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乐荣  张永焕 《四川中医》2012,(12):138-140
近年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已经成为社会医学典型代表疾病。在此总结2000~2012年针灸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明确了针刺治疗该病在医学界的地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反应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历年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多种多样,说法不一,通过检索近十年治疗急性期面瘫的文献,对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进一步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时机及方法。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时期的不同分为发展期组(n=30)、静止期组(n=20)和恢复期组(n=10),分别给予各组患者为期3个疗程的相应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展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静止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恢复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发展期组患者临床疗效均优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不同,其中发展期是针灸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时期,效果最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采用温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80例,并与电针疗法治疗者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73岁;病程1~7d。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7~71岁;病程1~7d。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方法如下。(1)温针治疗:取穴为患侧阳白、四白、下关、颧、迎香、地仓、颊车、翳风、完骨、合谷,其中刺下关、颧、完骨穴时将1.5cm左右长的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并留针30min;(2)穴位注射:取穴分为两组,第1组为患侧完…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属于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面瘫”范畴。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就其发病原因及机制,目前尚无十分确定,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流通不畅,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近年来,针对本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针灸疗法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的进步。现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7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平  张志强 《陕西中医》2009,30(7):878-87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针灸介入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急性期针灸组(治疗组)和发病7d后针灸组(对照组),以3个疗程统计疗效。分别以治疗前、发病第7d和治疗后为观测时点,评价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痊愈患者的治疗次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针灸介入并不损伤面神经而加重病情,相反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次数,提示急性期为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沙岩 《中国针灸》1999,19(11):701-704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的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数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大家知道,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多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对面瘫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影响面瘫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针灸治疗本病的系统性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致使在某些治疗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为了进一步了解现状,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特将近5年来国内所见有关报道综合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梁伟平 《新中医》2023,55(7):179-18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以单独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系统(HBFGS)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及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前,2组口眼歪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裂增大、目不能闭、眼干流泪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BFG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FGS分级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DI躯体评分均升高(P<0.05),FDI社会评分...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感染所致的面神经瘫痪。病因可由病毒、过敏或自身免疫等引起。通过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由于感染或水肿,导致神经纤维受压迫而瘫痪。特将近年国内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合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概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其疗效。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好,但缺少治疗机理方面的研究,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系统,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研究,优化针灸处方,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唱斜”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邪气乘虚入中头面阳明、少阳脉络,以致营卫不和,气血阻滞,经脉失养而发病。针灸治疗本病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已见大量临床报道,现将近年来的治疗概念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汀 《山西中医》2007,23(3):67-69
周围性面瘫,古称“口僻”,近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口眼[口呙]斜为主症,言不变,志不乱,无半身不遂等症状和体征,多由卫气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以致气血运行障碍,肌肉拘急纵缓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68例用针灸配合TDP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说明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同时分期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近年国内期刊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针灸临床相关文献。分析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从针灸疗法、针药联合和其他疗法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其临床疗效,从而理清思路,掌握本病诊疗方案,以期为提高周围性面瘫的针灸疗效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便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辨证分型结合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的方法,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1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55例,予辨证分型结合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疗效方面:对照组治愈率41.82%,总有效率87.27%;观察组治愈率56.36%,总有效率94.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use-Brack-mann分型改善方面:对照组治疗后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36.36%、52.73%、10.91%;观察组治疗后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58.18%、38.18%、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FDI躯体、社会功能评分,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结合温针灸能缩短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程,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即接受针灸治疗患者和恢复期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 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A、B两组,A组为发病7d内就诊的患者,B组为发病在8~30 d之内就诊患者,每组30例,均采用针灸配合闪罐等综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1)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恢复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均为100%; (2)A组的痊愈率(83.33%)明显优于B组的痊愈率(53.33%),并且A组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急性期即介入治疗组其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于急性期进行常规治疗,急性期后给予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FDI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DI社会功能评分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期给予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可显著恢复躯体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发病期为7天内就诊的45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将发病期在8~30天之内的就诊的45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针灸治疗。结果: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过后8~30天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而言,在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在今后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把握住急性期这一针灸治疗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