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根治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根治率(60.0%)(х2=0.224,P<0.05).(2)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6.3%)明显低于于对照组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12.2%).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药物方案是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消化科的20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及B组。其中A组患者100例,使用三联疗法治疗;B组100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配合使用黄连素共同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应用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后之疗效、不良反应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细菌根除率分别为92.0%、78.0%,显著优于A组患者74.0%、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与三联疗法联合使用可加强对幽门螺旋杆菌生长抑制,促进消化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避免患者疾病发生癌变且耐受性较好,价格相对低廉并能将药力发挥至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128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3例与C组43例,A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C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连续治疗4周,评价患者症状改善及治疗后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A组为76.19%、B组为74.42%、C组为81.3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临床症状与胃溃疡面直径均显著减少(P<0.05);3组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L-6、IL-8水平3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9.52%、B组为11.63%、C组为6.9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可根除Hp,促进胃溃疡愈合,缓解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症状,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促进胃溃疡愈合及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使用我院标准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停药后的一个月后进行呼气试验,检测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并记录患者在使用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得到根除,根除率达到了92%;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得到根除,根除率达到了56%。两组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9%,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发应的概率为12%,没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有着很好的根除率,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使用标准的三联疗法没有明显的差距,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沙丽丽 《职业与健康》2001,17(9):126-127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的常见疾病,在传统治疗中抑酸剂的应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复发率高。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有着密切联系,治疗除采用抗酸分泌剂。本文采用洛赛克,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甲硝唑(Metronidazole)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同时与单用洛赛克治疗相比较,旨在探讨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本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序贯疗法方案,对照组(40例)三联疗法方案。所有患者停药4周后复查^13C呼气试验,或胃黏膜快速尿素酶实验,判断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5),且序贯疗法并未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两种方案不良方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结论10日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明显优于7日三联疗法,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根除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法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寻找经济、高效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方法。方法将经内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检查证实有HP感染的13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67人,接受奥美拉唑 替硝唑 庆大霉素缓释片(OTG)治疗1周;B组65人,接受洛赛克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LCA)治疗1周。停药后1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时对患者行C^14呼吸试验确定HP根除率,必要时进行胃镜和尿素酶试验。结果 132例患者两种方案初次随访,HP清除率分别为86.5%和92.3%;6个月后第二次随访两种方案HP清除率分别为79.3%和87.7%。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OTG和LCA方案疗效相当,而OTG费用低,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炎7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效果、临床疗效情况及治疗胃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的胃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顾先仕,陈淑清综述慢性胃炎(CG)和消化性溃疡病(PU)[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主要病因过去不太清楚,因此治愈率低,复发率高。1983年Marshall和Warren首次报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活组织标本中发...  相似文献   

10.
谭昊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79-1580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与胃炎灵联合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炎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胃溃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溃疡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胃炎灵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由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的致病原因[1],所以目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素[1].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目前常用的根除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根据2007年庐山会议的~线治疗方案,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当治疗失败后,主张给予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作为补救治疗.然而,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和依从性差等诸多原因,目前仍有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根治,因此,寻求更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或补救方案很有必要.笔者采用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用于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失败的补救治疗,并与2007年庐山会议推荐的四联疗法进行对照,观察其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234例,随机分为A、B、C、D组,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2 g,铋剂220mg,奥美拉唑20mg,均2次/d×7d;B组与A组方案一样,疗程14 d;C组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g,奥美拉唑20mg,均2次/d×7 d;其中D组为初次治疗后停药1个月以上复诊Hp阳性的患者,治疗方案同A组.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检测Hp.结果 有43例失访,实际完成191例,A、B、C、D组Hp根除率分别为83%、91%、86%、7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和黏膜炎性反应消退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左氧氟沙星、铋剂、奥美拉唑三联方案不仅可作为根除Hp的初治方案,而且可作为复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多种胃病的重要原因,如慢性胃炎、胃MALT淋巴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据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约95%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患有HP感染。HP感染的原因1.饮食不洁:有不少人喜欢吃西餐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锅时肉还没有烫熟就吃,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接触幽门螺旋杆菌的机会。2.共餐: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腔传播,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感染,很可能全家人都会被感染。经常在外就餐者被感染的机会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采取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参考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概率100%,明显高于参考组的8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采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概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rrjk》2017,(16)
目的 :观察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案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调查对象,并对如上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三联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四联治疗,各45例。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提高显著(P0.05)。对比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 :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实施四联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阿莫西林组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果胶铋治疗,克拉霉素组采用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情况。结果阿莫西林组症状缓解率为88.89%,显著高于克拉霉素组的7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组和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89%和76.54%,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和胶体果胶铋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优于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4例,即口服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及克拉霉素500mg,均为2次/d,疗程1周;对照组86例,即口服奥美拉唑20m4g、阿莫西林1000mg及甲销唑400mg,均为2次,d,疗程1周。1周后两组继续服用奥美拉唑20rag,2次,d,连服4周,各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观察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等,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1%(74/84)62.8%(54186),溃疡总愈合率分别为85.7%(58184)、72.1%(52/86),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12/84)、23.3%(20186),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三联组有较理想的Hp感染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为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较好方法之一,且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之间是否有联系,且具体是何种联系。方法对近年来在我科检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液反流性胃炎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专业检查、粘膜检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患者有无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程度。结果慢性糜烂性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最高,达到91.7%;胆汁反流性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最低,仅为31.6%。而且检测出的幽门螺旋杆菌的密度对慢性胃病的病情程度也呈正相关。结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密度越大,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越深。然而不是任何一种慢性胃病均由于幽门螺杆菌的原因导致的。对于那些由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病宜采用采用应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自从Warren和Mashall1983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以来,探讨安全有效根除HP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当今HP研究的重要课题[1]。本文报导采用胃三联和胃二联药物治疗,观察了其HP的根除率,消化性溃疡愈合的有效率及其二者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共164例,包括同期门诊和住院的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胃三联组(A组),胃二联组(B组),A组79例,B组85例,A、B两组所含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数见表1:A组平均年龄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