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抽油机井毛辫子打扭现象很多,给测试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在上下冲程过程中,光杆带动采油树晃动,盘根磨损严重,不易加盘根。因此,如解决毛辫子打扭现象,就会解决以上问题,经济效益和安全效应显著。本文通过分析抽油机井毛辫子打扭原因及目前现场采用解扭方法的利弊,提出了毛辫子打扭的改进方法和解决方案,即采用旋转式的毛辫子解扭器或者是固定式的解扭器,同时也提出了不解扭可安全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抽油机是各个油田广泛使用的机械采油设备,它在生产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个问题是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突然出现蜡卡或砂卡时,由于员工在巡回检查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而抽油机还在运行,造成设备损坏。特别是现在广泛应用的双驴头抽油机损坏较严重部件是后驱动绳辫子,其中损坏最严重的应属于光杆和抽油机绳辫子。(光杆被驴头顶弯曲,绳辫子偏磨而断股,或者被拉断)。自动停机装置属于控制装置,是由载荷方卡子、悬绳器和行程开关构成。载荷方卡子座于悬绳器上平面,行程开关装在悬绳器的侧壁且行程开关触点低于载荷方卡子下底通过导线与配电箱中间继电器相联接。在设备没有损坏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停机。  相似文献   

3.
抽油机是采油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设备,毛辫子也是抽油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承受井简内全部杆柱的重力,还要克服与驴头之间的摩擦边。经过数以万次的往复运动、摩擦和雨水侵蚀,毛辫子很容易出现断股,因此,更换毛辫子是采油企业现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安装抽油机整机或驴头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安装毛辫子的工作。但就目前所采用安装毛辫子的方法,不仅安全系数低,而且所需人员及设备协调繁杂,经常影响到毛辫子的安装。此项工作就目前来说,中原油田还没有规范的更换工具,此项新装置填补了更换毛辫子无专用工具的空白,提高了更换毛辫子效率,减少了停井时间,节约了相关各项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深受采油工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在采油生产中,随着生产时间的增长,悬绳器钢丝绳长年磨损,经常出现断丝、断股甚至断脱的现象,在现场维修更换悬绳器时,因悬绳器享堡苎妻支撑轴锈蚀粘连,很难拆卸,费时费力,还增大了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风险,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针对这个问题,对现有悬绳器支撑盘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更换悬绳器简便快捷,缩短了更换悬绳器操作的时间,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提出了采用三股预浸料编成的辫子试样进行扭辫试验的方法。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粘度测定,扭辫试验(TBA)和红外光谱分析(IR) 对四官能团环氧—二氨基二苯砜树脂体系的预成形和共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由DSC结果、粘度—温度变化确定预成形温度;以及在不改变其它工艺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扭辫结果选择加压点来确定共固化工艺参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扭振问题及核电安全性需求,设计并研制应用于核电半速机的轴系扭振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线监测汽轮机组轴系扭振相关的参数,实时分析轴系的扭振状态。故障分析过程中,根据扰动力矩的形式分别采用模态叠加法和逐步积分法,对多个危险截面进行响应分析,在线评价轴系的扭转疲劳安全性。通过对扭振在线监测、分析过程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整合,形成一套扭振监测与分析技术解决方案。阐述该装置的关键技术原理与工程化设计流程,完成从理论框架到工程技术的转化,并在国内核电汽轮发电机组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磁电感应式扭振测量装置,可以直接将被测齿轮传动系统的瞬时扭振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详细介绍了测量装置的机械结构和测量原理,并推导了其输出特性。对实际的齿轮传动系统在空载、额定载荷以及调压调速多种工况下的瞬时扭振进行了直接测量实验,验证了测量装置工作原理的正确性。对瞬时扭振测量结果进行了频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动力源调压调速工况下,瞬时扭振主要分量的幅值随着电压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宽转速范围的内燃机装置扭振测试需要,研制了一种模拟式扭振仪.经过和SD25-380扭振仪、ANZT扭振仪比较,这种扭振仪具有转速范围宽、滤波性能好、输出信号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电气化铁路用镁铜合金承力索生产,需要通过冷轧和拉拔工序,作业时涉及牵引送料和退扭放线,牵引送料装置用于冷轧机的自动牵引送料,退扭放线装置用于大拉机的自动退扭放线,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又可以减少相关机械零部件对镁铜合金杆表面的损伤,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海油田油井管杆防偏磨现象、原因、危害进行分析,推广使用了内衬油管、防偏磨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防偏磨旋转式悬绳器等工艺,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防止油井管杆的偏磨腐蚀。  相似文献   

11.
B8 几种扭振复合超声变幅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阮世勋 《声学技术》1994,(4):166-167
B8几种扭振复合超声变幅杆的研究阮世勋(佛山大学广东佛山·528000)本文从扭振方程出发,导出两端是圆柱形段中间为变截面段的复合型扭振超声变幅杆的频率方程和参数计算通式。这些通式适用于(Ⅰ)l1=l2≠0;(Ⅱ)l1=0,l3≠0;(Ⅲ)l1≠0,...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脆性材料力学性能评定方法一双扭法,提出修正的双扭试样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由于双扭试样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子与试样裂纹长度无关,因而对材料有广泛的适应性.其研究范围较广,可测定裂纹亚临界扩展、断裂韧性、高温或应力腐蚀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等.本文比较了双扭法在电工陶瓷、结构陶瓷、硅酸盐玻璃、有机玻璃以及滚珠轴承钢等脆性材料中实际应用的结果,讨论了适用于双扭法应力分析的试样裂纹长度及其标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各种诊断内燃机各缸作功均匀性的方法及其局限性;依据内燃机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轴系一个惯量的扭振信号多谐次分量反算内燃机各缸作功均匀性的新方法;详细推导和说明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以某6L240柴油机为对象,进行了选用3个谐次的扭振简谐分量准确反算出各缸作功均匀性的仿真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新方法只需以各缸停缸实验得到的扭振幅频特性参数为基础,利用一个惯量的扭振信号多谐次分量就可反算出内燃机各缸平均有效压力。方法简便准确,既不依靠轴系结构参数等较难获得的先验知识,又适用于内燃机轴系存在扭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扭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把加速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转子上,在旋转坐标系下测量转子扭振的测量方法.简述其实现原理,设计利用单盘转子产生扭振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方法可以测量小幅值的扭转振动,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旋转状态下进行齿轮实验装置的测试,同样得到与已知故障特征一致的扭振信号.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间隙气流激振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流体动力学,应用动量定理研究汽轮机直叶片、短扭叶片、长扭叶片以及汽轮机调节级由于间隙引起的气流激振力问题,综合考虑了叶片的各项设计参数并应用理论分析方法导出普遍适用的计算公式,解决了Alford公式中需人为选取效率系数的困难。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所导出的计算公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石嵘  聂国华 《工程力学》2000,1(A01):399-403
本文探讨金属薄壁圆管在弯扭组合作用下的大变形问题,利用实验方法、数值方法对管在弯扭组合作用下的大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分析中通过设计的装置使金属圆管承受变扭组合作用,测量变扭比分别为∝,2,4/3,1,0时的载荷奉琢对应位移值,并绘制载荷-位移曲线图:数值分析中针对实验使用的管梁结构通过应用程序ANSYS进行求解,并绘制载荷-位移曲线图;最后将二种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超静定结构中,受扭构件所承担的扭矩必须根据其抗扭刚度来确定。该文对适筋纯扭板式构件的抗扭刚度进行了研究。适筋纯扭板式构件的工作曲线可理想化为四段直线组成,以(A)混凝土开裂,(B)构件裂缝全面形成、按"空间桁架"模式开始工作,(C)钢筋屈服、构件达到承载力为特征点。混凝土开裂前构件的抗扭刚度按连续均质体受扭导出,采用钢筋混凝土变角软化桁架模型(RA-STM)薄膜元理论推导出构件开裂后的抗扭刚度。通过对部分试件的计算验证,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适筋纯扭板式构件全过程抗扭刚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四面开洞核心筒体扭转特性的位移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定了适用于分析四面开洞核心筒体扭转特性的位移函数,推导了计算连梁剪力及核筒扭转角的简单公式。通过数例与SAP84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方法简单而省时。  相似文献   

19.
橡胶弹性联轴节的扭转刚度分段计算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在船舶轴系中推力轴承前,常用弹性联轴节把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传递扭矩。当船型和主机已选定(包括飞轮规格)的情况下,采用弹性联轴节调整轴系的自振频率,衰减振动的传递,降低扭振的振幅,使柴油机在工作转速范围内不会出现危险的共振转速,这是避免和消除轴系扭振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高弹性联轴节还可用来补偿轴系安装对中和安装后由船体变形而产生的误差,保证动力推进装置的正常运转。此外,弹性连接还具有良好的隔振、隔音和防冲击等效果。因此弹性联轴节在船舶动力装置轴系,齿轮减速装置和柴油发电机组中,都得到…  相似文献   

20.
对四个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在纯扭和压扭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将试验所测得的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与采用分层筒模型计算的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分层筒模型在分析圆钢管混凝土柱在纯扭和压扭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分层筒模型, 对钢管混凝土柱在纯扭和压扭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和扭矩分配, 应变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最后采用回归方法, 基于大量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的抗扭承载力和轴力-抗扭承载力相关关系简化计算公式, 可适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