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兵团石河子教师、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行为知识态度,为制定烟草控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一所大学、5所中学及5所小学的349名教师,卫生局及市政府机关的151名公务员,二所综合医院及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3名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吸烟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三种职业人群吸烟率为24.93%。公务员吸烟率(32.45%)显著高于医务人员(30.60%)及教师(1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4.93%)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40%的现吸烟者从未戒过烟。93.88%的公务员吸烟者在上班时吸烟,显著高于医务人员(91.49%)和教师(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校、医院和政府机构的调查对象禁烟制度执行率均〈30%。吸烟致冠心病及肺气肿的知识知晓率医务人员高于教师及公务员,而被动吸烟致支气管炎、肺炎及哮喘的知识知晓率以教师为高(P〈0.01)。结论应加强对三类职业人群的控烟干预,对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应采取强有力的控烟措施,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降低烟草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区成人吸烟情况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找出干预的目标人群,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用SPSSl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洛阳市城区成人吸烟率为22.89%,男性(44.13%)明显高于女性(0.50%),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男性人群的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平均吸烟量为12.83支/天,男性(12.98支/天)明显高于女性(6.39支/天),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男性人群的吸烟量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开始吸烟年龄(19.39岁)早于女性(27.30岁);男性戒烟率平均为12.31%;不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为21.34%,家里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结论男性吸烟率较高,吸烟量较大,吸烟年龄低龄化趋势明显(最小吸烟年龄仅8岁),戒烟率较低;不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达到了21.34%,家里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吸烟是目前威胁洛阳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控烟工作的目标人群是文化程度较低者、未就业者、职业为农业、行政干部和其他劳动者等中年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市成人吸烟与被动吸烟及控烟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调查居民对烟草危害的知识及控烟态度,为今后控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设计制订的问卷,通过随机拦截的方法,选取医院、商场、车站候车室及政府对外办公场所共20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居民吸烟率及现在吸烟率均为40.0%,男性吸烟率为69.5%,显著高于女性吸烟率7.4%;被动吸烟率为61.1%,男性被动吸烟率(59.4%)与女性被动吸烟率(64.8%)无差异(P〉0.05)。结论石河子市居民吸烟及被动吸烟状况都比较严重,对烟草的危害性认知及禁烟态度有待提高,要加大控烟、禁烟的综合干预及健康教育,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医生、教师和公务员三类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方法于2008年对江苏省5个城市的4731名医生、教师和公务员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三类人群总的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0.1%和24.4%,男性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53.1%和43.1%,戒烟率、成功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分别为20.1%、11.5%和43.4%。在调整地区、性别等因素后,以医生为参照,公务员吸烟、现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OR值(95%CI)分别为1.33(1.12~1.64)、1.36(1.12~1.65)和1.76(1.47~2.12)。教师被动吸烟风险低于医生,OR值(95%CI)为0.60(0.51~0.70)。结论公务员吸烟率、现在吸烟率、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医生和教师,并且不受地区、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市医生、教师、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状况及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态度,为制定针对性的控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5—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云南省医生、教师、公务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群吸烟状况及吸烟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信息。结果云南省重点人群现在吸烟率为19.6%,男、女性现在吸烟率分别为42.3%,0.6%。重点人群中81.7%的吸烟者上班时间吸烟;90%以上支持公共场所室内全部禁烟。结论该省重点人群不吸烟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到位,需尽快针对目标人群展开控烟工作,扩大控烟覆盖范围,提高其控烟意识和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开平市常住居民与教师、医生、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为政府和控烟机构制订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随机方法抽取常住居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护人员与教师;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公务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相关行为、对控烟政策的态度及控烟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平市常住居民的吸烟率为25.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1.92%,女性吸烟率为1.92%,常住居民对吸烟和二手烟引起除肺癌外的疾病的认知率低;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为15.3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4.28%,女性吸烟率为3.15%,3.00%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19.0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91.33%的重点人群认为应在医院、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全部禁烟,在餐厅和酒吧室内全部禁烟的认可率分别为57.33%、43.67%。结论应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知识的认知率,自觉选择和坚持远离烟草的生活方式。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控烟教育和培训,发挥其示范、指导和教育作用带动全人群吸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宜宾市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重点人群男性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982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525名男性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525人中吸烟者191人,吸烟率36.4%,影响3类人群中男性吸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工龄、职称、相关知识、相关态度等因素。结论宜宾市医生、教师、公务员中男性吸烟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在医生、教师和公务员这3类重点人群中开展控烟工作,广泛宣传烟草相关知识和戒烟技能,努力降低其吸烟率,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2008年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徐州市不同人群吸烟现状,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4 686人,其中城市10 295人(23.04%),农村34 391人(76.96%);男性21 524人(48.17%),女性23 162人(51.83%).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成功率、复吸率及被动吸烟率分别为22.45%、21.40%、15.49%、9.49%、15.09支、4.68%、5.91%和14.12%.城乡居民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成功率、被动吸烟率城市高于农村(P<0.05);复吸率、重型吸烟率、平均每日吸烟量农村高于城市(P<0.05).男性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复吸率、平均每日吸烟量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戒烟成功率、被动吸烟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该人群吸烟者中主要吸有过滤嘴香烟(85.17%).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的人群吸烟率比较,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徐州市居民中吸烟率仍然很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烟草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吸烟、戒烟、被动吸烟、劝阻吸烟现状以及对吸烟危害健康和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认识,为制定控制吸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5市2300名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采取自填式答卷调查。结果3种人群总吸烟率为33.2%,男性吸烟率为63.2%,女性吸烟率2.5%;公务员吸烟率最高,为38.2%,卫生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3.0%,教师吸烟率为28.4%;3种人群戒烟成功率为13.9%;有66.7%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74.0%的人没听说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结论辽宁省5市男性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吸烟率比较高,加强对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的控烟责任感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在全社会控烟工作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通市不同职业人群吸烟状况、对吸烟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方法于2007年5—6月在南通市采用方便抽样和配额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医疗机构、学校、政府机构、公共交通场所、餐厅和网吧等6类公共场所331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状况、对吸烟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结果调查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1.15%,男性(50.74%)高于女性(0.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被动吸烟率为56.62%,其中男性51.28%,女性58.7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60)。不同职业人群对吸烟和被动吸烟损害健康的正确知晓率均高于90%,而对被动吸烟具体危害正确知晓率较低(均低于90%)。男性人群中,服务行业人员的吸烟率(65.63%)高于其他行业。不同职业人群中,教师的被动吸烟率(29.63%)低于其他职业人群;服务行业人群对吸烟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均低于其他职业。不同职业人群对"医务人员不应当着病人面吸烟"、"学生不应吸烟"、"公务员开会时不应吸烟"非常同意的比例较高(均大于85%)。结论南通市男性现在吸烟率较高,服务行业的吸烟率高于非服务行业。应大力开展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宣传,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力度,以改善不同职业人群对禁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兵团石河子教师吸烟现况及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兵团石河子教师吸烟现况,掌握其控烟知识、态度,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所学校教师349名,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教师吸烟率13.48%,男性(34.85%)高于女性(0.46%);25岁以下年龄组吸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成功戒烟者20.34%;有吸烟行为者人均每天吸烟11.8支;控烟教学活动小学及中学显著好于大学(P〈0.01);上班吸烟场所以办公室最多;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常见知识知晓率差别不大;对在家庭、医院及学校禁烟的态度支持率小学及中学显著高于大学。结论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加大控烟健康教育力度,制定严格的校园禁烟制度,提高教师控烟责任感,杜绝烟草对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天津市重点人群对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和吸烟行为,为更好的在重点人群中开展控烟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于2008年5月在河西区、北辰区、宁河县抽取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大学4所,中学10所,小学10所;市级政府部门3个,区级政府部门6个,街(镇)级单位6个。共随机抽取公务员404名,教师600名,医生1000名。结果吸烟率为20.5%,现在吸烟率17.5%。男性吸烟率为48.4%,女性吸烟率为0.5%。公务员吸烟率31.9%,教师吸烟率16%,医生吸烟率18.6%。59.7%的被调查者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危害小"。46.7%的被调查者否认"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危害"。11.6%的被调查者否认"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93.6%的被调查者否认"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小"。84.2%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80%的被调查者支持在医院、学校、政府机构、工作场所、会议室、交通工具内施行全部禁烟。71.4%和43.0%的被调查者支持在餐厅和酒吧施行全部禁烟。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肺癌、肺气肿、冠心病与吸烟有关。结论公务员、教师、医生中男性吸烟率仍然很高,需要加强香烟相关知识和吸烟危害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尽快制定天津市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医生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生的吸烟行为和烟草控制知识现状,为在医生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台州市及云和县165家医疗机构12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25%的医院有禁烟规定;医生总吸烟率为23.05%,现在吸烟率为19.27%,男性高于女性;8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63.88%,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5.04%;82.55%的医生会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2.25%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22.56%的医生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有性别(OR=26.98),外科工作(OR=1.58),10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OR=1.99),对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的认识(OR=0.62)。结论医生的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医生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4.
中国11省市成年人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国成年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流行水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于2005—200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在全国11个省市城区和农村分层抽取符合条件的成年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对象。分析指标包括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吸烟者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结果在44773名受试者中,人群的总吸烟率为27.3%,现在吸烟率为22.3%。男性的总吸烟率为59.7%,女性为3.8%。男性50~55岁组和45~50岁组总吸烟率最高(分别为65.7%,65.6%),女性年龄越大,总吸烟率越高。人群戒烟率仅为17.9%。过去1年中,不吸烟的受试者中39.4%处于被动吸烟状态,其中9949人(30.9%)每天至少1次处于被动吸烟状态。女性被动吸烟者率(43.6%)高于男性(24.0%)。城区受试者的总吸烟率为25.1%,被动吸烟率为37.2%,均低于农村(分别为29.4%,41.7%)。结论吸烟率与2002年调查数据相比变化不大,被动吸烟水平有明显下降,但人群戒烟率仍然不高。我国的人群吸烟状态和被动吸烟状态仍处于高水平,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9个区县抽取辖区内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各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64名学生进行控烟态度问卷调查,共调查9347人。结果收回有效问卷9239份,有效率为98.8%。学生吸烟率为19.5%,现在吸烟率为2.5%,尝试吸烟率为17.0%。学生普遍不支持“年轻女性吸烟”(88.2%)和“父母可以吸烟”(80.6%);对”教育学生停止吸烟是教师的责任”(83.0%)和“教师做不吸烟的榜样”(82.5%)普遍认同;支持“在香烟盒上印警语”(80.4%)、“公共场所禁烟”(81.0%)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84.0%)的比例较高。职校学生控烟正确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女生正确态度持有率高于男生;吸烟学生正确态度持有率明显低于尝试吸烟和不吸烟的学生。结论上海市青少年对于吸烟行为的态度仍存在不少误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男生、职校学生和吸烟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珠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卫生系统全面控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随机抽取13个监测点,对1 900名在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合计现总吸烟率9.86%,其中男性现吸烟率28.48%,女性现吸烟率0.55%,男性现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χ2=264.97,P〈0.01)。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吸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P〈0.001;χ2=13.61,P=0.001;χ2=52.67,P〈0.001)。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64.34%,仅有6.55%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知道烟中的尼古丁不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10.07%的医生从未给病人戒烟建议。结论珠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现吸烟率虽不高,但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服务能力不足,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及提供戒烟服务的现状,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的18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疾控中心和健康教育所共94个单位9637名在职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9.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8.82%,女性吸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921.23,P〈0.01)。有87.00%的医务人员知晓本单位规定“不能在室内任何区域吸烟”,吸烟的医务人员中有80.10%在上班时吸烟;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82%;医生在就诊时从不或很少询问病人吸烟情况占72.10%。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与态度情况的知晓情况(×。=101.88,P〈0.01)和对吸烟、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知识知晓隋况(x2=14.8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P=0.000,OR=1.007,95%C1:1.005~1.105)和“外国烟的危害比国产烟的危害小”(P=0.013,OR:1.002,95%CI:1.001—1.004)知晓率高是促使不吸烟的保护因素,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P=0.000,OR=1.319,95%c,:1.303-1.335),高学历是不吸烟的保护因素(P=0.000,OR=1.023,95%C1:1.016~1.030)。结论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环境尚未形成,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烟草危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强化控烟监督力度,推进创建无烟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区成人吸烟现状,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2009年对天津市内6区年龄在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吸烟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23642人,男性11485人,女性12157人,全人群总吸烟率、现吸烟率和重度吸烟率分别为31.0%,26.8%和12.9%,标化率分别为28.8%,26.3%和12.0%。男性总吸烟率高于女性(男性为55.6%,标化率为53.6%,女性为7.8%,标化率为5.1%)。调查人群开始吸烟的年龄为(21.63±6.56)岁;吸烟者平均每天吸(15.26±9.82)支;戒烟率为13.6%。结论吸烟是天津市面临的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有效控烟措施,减少烟草使用带来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