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清定眩针刺法结合管石复位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不同半规管类型给予相应的管石手法复位。治疗组在复位前先给予益清定眩针刺法治疗,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14 d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D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清定眩针刺法结合管石复位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和DHI评分,减少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定眩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纯头晕/眩晕(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收治并展开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单纯头晕/眩晕患者9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额外加用健脾定眩颗粒治疗,观察两组后循环血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患者是77.08%,治疗组与对照组展开比较,其结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TCD平均流速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D平均流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定眩颗粒治疗痰瘀互阻型后循环缺血性单纯头晕/眩晕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化痰止眩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眩晕障碍(DHI)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8%(2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 9%(17/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情绪及DH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及DH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患者治疗后TCD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痰止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通过改善脑部供血缓解PCIV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对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梅尼埃病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定眩汤治疗,疗程为4周并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听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听力改善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43/50),对照组为62.00%(31/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听力改善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听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38/50),对照组为46.00%(23/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听力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HI、THI和听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西比灵、眩晕停加用定眩汤口服,对照组应用西比灵、眩晕停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椎一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72.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盛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2):1056-1057,1063
目的观察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血黏度等指标方面均有效(P0.05或P0.01),但治疗组对上述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明显提高治疗眩晕症状的疗效,降低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温阳止眩汤加味辅助治疗眩晕症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眩晕症痰浊中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阳止眩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治疗后2组DHI评分均明显降低,LVA、RVA的Vm均明显升高,治疗组BA的Vm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止眩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可升高眩晕症痰浊中阻证患者的动脉Vm,降低DH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眩晕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症患者采用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减轻眩晕严重程度,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并与西医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眩定晕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归逆定眩汤对后循环缺血患者TCD主要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符合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根据TCD检测结果,随机分为高流速治疗组、低流速治疗组和高流速对照组、低流速对照组,治疗组予归逆定眩汤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TCD观察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Vs、Vm、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速治疗组PI、RI较治疗前均改善显著(P0.01),对照组有部分改善,两组间比较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流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I、RI较治疗前均部分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明显。结论:归逆定眩汤通过改善血流速度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可能对高流速患者的PI、RI改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并与西医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眩定晕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定眩合剂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口服定眩合剂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定眩合剂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脑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邢亮  李进  穆超  李阿洁  李菊芬 《中医学报》2019,34(1):140-144
目的:观察滋阴定眩汤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梅尼埃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银杏叶片治疗,研究组58例采用滋阴定眩汤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梅尼埃病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相较于治疗前下降明显,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情绪角色、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身体疼痛、躯体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 10%(54/58),高于对照组72. 41%(4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滋阴定眩汤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得到了显著改善,有助于患者身体早期转归,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26/42),治疗组为85.7%(36/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DHI、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临床症状评分、脑血流速度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眩晕、失眠多梦、头痛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脑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效果优于单纯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采用自拟颈病定眩汤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比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颈病定眩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采用自拟颈病定眩汤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神经内科眩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眩晕障碍[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和平衡障碍等临床症状评分和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神经内科眩晕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临床症状评分和DH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柔肝清眩汤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口服柔肝清眩汤,对照组85例服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CD检测2组改善情况明显,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柔肝清眩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强力定眩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头痛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太极通天液治疗,观察组使用强力定眩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脂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头痛使用强力定眩胶囊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1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BNA评分及CT值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