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采集矿石样品进行矿物鉴定,查明了巴鲁巴铜钴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在此基础上,在显微镜下用线段法对光片中硫化铜矿物、硫铜钴矿和黄铁矿的嵌布粒度,以及对这些矿物在不同磨矿细度下的单体解离度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得出了在相同磨矿细度条件下硫化铜矿物与硫铜钴矿、黄铁矿的单体解离度差异较大。综合考虑硫化矿物的总体解离效果,建议在实际生产时选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70%左右时的磨矿工艺。  相似文献   

2.
某含金原生矿石的金品位为5.36×10-6,金是主要的目标回收矿物。为了查明影响选冶工艺指标的主要因素,对该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矿物自动分析仪,对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含金矿物的粒度和含金矿物解离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目标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主要金矿物是自然金和银金矿;矿石中金的粒度以细粒和微细粒为主,分别占49.43%和50.57%;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裸露金为主,占72.71%,包裹金占27.29%。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提高磨矿细度,使包裹金裸露出来,同时,在浸出之前,采取相应措施对毒砂进行氧化预处理,去除毒砂在浸金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提高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矿鉴定,结合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矿物组成测定、钨元素嵌布粒度测定、主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等赋存状态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可知,瑶岭周边矿区钨矿石属于石英脉型钨矿石。  相似文献   

4.
重庆高燕锰矿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大型碳酸盐型锰矿床,该锰矿床以低品位矿石为主,矿物组成复杂,资源利用率低。通过对该矿床锰矿物的解离度和工艺粒度进行研究,认为该矿床锰矿物的磨矿细度应控制在0.4~1.4 mm范围,其单体解离度才能达到64.79%,并建议对矿石采用强磁性分选加工进行选矿试验。  相似文献   

5.
周瑶 《黄金》2023,(7):112-116
坦桑尼亚某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矿石工艺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通过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化学物相分析等手段对该矿床金矿石中矿石成分、矿物种类、粒度分布、金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为自然金,粒度偏细,集中分布在50μm以下,其中10μm以下占27.54%;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毒砂等;金嵌布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占52.72%,其次为包裹金,占37.23%;矿石中较多包裹金和细粒磁铁矿的存在是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该矿床选矿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某高砷金矿石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矿物特征以及异步混合浮选工艺的研究结果.采用异步混合浮选有利于从雌黄、雄黄和炭质含量高,而且金的载体矿物浸染粒度细微的金矿石中回收金。  相似文献   

7.
应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化学物相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澜沧银铅锌矿中金银的赋存状态。矿石中金主要为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呈次显微包裹体状态分散于毒砂和黄铁矿等载金矿物中;银主要呈辉银矿、自然银以及含银砷黝铜矿等矿物形式存在,其与铅、锌和铁的硫化物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金矿石样品,利用BPMA型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金矿物嵌布特征、解离度等影响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长石等;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形式存在,粒度以粗粒金为主,嵌布状态以单体金为主。研究结果对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普传杰  赵宝琴 《黄金》1994,15(4):4-7
应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身仪和化学物引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澜沧银铅锌矿中金银的赋存状态。矿石中金主要为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呈次显微包裹体状态分散于毒砂和黄铁矿等载金矿物中;银主要呈辉银矿、自然银以及含银砷铜矿等矿物形式存在,其与铅、锌和铁的硫化物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解离度分析和电镜扫描等方法,开展陇南紫金金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深入分析矿物组分、各物相赋存状态以及金的伴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精矿S和As质量分数分别为42.12%和2.31%,硫化物包裹金占比为56.19%,属于硫化物包裹难处理金矿;金矿物粒度为1~10 μm,以银金矿为主,并含有少量的自然金;金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为30%,未解离的金矿物均与黄铁矿连生,呈半包裹半裸露状或完全被包裹状。基于金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随着矿物粒度减小而增大的特性,可通过超细磨的方法,增加金与浸金试剂的接触,为提高金的回收率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四川某含金砷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致  黄静 《云南冶金》2011,40(3):19-23
该矿属高砷、含硫的金矿床。矿石中的金主要以游离自然金为主,其次为硫化物包裹金;砷主要以毒砂以及雄黄和雌黄的形式存在。通过选矿试验研究,采用单一浮选法,最终获得了金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6.354 g/、t96.14%、砷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7.064%、96.42%的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12.
金三角金矿提金技术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介绍了我国的2个金三角黄金资源的基本情况,针对2个金三角所产的难冶金矿中砷化合物一般为雄黄和雌黄的特点,详细分析了雄黄和雌黄在氨水中的转化及溶解的机理,从理论上验证了氨法脱砷的可行性。在氨法脱砷过程中,由于溶解于氨水中的雌黄可能会在矿石微粒上吸附,从而形成一层钝化层影响到后续金的氰化过程。因此,必须对脱砷后的金矿进行活化以去除表面钝化膜。Cu2+的加入不仅有利于雌黄钝化膜的脱除,还能显著地提高预处理后金矿中金的浸出率。运用该方法,研究者们对于甘肃坪定金矿、贵州丹寨和东北寨金矿所产难处理金矿进行了氨法脱砷-催化氧化活化-氰化提金扩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的浸出率都在85%以上,与小试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能谱分析(EDX)和矿物解离分析(MLA)等检测手段对云南镇源难处理金精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硫化物特征以及金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该金矿以硫化矿、碳酸盐和硅酸盐类矿物为主,含有3.18%的有机碳和2.37%的无机碳。通过金的诊断浸出发现96.16%的金被硫化物包裹,少量金以单体形式存在。通过对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辉锑矿和毒砂的粒度、包裹及裸露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大部分硫化矿以解离单体的形式存在,少部分与其他矿物共生。根据MLA测试及金的诊断浸出,认为大部分金被硫化矿完全包裹,处理该矿石时应先进行硫化物包裹层的氧化处理,再进行金矿的浸出。  相似文献   

14.
坪定金矿是富金高砷高碳难处理金矿,所含砷化合物为雌黄和(或)雄黄,普通处理工艺金的氰化率较低。针对坪定金矿特点,提出“加压催化氧化氨浸法”,成功地实现了坪定矿中金的有效回收。通过向氨性溶液中加入硫磺使雄黄转化为易溶于氨水中的雌黄,再通过氨水将矿物中的雄黄去除。最后,利用Cu2+的催化作用促使砷脱除过程中在金矿表面所形成的不溶性硫膜氧化,便于后续氰化提金的进行。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坪定金矿矿石金的氰化率可达到92%以上。由于采用氨性环境,该工艺中所用设备材料都为普通钢材,设备投资小,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高,2年内可实现盈利。  相似文献   

15.
李峰  王贤磊  张辉  马建洪  杨帆 《黄金》2022,43(1):91-95
基于矿物解离分析仪,结合X射线全自动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湖南某矿山浮选铅锌矿后的难处理含金硫精矿焙烧氧化处理前后的矿物性质、粒度、裂纹和孔隙及金矿物解离度和连生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焙烧氧化处理使该含金硫精矿中毒砂和黄铁矿氧化转变为赤铁矿,氧化过程会导致矿物碎裂,颗粒粒度变细,颗粒表面疏松...  相似文献   

16.
朱幸福  张文平 《黄金》2021,42(4):71-75
为探索某金矿石特性,采用BPMA自动测试系统、显微镜、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等,并分析了影响金、银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该矿石为高硫、高砷、高钙难处理金矿石,金品位为6.62 g/t、银品位为58.90 g/t;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多呈粗—中粒嵌布,少部分呈细粒嵌布;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金主要为硫化物包裹金,占88.50%,自然金和少量银金矿粒度较细,对金的回收有一定影响;银的独立矿物粒度一般小于0.020 mm,是影响银回收的主要原因。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海关检验监管过程中抽检的一批“粗制氧化铜”进行鉴别,从而判断其是否为固体废物。试样通过筛分制备成三个不同粒级分析样品,通过外观、化学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等分析手段,得出试样主要由铜、氧化亚铜、碱式氯化铜构成,判断其为铜材机械加工、抛光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属于固体废物,而不是工业产品或天然铜矿石。同时分析了其中有害元素铅、镉、汞、砷、氟的含量,为海关监管和资源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碱性催化氧化含砷难处理金矿石的理论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利用稀氨水溶液溶解雌黄以脱砷、在稀氨水中使雄黄与硫磺转化为雌黄、以及稀氨水溶液中雄黄、雌黄和砷黄铁矿的氧化及铜离子的催化作用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工艺方面,提供了低温低压下预氧化含砷难冶金矿石新工艺。该工艺用在处理坪定高砷金矿石或含砷锑汞的丹寨浮选金精矿上,金的浸出率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Many studie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grinding aids on mechanical and breakage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flowability of ore-water slurries in wet grinding mills. Only recently, it was showed that grinding aids can promote grain-boundary fracturing. This paper aims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water pretreatment on chromite liberation, to underlie some reactions between water and chromite samples which promote the liberation of coarse chromite grains, i.e. the grain-boundary fracturing.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wo different chromite ore samples were initially pretreated under water at different sets of pH, temperature and pretreatment time. Then, the untreated and pretreated samples were broken in a drop-weight tester (J/g). Finally, the grade-recovery plots in the selected progeny size fractions of the untreated and pretreated sampl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lysis of ore samples in 15?min of pretreatment improves the grain-boundary fracturing.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mineral carbonation may be beneficial for chromite lib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