色差分辨力却很高,可达1000个密度等级。  相似文献   

5.
<正> 乳癌是妇女多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体表检查虽能触及肿块,但有时难与良性肿瘤区别,特别是对触不到的微小癌瘤,临床更难以发现,X线检查可以弥补此点不足。 现将我院1979年8月~1982年1月收治之乳癌,采用钼靶X线摄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51例的X线征象加以分析,希望能对提高乳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和其他肺部的X线征,找出新生儿 HMD诊断指标,从而提高对新生儿 HMD的诊断能力。方法:首先分析了60例以往确诊为肺透明膜病患儿的X线片,按传统分类法将其分为四个等级,然后与同期78例患有其他肺部疾病的患儿X线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根据徐赛英等的分级方法,60例 HMD患儿中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HMD发病组出现白肺、支气管、毛玻璃影以及肺野内出现细小颗粒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四种X线特征对于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具有决定性意义。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X线对比其他肺部患儿有明显的特征改变,X线可以作为新生儿 HMD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 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医技科室。X线摄影又是临床主要检查方法,X线片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因为我们是企业基层医院,机器设备较落后,为配合医院上等级,加强摄影技术质量管理(主要是X线片质量),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我科自94年7月初开始,在取它之长,补己短的经验上,规定了集体阅片——X线片等级评定——归纳原因  相似文献   

8.
X线量与象质     
通过被照体后的 X 线量子,即通过如图1所示的“调制”X 线,形成了 X 线影象。这些 X 线量子如果很少,那么区别有吸收差的二种物质么就不能用影象记录下来,这一现象是由于 X 线量子的统计“涨落”之故而产生的.X 线的发生及吸收是一无规则的现象,发生及吸收的情况,遵循几率法则。例如:  相似文献   

9.
CR数字化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R数字化摄影在乳腺摄影中的优越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随机抽取50份钼铑双靶传统X线乳腺片与CR乳腺片,按照常规评判标准进行优、良、差三个等级对比评分。结果传统X线乳腺片优片率16%(8/50),CR乳腺片优片率96%(48/50)。结论用普通钼靶X线机与CR系统结合实现了乳腺X线检查的半数字化,对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R数字化摄影在乳腺摄影中的优越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100份钼靶传统X线乳腺片与CR乳腺片,按照常规评判标准进行优、良两个等级对比评分.结果 传统X线乳腺片甲片率为20%(20/100),CR乳腺片甲片率为95%(95/100).结论 用普通钼靶X线机与CR系统结合实现了乳腺X线检查的数字化,对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肺段是肺的一个部分,从解剖上可以明确划分,然而在X线影像上不能清晰地显示.但可以根据肺段所占据的位置,与肺叶、胸膜裂的关系,肺段所分布及支气管的分支完全可以在X线片上确定其范围.特别是当某一肺段产生病变以后,可形成段性的密度增高,则直接可显示该肺的形态与范围,并易于和邻近的肺段相区别.  相似文献   

12.
所谓高千伏摄影是指用100KVP以上的管电压所产生的能量较大的X线,被照肢体各组织结构有X线穿过,使照片上的影像在较小密度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一种摄影方法。之所以层次丰富是因为当X线管产生的光子能量达100Kew时,康普顿吸收已占99%以上,这时肢体对X线的吸收受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物质的厚薄的影响已很小,基本上可以按克计算吸收同量X线。这就是说肢体中每克的骨组织与软组织吸收大体相同的X线量,这时骨与软组织阴影的区别。也近于只是密度差异造成的,所以很明显,用100KV以上X线摄影时与骨组织重叠的各种组织都能在较小的密度范围内以很小善异在一张照片上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79例经手术证明的胆脂瘤性中耳炎在劳氏位的X线征象。第一类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缺损,占67.1%,其中X线征象明显的为39.3%。第二类无明显骨质缺损(32.9%),与单纯性中耳炎难以区别。本文分析了导致X线征象不同的因素,认为胆脂瘤发生的部位及大小,以及炎症肉芽组织的存在与否对X线征象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 病理组织不同的X线所见即使只作X线象分析,也能以80%的准确率将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区别开。 (ⅰ) 鳞癌 (a) 肺门型:早期单纯X线检查有不呈现异常所见的。这种情况,咯痰的细胞学诊断、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很重要。由支气管狭窄、堵塞来的继发性变化所见的X线象如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拍片与螺旋CT检查对跗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82个跗骨骨折患者数字化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的表现。结果数字化X线平片对骨折线的显示率为87.8%(72个),轴位CT扫描显示率为97.6%(80个),轴位CT加准冠状位同时扫描对骨折线的显示率为100%。结论 (1)数字化X线拍片能满足大多数骨折患者的诊疗需求;(2)患者临床症状较重、X线拍片未见骨折征象或疑似骨折时,CT扫描可以明确诊断是否骨折;(3)足部严重外伤患者,CT扫描检查是必要的,能提供比数字化X线拍片更多的骨折数量及骨折类型,还可以发现跗骨的脱位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多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7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表现,探讨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7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平片、CT检查;2例手术活检。结果:7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0个部位,股骨下段4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段2个。其中2个部位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X线平片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结论:X线平片可以满足中晚期骨梗死的诊断,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胫骨嗜酸性肉芽肿与骨髓炎的区别。方法行CT、X线片、病理切片并经上一级医院手术证实。结果胫骨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骨髓炎。结论某一X线片的确诊需综合多方检查。  相似文献   

18.
《Wall Street J》1984年10月30日。两个科学研究小组正在研制发射X线的激光器。有了X线激光,那么放射学医师们就可以得到肿瘤和内脏的三维(立体)图象,而科学家们也可以看到分子如基因和蛋白质的立体结构。美国旧金山附近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劳伦斯·利佛摩全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学组的会议上,描述了研制X线激光的最近进展。这两个研究小组都说他们现在能够产生的X线比普通X光机所产生的至少强一百倍。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院79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学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结果:有51例患者表现为颈椎生理弯曲改变,其中38例患者表现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13例患者为反弓;12例患者颈椎失衡,其余为增生、钙化、退行性病变等相关情况.结论:X线影像学结果可以较好的显示青少年颈椎病的特征性表现,生理曲度的临床X线影像学表现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综述了 X线 CT影像技术的发展, X线 CT是 X线影像诊断技术的重大突破,而螺旋 X线 CT又是 CT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多层螺旋 CT的问世,使一次扫描能同时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可以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并出现了 CT血管造影术和模拟内窥镜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