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蔬菜》2010,(7):46-47
<正>临漳县发展循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围绕农作物下脚料和畜禽粪便,探索出了5种循环农业模式。肥料化。采用机械化、堆沤和生物菌快速腐熟等方式,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形成"农作物资源→秸秆→还田"的循环利用。据统计,该县农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产业循环农业模式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久发食用菌有限公司,利用农牧业废弃物养殖食用菌循环农业高效模式及关键技术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鸡粪)→食用菌养殖→菌渣综合利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循环体系、原料配方与配比、隧道二次发酵、工厂化养殖、产品深加工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利用从日本引进的EM微生物制剂,以鸡粪、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物料准备→配制EM母液→掺混→密闭发酵→成品"工艺流程,生产EM有机肥。经化验分析,EM有机肥氨基酸含量为19.74%,和常规发酵有机肥氨基酸(12.41%)相比,增加7.33%,增幅59%,蛔虫卵死亡率为100%,粪大肠杆菌检出值为0.111g,达到安全卫生指标。在有机番茄上施用EM有机肥,可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高单果质量和产量,提高番茄红素、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的微信公众号"西北园艺"已经开通,向业内朋友提供丰富的延伸性内容,欢迎添加。常用的两种添加方法如下:1.点击手机桌面的微信图标进入微信主界面→点击右上角的搜索图标(放大镜)→点击"公众号"图标→输入"西北园艺"(或"xbyy2015")并点击键盘区的放大镜(或"搜索")按钮→点击"西北园艺"图标→进入"详细资料"页面→点击"关注"图标。  相似文献   

5.
《蔬菜》2015,(2):57-57
焚烧秸秆是农村处理秸秆的一种手段,它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如何破解这一顽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和他的团队率先开出"良方":秸秆再生利用生产生物炭,炭化还田。"生物炭"是近年来国内快速发展崛起的新兴产业,泛指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形成的稳定富碳产物,它的生产实现了以秸秆为主的农林废弃资源加工再利用。"生物炭"给禁烧秸秆找到一条"出路",也避免了焚烧秸秆污染大  相似文献   

6.
介绍"客家炒绿"绿茶,从采青→晒青→杀青→炒青→揉捻→干燥的整个生产工艺,每一个工艺环节上力求极致,品尝的每一杯茶都能回味茶树枝头的清香的加工制作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大棚"瑞青"黄瓜为试材,采用沼液-秸秆深埋技术,研究了沼液小麦秸秆和沼液水稻秸秆处理深施对大棚内部环境和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沼液秸秆深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棚内气温和土温,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黄瓜经济产量。其中沼液小麦秸秆较之于沼液水稻秸秆对大棚内环境和黄瓜生长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乌兰县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青 《北方园艺》2012,(11):162-163
在柴达木地区,设置无秸秆还田的常规施肥、常规施肥+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全量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 3个处理。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与没有秸秆还田、有秸秆还田但没有施用秸秆腐熟剂相比,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最好,提升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效果最好,3个秸秆处理的后茬小麦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小麦秸秆不同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作物秸秆后的土壤容重随秸秆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却随秸秆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施用1.6%~2.0%的玉米秸秆和2.0%的小麦秸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以施用鸡粪的处理最高;施用适量作物秸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连作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但是,施用秸秆的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低于施用鸡粪。  相似文献   

10.
介绍我国食用菌栽培产业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的生态、经济价值,认为发展秸秆栽培食用菌对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助力"2030年达到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7,(1)
<正>江苏省东海县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始终坚持秸秆"过腹增值"作为节能减排的工作重心,该县通过积极鼓励养殖企业(户)采取秸秆氢化、氨化用于肉牛、奶牛、生猪、兔等畜牧禽饲料,然后在将畜牧粪脱水、干燥,作为栽培食用菌原料,不但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达到"以草换肉"、"以草换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品种"世纪红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气化产物中秸秆炭及秸秆醋液对番茄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以正常施用化肥、未额外施用其它肥料的番茄为对照,施用有机肥加秸秆炭以及有机肥加秸秆醋液处理的番茄产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提高,坏果率均降低,且与其它处理达差异显著水平。因此,秸秆气化产物的使用可以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品质、口感,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蔬菜》2017,(8):24-24
<正>2017年6月16日,由山东省农科院主办、山东省农机院等单位承办的"蔬菜秸秆废弃物工厂化处理利用技术研讨会及现场观摩会"在青州召开。来自全国农牧废弃物处理利用领域的150余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和观摩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蔬菜秸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好氧发酵堆肥工艺研究和技术模式展开深入研讨,通过对现有秸秆堆肥技术与工艺进行对比,梳理不同技术工艺在秸秆堆肥生产应用中存在  相似文献   

14.
利用起垄栽苕时红苕行间因起垄取土自然形成的"墒沟",在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玉米秸秆收砍后放入沟内。红苕翻藤管理时,将红苕藤牵引覆盖在玉米秸秆上或利用红苕藤自然生长"覆盖"玉米秸秆。推广应用结果证明,该项技术费省效宏,应用前景广阔。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技术指标原料来源果蔬(含水果、坚果、种子、蔬菜等)、食品(含肉、蛋、奶、水产品、谷物等)企业加工过程中剩余的鱼虾、肉骨头等下脚料以及残次品。工艺流程原料投入→自动筛选机筛选原料、筛除渣滓→搅拌机搅拌原料→分离机分离排液→储藏罐中转储存→发酵罐生物发酵反应→浓缩罐浓缩提粹→干燥机干燥→二次浓缩工艺处理→除味罐剔除异味→冷却干燥机冷却干燥→筛选机筛选→排污→精粉成品特点功效适应性非常好,有机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优秀、全面。独具特色的是:产品经特殊工艺生物发酵转化出"天然物生酵素",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秸秆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护地田间试验的方法,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秸秆用量直接还田对黄瓜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用量还田对黄瓜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其中以秸秆施用量为5 000 kg/667 m2最显著,比化肥处理增产15.3%,其次是秸秆施用量为4 0003、000 kg/667m2,分别比化肥对照增产8.43%、7.7%;不同秸秆用量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全效N、P、K、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尤以秸秆施用量为4 000 kg/667 m2处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1)给番茄添"棉装"。日光温室南边是最冷区,在此建造1.5 m深的防寒沟,内装12 cm厚的保温板,犹如穿上了"棉鞋"。还安装了暖气管道。又在温室前沿设置了二层保温幕,犹如系上了"围裙"。总之,让外界寒气进不来,里面热量传导不出去。2)给番茄盖"棉被"。利用了透光率高的塑料薄膜,使白天较短的光照时间内入射进更多的光量。夜晚覆盖3.35 kg/m2的保温被。3)让番茄睡"热炕"。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栽培畦下40 cm铺设15 cm厚的玉米秸秆段,玉米秸秆腐烂后发热,使土壤升温;在垄间铺设玉米秸秆段,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安全优质栽培大球盖菇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南阳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市,全国21个粮食超百亿斤的地级市之一,粮食总产约占全国1%,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据南阳市能源站统计数据,全市农作物秸秆约为985万t,可收集量约为856万t,其中玉米秸秆292万t,占29.6%;玉米秸秆的转化利用是南阳近些年"秸秆禁烧"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菇体色  相似文献   

19.
以设施冷棚二年生"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防寒措施处理软籽石榴植株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防寒措施下软籽石榴根系附近土壤温度、植株生长情况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以期筛选出较好的防寒措施.结果 表明:在地温最低阶段,3个处理软籽石榴根系附近10 cm土层温度均高于对照;秸秆+棉被和秸秆+黑膜处理下的植株死亡率最低,覆土和秸秆+棉被处理后枝条有一定霉烂,秸秆+棉被和秸秆+黑膜处理的新梢抽干率最低;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与综合评价的结果一致,可作为有效评价软籽石榴抗寒性的标准.综合分析几种防寒措施的防护效果优劣依次为秸秆+黑膜>秸秆+棉被>覆土>对照.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16,(7)
正在河南省社旗县豫茸生态专业合作社的赤松茸研发种植基地大棚里,理事长王振泉正组织工人们将一株株色泽艳丽的赤松茸采摘装箱,面对丰收景象,他充满喜悦与自豪:"俺用废弃玉米秸秆种植的赤松茸,品质一点儿也不差。"如何让秸秆变废为宝是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豫茸合作社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利用玉米秸秆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