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长期的呼吸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呼吸科患者的特点是老年人较多。大多数老年人常患呼吸道疾病,如果他们长期反复的住院,老年患者会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而表现出情绪低落,这样的低落情绪会对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生逆反心理,使他们不积极的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长期的呼吸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呼吸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能让他们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家庭、社会环境改变,患病住院后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问题,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激发心身疾病的发生.深入观察分析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护理水平,既是护理模式转变对老年病人护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如果患有慢性退行性疾病,则会导致生理功能的进一步退化。这种功能的衰退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老年人的任何系统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因此,当他们患病住院后常常产生许多不正常的心理,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影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干部病房老年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病人生理机能减退,病情复杂多样,家庭社会环境改变,导致其心理特点多样、情绪变化快。临床上笔者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对600余例老年病人进行心理分析、配合恰当的肢体动作、语言进行情感沟通交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做好技术操作和护理工作,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其是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为重要,因为手术对病人来说会有很大的心理刺激,护理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切口的愈合及疾病的痊愈,因此,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除了应具有完善的医学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外,还应掌握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如亲人,态度要诚恳耐心,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焦虑心理,稳定病人的紧张情绪,以便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1.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种类。他们都是在社会上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多数都是杀害自己的亲人,被我们安康医院收治的精神病人。2.探讨心里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各个阶段所起到的辅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期护理管理。1.治疗阶段,消除紧张,焦虑,敌对情绪,使病人情绪趋于稳定。2.恢复初期,使病人逐步恢复自知力,解除其种种顾虑,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其日常生活技能。工娱疗与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相结合,活跃他们的情绪,培养生活兴趣。3.回归社会前期,工疗和娱疗相结合培养其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精神疾病常识,懂得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果:经过护士配合医生工作,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情绪逐步稳定,在我们耐心细致的心里护理工作,病人坚信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心里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通过心里护理能使精神病人逐渐适应社会,使病人尽快尽早的回归到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7.
心理因素对老年病人的疾病的发生、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乐观、心神安宁是防止老年病的疾病恶化的有力的措施之一.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分析了老年病人心理特点,探讨最佳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的衰变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与缺失,十分容易罹患各种精神疾病。为了提高对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质量和他们的康复水平,本文从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入手,探讨了几种适合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是威胁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我们通过1998年至2002年52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和护理,体会到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孤独寂寞、疑虑抑郁情绪,使其尽快熟悉住院环境,适应病人角色,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使其早日恢复健康,愉快的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经济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通过心理护理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1一般心理特点1.1具有一般老年病人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必然逐渐发生衰老性变化。老年人一般不愿接受衰老这一自然规律,老年人怕生病,一旦生病住院则表现出精神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情绪不稳定,多疑,固执,健忘,易产生抑郁,孤独不安等消极心理。1.2心理与精神方面特点:干部病房中多数是离退休干部,在职领导于部…  相似文献   

11.
周娴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38-138
随着社会经济和当代医学不断发展,人类寿命逐步延长,人口老龄化也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性问题.由于老年病人各个脏器以及生理功能都会发生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在生理适应能力减弱,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衰老现象.因此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与其他年龄组病人相比较,发病率、住院率较高.老年人在住院期间,护士要根据老年人具体情况,除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还要根据其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病人恢复健康起着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器官和各项功能都逐渐衰退,免疫和代谢能力降低,易患多种疾病,且多为慢性病,同时并发症多。长期疾病的折磨使他产的心态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为了使老年人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安享晚年,医护人员必须全面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以便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治疗和护理,使其疾病得到早日康复。经过长期的临床护理观察,老年患者具有如下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器官和各项功能都逐渐衰退,免疫和代谢能力降低,易患多种疾病,且多为慢性病,同时并发症多。长期疾病的折磨使他产的心态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为了使老年人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安享晚年,医护人员必须全面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以便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治疗和护理,使其疾病得到早日康复。经过长期的临床护理观察,老年患者具有如下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浅论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凝 《光明中医》2008,23(6):868-869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老年人主要患病率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长,作为经常接触和护理这些老年心血管系统病人的护士,我们不但要了解心血管系统老年病人变化的特点,同时还要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和护理重点,做好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年大内科收治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病人入院治疗时处于较差的心理水平,尤其是老年人和重症患者,通过相应的心理干预后患者心理水平恢复良好,能够积极进行治疗.结论:通过对内科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分析加以心理护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强,对于含着疾病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跟部疾患常困扰着老年人,影响其日常生活。且老年人常不知如何对自身疾病进行防护,医院烦琐的就诊检查使他们产生顾虑,反复治疗达不到理想效果使他们担忧害怕去医院,结果往往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因此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做好不同时期相应的心理护理,使老年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币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并掌握治疗后疾病的养护知识,达到最佳的远期效果,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黄丹 《西部中医药》2012,25(4):86-88
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探讨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不孕症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心理特点及常用护理方法等问题,发现思想、家庭及疾病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而由此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性生活满意度降低是患者主要心理特点,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给予不孕症妇女宽松舒适的医疗、生活、社交环境以及支持、理解和帮助,不仅可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且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不但具有一般病人的心理特点 ,而且还有其他特殊的表现。因此 ,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 ,掌握其心理特点 ,有目的地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使其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1.1 失落孤独感老年患者在心理上易产生老而无用的失落孤独感 ,处处力不从心 ,深感给家人和社会带来麻烦 ,自认为被社会抛弃 ,被子女冷落。1.2 死亡恐惧感衰老使老年人感到死亡已至 ,明知是自然规律 ,仍不免对生活留恋 ,对死亡之恐惧。特别是在生病时 ,表现得更加明显。1.3 焦虑抑郁由于老年人对自己的生理情况、躯体疾病没有充分的自…  相似文献   

19.
对老年病人实施家庭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方便老年人和家庭成员,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拓展护理职能。方法:住院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和护理;对门诊不需要住院的病人主动预约上门服务。结果:老年慢性疾病得到了方便、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家庭护理服务深受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欢迎。结论:家庭护理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护理服务,送医到社区,送医进家庭,是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工作的具体体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院推行整体护理后 ,对护理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病人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 ,对疾病的临床观察起到了有利的作用 ,缩短了护理工作时间 ,使病人对住院不再感到紧张及压力 ,稳定了情绪 ,加快了疾病的康复。1 整体护理对疾病康复的作用1.1 整体护理应用于临床后 ,使病人不单纯只依赖于药物的治疗 ,可通过心境、自我保健、自我适应帮助疾病康复。病人的疑问 ,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对治疗的配合 ,对各项护理措施的理解 ,都有较深刻的体会 ,从而使病人怀疑、否认疾病的心态消失 ,成为护理措施中的主动者 ,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