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区IPS-EmpressⅢ铸瓷贴面效果,评价该技术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69颗上颌前牙,唇侧开窗预备,行铸瓷贴面修复,于粘接修复后2周、6个月、1年、2年、3年,依据改良Ryge评价标准对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炎性反应、舒适度、颜色匹配等进行调查,评价效果.结果:98%以上的贴面完整存在,并有良好的边缘适合度;1颗贴面有切端小缺损,1颗贴面脱落;2周复查时2颗牙有牙龈炎症,此后明显改善;5颗牙有明显牙敏感症状,经脱敏处理后缓解;无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结论:IPS-EmpressⅢ铸瓷贴面修复是一种理想的前牙美容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评价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对前牙小面积切角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位前牙小面积切角缺损患者,总计65颗患牙行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美容修复,患者修复后3年内(6个月、1年、2年、3年)定期复诊,检查基牙与贴面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解剖形态、及修复体有无折裂,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3年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的完整保存率及边缘适合性达到98.4%,有少数牙刚修复后有轻度牙龈炎及牙本质敏感,但2年后症状消失。颜色匹配效果稳定,患者均比较满意。结论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是前牙切角缺损较理想的一种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新  马科院  任道普 《海南医学》2014,(22):3381-3383
目的评价EMAX瓷贴面修复无法关闭的前牙间隙18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前牙间隙过宽的患者,用165颗EMAX瓷贴面对其修复,粘接后分别于第2周、6、12、18个月进行复查并登记其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状况、牙敏感症状、颜色匹配、邻边缘变色和继发龋情况。结果 165颗EMAX瓷贴面在18个月复查时全部成功修复,贴面完整存在,边缘适合度良好,无牙龈炎症,颜色协调匹配良好,无牙敏感症状、无继发龋、无邻边缘变色。结论 EMAX瓷贴面对前牙间隙修复效果较满意,在基牙预备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防牙龈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杨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61-62
目的 评价铸瓷贴面修复上前牙5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6例患者的错列、变色、前牙间隙、釉质发育不全、牙体缺损等上前牙,用764个铸瓷贴面进行修复,于粘接后2周、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复查,对患者满意度、脱落、折裂、边缘、颜色配及牙龈健康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98%以上的瓷贴面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及牙龈健康,色泽稳定,无继发龋、只有少量发生问题.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术后36.3%的牙齿曾发生牙本质过敏症状,但持续时间极短.结论 铸瓷贴面前牙美容修复是可靠的方法,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及Ceramage聚合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做前牙贴面修复患者36例(共148颗),随机分为两组: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组76颗,Ceramage聚合瓷贴面组72颗.修复完成后2周、2年复查贴面的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牙敏感症状及颜色匹配性等指标.结果 两组贴面在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和牙敏感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修复体完整度方面聚合瓷贴面组优于铸瓷贴面组,颜色匹配性方面铸瓷贴面组优于聚合瓷贴面组(P均<0.05).结论 两种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均能达到良好效果,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美观性较好,Ceramage聚合瓷贴面完整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瓷贴面修复前牙37例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变色牙、牙间隙和前牙切端缺损等牙列缺陷患者37例157颗牙,采用157个瓷贴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贴面粘结后2周~2年进行复查。结果:154个贴面完整存在,13个贴面粘结后表面颜色与邻牙不协调,2个贴面切端有小缺损,1个贴面折断,1例发生牙髓炎但未完全脱落;5颗牙在复查时有明显牙龈炎症;未发现继发龋及不满意的边缘适合度记录。结论:用瓷贴面修复前牙各种变色牙、牙间隙及前牙切端缺陷具有较完美的临床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后EMAX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1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患者的正畸治疗无法关闭前牙间隙60颗EMAX瓷贴面进行修复。分别于贴面粘接后2周、6、12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颜色匹配、患者满意度及正畸的稳定性。结果:100%的贴面完整存在,并有良好边缘适合度。无牙龈炎症、无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正畸的稳定性好。结论:EMAX瓷贴面修复正畸治疗无法关闭间隙是可靠的,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后1年以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畸形小牙、后天牙体缺损、变色牙及其他原因所致前牙美容修复20例,共用25个瓷贴面进行前牙间隙修复,贴面粘结后1周、2周及6、12、24个月复查。结果24个贴面完整存在;1个贴面折断,但未完全脱落。2颗牙在复查时有明显牙龈炎症。1个贴面粘结后表面颜色与邻牙不协调。未发现继发龋及不满意的边缘适合度记录。结论研究发现,用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杜军中央医院  河南  焦作  )  张帆 《吉林医学》2011,32(15):3080-3078
目的:探讨瓷贴面修复前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有牙间隙和前牙缺损的患者19例,一共有79颗牙,采用了79个瓷贴面进行前牙的美容修复,在贴面后的2周~2年进行复查。结果:79个贴面全部都是完整存在的,其中有6个贴面黏结后表面的颜色与邻牙不协调,1个贴面的切端有小的缺损,1个贴面发生了折断的情况。有1例患者发生了牙髓炎但是还没有完全脱落的情况。其中有2颗牙在复查的时候有很明显的牙龈炎性反应。结论:用瓷贴面修复前牙的各种缺陷能够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很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合数字化微笑设计(DSD)进行前牙瓷贴面修复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及修复体的修复效果,探讨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四环素牙、氟斑牙、牙体着色、轻度釉质缺损和前牙散在间隙等原因要求进行美学修复,且临床诊断符合贴面修复适应证的患者32例共91颗前牙。术前采用DSD软件对患者进行牙齿形态的美学分析及虚拟修复效果的预览,并在设计结果指导下进行牙体预备,常规印模制取后制作IPS e-max瓷贴面,最后完成永久修复体的戴入。在治疗完成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邻牙协调程度、颜色、发音、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等6项内容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在治疗后1、3、6和12个月参照改良版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瓷贴面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对于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对于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2项满意率高达100%。将DSD应用于瓷贴面修复后,患者对于最终修复体的功能、美学效果和医患交流体验等各方面满意度较高。各时期修复体临床表现,修复后1个月,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3颗牙齿出现术后敏感;修复后3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不影响美观及功能的微小缺损,3颗牙齿出现牙龈轻度红肿,1颗修复体轻微变色;修复后6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切缘缺损,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修复后12个月,2颗牙齿出现修复体缺损,3颗牙齿修复体边缘欠密合,1颗牙齿出现牙龈炎。修复后出现牙龈炎症反应的患者在经过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后牙周状况均有明显好转,且上述缺损均不影响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调磨后可正常使用,医患双方对修复体的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将DSD与瓷贴面修复联合应用是一种可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和理想修复效果的前牙美学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1.
顾亚亚 《吉林医学》2012,33(30):6532-6532
目的:探讨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0例54颗前牙采用瓷贴面修复前牙作为治疗组,另外对28例共52颗前牙金属烤瓷冠修复前牙作为对照组,随访6~24个月,对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参照美国加利福利亚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戴用6~24个月后瓷贴面组在解剖外形、边缘完整性、表面、颜色满意度高于金属烤瓷冠组。结论:采用瓷贴面修复前牙变色、前牙牙体缺损、前牙间隙、轻、中度釉质缺损、轻度错位、异位及发育畸形牙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和评价不同切端设计瓷贴面的修复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75例患者共计450颗患牙(包括四环素牙、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前牙间隙)用IPS-empress铸瓷贴面修复,用Bicso choice2粘结剂粘接,其中开窗型贴面(I型)、对接型贴面(L型)和贴面冠各150颗牙。于修复后6个月、1年、2年复诊,观察修复体保存完整性,颜色匹配性,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状况和继发龋5项指标。结果经过24个月的观察,75例患者中只有60例完成了追踪调查。其中贴面冠100颗,开窗型108颗,对接型115颗。其修复成功率分别是100%,96.3%,96.5%。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开窗型和对接型贴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修复体脱落和修复体裂纹。三种修复设计均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没有继发龋的发生,牙龈反应较轻,患者对修复体的颜色满意程度较高。结论三种不同切端设计全瓷贴面中,贴面冠的修复效果优于开窗型和对接型贴面。但是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铸瓷贴面修复是一种可靠的美容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瓷贴面修复技术治疗前牙缺损、间隙和变色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患者,252颗牙分成两组,试验组126颗牙,以IPS Empress 2全瓷贴面修复技术修复;对照组126颗牙,以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采用根据美国加州牙科协会的评价标准和改良Ryge贴面复查标准的修正标准,对其临床结果进行追踪评价。结果经3年的临床观察,试验组在颜色满意程度、边缘适合性、邻边缘变色、术后敏感、牙龈着色、牙龈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0.001),修复体完整度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PS Empress 2全瓷贴面修复技术治疗前牙缺损、间隙和变色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王蕊  万悦  李莹  任艳云 《浙江医学》2018,(20):2237-2240
目的观察瓷贴面与牙本质纤维桩树脂充填修复在中切牙切角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切牙切角缺损患者94例,共134颗患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纤维桩组和瓷贴面组,瓷贴面组47例患者66颗患牙采用瓷贴面修复;纤维桩组47例患者68颗患牙采用玻璃纤维牙本质桩加纳米树脂充填,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7d、6个月和2年修复体脱位、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7d3项观察指标均未出现异常;治疗6个月及2年后两组3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本质纤维桩树脂充填与瓷贴面均能有效的修复中切牙切角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CAD-CAM加工瓷贴面与硅橡胶印模、铸瓷贴面对前牙修复的临床效果,为前牙瓷贴面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将瓷贴面按制作方式不同分为两组:CAD-CAM全瓷贴面组和铸瓷贴面组。以瓷贴面粘接后为基准,患者修复后1周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修复后6个月按USPHS标准对比两组瓷贴面的短期临床效果。结果在修复体的颜色和外形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体的舒适度和整体满意度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例患者(CAD-CAM组2例4件,铸瓷组2例4件)对修复体颜色不满意,3例患者(CAD-CAM组1例3件,铸瓷组2例4件)对外形不满意,以上患者重新制作瓷贴面,再次完成后患者满意。根据改良的USPHS标准,CAD-CAM组除了固位和表面纹理外,其余复诊项目均在B级以上。铸瓷组各项复诊内容均出现C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印模、CAD-CAM加工在瓷贴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时之凯  张薇 《安徽医学》2018,39(6):693-696
目的 比较铸瓷贴面与ZrO2瓷贴面修复前牙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53例(122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意愿选择修复方式分成铸瓷组(28例,65颗)与ZrO2组(25例,57颗),分别采用铸瓷贴面和ZrO2瓷贴面修复前牙,并于治疗后1、6、12、24个月回访,评价两组瓷贴面的效果.结果 2年后,铸瓷组修复成功62颗,不成功3颗;ZrO2组复成功47颗,不成功10颗.铸瓷组修复成功率(95.38%)优于ZrO2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铸瓷贴面的修复前牙的效果优于ZrO2瓷贴面,是一种理想的前牙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治疗的82例(225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选择的修复方式分组,分别采用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法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法,依据Ryge标准对两组修复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效果进行评价。随诊2年,比较两组修复体完整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的龈缘密合性、术后敏感、修复体完整性、龈边缘变色和牙龈反应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效果,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年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组的修复体完好率明显优于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组(P<0.05)。结论: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修复前牙均具有理想效果,形态与色泽接近于天然牙齿,材质强度好、硬度佳、抗磨损、边缘粘结紧密,但全瓷冠远期修复体完整性更好,临床仍应根据具体牙体情况和修复者意愿对方案选择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修复科门诊患者26例,共126颗前牙、双尖牙用铸瓷贴面修复,观察修复体的形态、色泽、牙龈健康状况。结果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牙体形态、牙龈健康状况良好,色泽有待进一步改进。结论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烤瓷贴面与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我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90例患者,共380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烤瓷贴面修复,观察组采用铸瓷贴面修复。对比两组修复体优良率、修复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颜色、形态、半透明度、边缘美观效果等修复体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牙龈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烤瓷贴面与铸瓷贴面均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在临床应用中需综合患者情况选择恰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瓷贴面和全瓷冠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修复前牙的患者随机分为瓷贴面组60例(158颗患牙)和全瓷冠组60例(158颗患牙)。比较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牙齿颜色、着色、边缘适应性、牙龈炎情况,以及修复体完整性。结果:两组患者牙齿颜色、边缘与牙龈适应性的满意率及牙龈炎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冠组修复体完好的发生率99.37%高于瓷贴面组94.94%(P<0.05)。结论:全瓷冠牙科材料修复前牙效果优于瓷贴面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