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颈痛穴、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健侧颈痛穴和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颈功能活动度测定,综合评定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量表评分(VAS),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67%,治疗组有效率93.33%,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均有所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ASC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痛穴、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症状及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2例中风肢体偏瘫风痰阻络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董氏奇穴巨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分别进行5疗程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症状积分(FMA)均有明显改善,采用董氏奇穴巨刺法的的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奇穴)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巨刺法治采中风偏瘫疗效确切,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3.
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针刺董氏奇穴中正筋、正宗穴为主,配合刮痧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结果痊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天津北辰北门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夹脊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8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解除肌肉、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针灸、牵引及超短波三联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经统计学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能使患者疼痛缓解、加速患者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e疗法刺激董氏奇穴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口服基础降糖药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针挑结合放血刺激董氏奇穴,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PG)、2 h血糖值(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较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双e疗法刺激董氏奇穴与二甲双胍对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效,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此外"双e疗法"的副作用小,绿色经济,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3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71.11%(32/4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的各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在缓解疼痛和麻木不适及改善肢体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58例,采用推拿配合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为50例,运用常用针刺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58.82%,总有效率为93.11%;对照组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推拿配合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见效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颈项排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20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20分量表评分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复溜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择针刺太溪、复溜穴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选取与病变椎体相对应的双侧颈夹脊穴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针刺太溪、复溜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针刺局部颈夹脊穴作用相当,但取穴少而精,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相关肌肉起止点针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选取常规穴位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取穴针刺基础上加刺相关肌肉起止点,每日一次,共治疗10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起止点针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调神止痛"针刺法与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 "调神止痛"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均给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6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腰背部关联性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 P)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统计软件随机数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激痛点组和经穴组,激痛点组在腰背部肌肉骨骼附着处或肌肉肌腱结合处周围寻找痛点并标记;经穴组选取传统腧穴,相同条件下针刺并观察两组疗效。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进行评估。结果针刺关联性激痛点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传统经穴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腰背部关联性激痛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具有长效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醒脑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方法 13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0%,与对照组的83.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大杼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大杼穴治疗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5次针刺,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大杼穴治疗功能评定,治愈46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大杼穴治疗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路阳  黄钰玲  倪瑛 《四川医学》2013,34(5):707-708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电针刺激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P>0.05。结论电针刺激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行左氏调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假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不行手法)治疗,分别于每次月经前(3 d内)及月经第1、 2天各进行1次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3次,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VAS评分方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CMSS评分方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左氏调气法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脑梗死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刺董氏奇穴(灵骨、大白、三叉一、三叉二、肩中穴、云白穴、神肩穴、李白穴、下三皇)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