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扎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儿吸入舒利迭;治疗组患儿在吸入舒利迭的基础上,口服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2组疗程均为4周。评定治疗前后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FEV1(实测值/预测值)、PEF(实测值/预测值)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FEV1(实/预)、PEF(实/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鲁司特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运用在改善哮喘患儿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效果较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扎鲁司特对哮喘患儿情绪和气道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志华  叶子 《中国药业》2008,17(3):45-46
目的观察扎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前后T细胞和气道炎症因子的水平,了解患者症状、情绪和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均吸入舒喘灵气雾剂,治疗组加用扎鲁司特10mg,每日2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气道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扎鲁司特对轻、中度哮喘患者具有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扎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扎鲁司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PEF、FEV1值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扎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扎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扎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随机分为扎鲁司特治疗组 5 5例 ,对照组 35例。对治疗组使用扎鲁司特 6~ 12岁每次 10mg,~ 14岁每次 2 0mg ,每日二次 ,连用 4周 ;对照组用沙丁胺醇。观察两组患儿咳嗽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 40 %和 2 0 % (χ2 =3 91,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9%和 6 0 % (χ2 =12 2 7,P <0 0 0 1)。结论 :扎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扎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内科住院及门诊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高于对照组的74.4%(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预)、峰值呼气流速(PEF)(实/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实/预)、PEF(实/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在行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配合不满意,未能完成相关检查。结论扎鲁司特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运用改善哮喘患儿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效果较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了解体重指数对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6例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患者,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3组,正常体重者一组、超重者一组、肥胖者一组,均给予患儿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所有患儿的肺功能FEV1的差异。结果:3组哮喘患儿在治疗前后其FEV1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FEV1明显增加。肥胖组患儿FEV1增加量和正常体重患儿的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增加值小于后者的增加值。结论:肥胖因素可能影响布地奈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用扎鲁司特、扎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单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对肺功能、IL-12和IL—13的影响有无差别。方法将121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用扎鲁司特组(A组):扎鲁司特(安可来)20mg,2次/d;扎鲁司特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组(B组):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必可酮)吸入250μg,3次/d,口服扎鲁司特20mg,2次/d;单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组(C组):必可酮吸入250μg,3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测量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并检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2、13(IL-12、13)的水平。结果三组治疗后的FEV1%及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B组肺功能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三组哮喘患者血清中的IL-12升高而IL-13降低(P〈0.05)。治疗后B组的IL-12高于A组和C组,B组的IL-13低于A组和C组,且C组的IL-13低于A组。结论扎鲁司特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调节IL-12/IL-13失衡,且效果优于单用扎鲁司特及单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8.
周卫芳  季伟  朱灿红 《江苏医药》2006,32(2):139-140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肺组织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发作组(A组),哮喘发作+扎鲁司特治疗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36只。每组均分为24h和1、2、4、8、12周6个小组。免疫组化标记分析肺组织中TIMP-1表达水平。结果 C组肺组织中TIMP-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卵蛋白激发后,A组TIMP-1的表达C组稍增高,但各个时期无明显差异。B组随时间的推移,TIMP-1的表达逐渐增加,8周起B组TIMP-1表达较A组、C组明显增多,激发后12周3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扎鲁司特可以增加哮喘豚鼠肺组织TIMP-1的表达水平,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预防和减轻哮喘气道重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扎鲁司特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口服扎鲁司特 40 mg,每日二次 ,疗程 14d,治疗前后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症状评分 ,并测量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 (PEFR)、1s用力呼气量 (FEV 1)、1s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 (FEV1/ FVC)等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前后 PEFR、FEV 1、FEV1/ FVC及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 (P<0 .0 1)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扎鲁司特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浆LL-37抗菌肽、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白三烯(LTS)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与治疗的72例哮喘患儿、60例非喘息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哮喘组、肺炎组,同时选取相同年龄的60例正常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儿童血浆LL-37抗菌肽、KL-6以及LTS水平。检查各患儿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FEV1%,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LL-37抗菌肽、KL-6、LT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血浆LL-37抗菌肽、KL-6、LTS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与对照组,肺炎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VC、FEV1、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FVC、FEV1、FEV1%显著低于肺炎组与对照组,肺炎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L-37抗菌肽与FVC、FEV1、FEV1%呈负相关(P<0.05),血浆KL-6与FVC、FEV1、FEV1%呈负相关(P<0.05),血浆LTS与FVC、FEV1、FEV1%呈负相关(P=0.000)。结论哮喘患儿血浆LL-37抗菌肽、KL-6水以及LTS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喘息性肺炎患儿及正常儿童,与肺功能呈负相关,提示LL-37抗菌肽、KL-6、LTS与哮喘的发病及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在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片,2~3 mg/kg,2~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肺力咳合剂,≤7岁患者,10 m L/次;7~14岁患者,15 m L/次,均为3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和用力呼气流量(PEF)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_1、PE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FEV_1和PEF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 The effect of three single doses of nifedipine on exercise-induced asthma has been examined in 11 asthmatic subjects. 2. On four separate days patients undertook 6 min of exercise on a treadmill 30 min after taking placebo or nifedipine 10, 20 or 30 mg administered double-blind and in random order. 3. Nifedipi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sting FEV1 measurements. 4. Nifedipine, in doses of 10, 20 and 30 mg, inhibited exercise 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reducing the maximum fall in FEV1 from 30.8 +/- 3.5% after placebo to 21.9 +/- 3.4% (NS), 13 +/- 3.4% (P less than 0.01) and 15 +/- 3.9% (P less than 0.01) respectively. 5.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nifedipine against exercise-induced asthma is dose related with the maximum inhibitory effect being observed with a single dose of 20 mg.  相似文献   

13.
于霞  郑国菊  符鸿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0):2146-2149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丹东市中医院1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模拟剂,1~2岁1袋/次,3次/d;3~5岁1袋/次,4次/d。治疗组口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1~2岁1袋/次,3次/d;3~5岁1袋/次,4次/d。两组患儿连续服药28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活量(VC)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FEV1、FEV1/FVC、PE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中医证候有效率在14、28 d分别为70.91%、92.72%;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0.91%和7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效果好且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肺气肿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锻炼,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溶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吸困难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结果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FVC及呼吸困难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aO2、PCO2、HR和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CO2、HR和R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肺气肿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布地奈德治疗)和试验组33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最大呼气流量( PEF)、FEV1/用力肺活量( FVC)。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科就诊的喘息性疾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药粉吸入器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18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0.2~0.3 m L/kg加入5%葡糖糖注射液,稀释成1%的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入,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氧饱和度(SO_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达峰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Pred/%、达峰时间、pO_2、和SO_2显著升高,pCO_2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家庭氧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家庭氧疗。观察期为1年,比较两组再次住院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SGRQscore)差异。结果:观察组40%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FEV1(%)、6MWD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GRQ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能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者的肺功能、呼出一氧化氮(FeNO)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就诊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普儿科门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患儿96例作为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d),连续服用3 d,停药4 d,视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连接储雾罐雾化,100μg/次,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NO、炎症因子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EV1/FV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及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NO、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eNO、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慢性咳嗽能提高患儿肺功能水平,能降低FeNO及炎症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舍雷肽酶肠溶片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用吸入器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舍雷肽酶肠溶片,1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程度评分、咳痰量评分、肺部啰音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程度评分、咳痰量评分、肺部啰音评分均显著降低,FEV1、FVC、PEF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程度评分、咳痰量评分、肺部啰音评分低于对照组,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雷肽酶肠溶片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