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与GER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制酸药物对GER的作用。方法:采用便携式24h pH值自动记录仪对30例哮喘患者进行六项返流指标监测。20例正常人作对照,并随机抽取16例哮喘合并GER患者进行抗返流治疗。结果:哮喘组六项返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合并GER的发生率为70%,用质子泵抑制剂对16例合并GER者抗返流治疗,治疗后各项返流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哮喘与GER之间有密切关系,GER是诱发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对哮喘合并GER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静萍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6):652-652,682
24小时PH值自动记录仪监测20例哮喘患者6项食管返流(GER)指标,其中10例行抗返流治疗。结果:哮喘组6项返流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例经拮抗剂治疗后各项返流指标明显降低。说明GER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H2拮抗剂对哮喘合并GER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陈建婷  陈观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1-3222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17例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值监测及胃镜检查并进行抗返流治疗,以19例无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食管24 h p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胃镜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抗返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提示哮喘症状与酸返流密切相关。结论:胃食管返流病并哮喘症状的患者酸返漉比普通GERD患者重;24 h食管pH监测有助于了解哮喘患者的症状与GER的相关性;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者,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成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症状相关性,了解抗返流治疗对合并GER的哮喘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对52例常规治疗后仍有顽固性咳嗽等症状的成人哮喘患者经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诊为GER,分组抗返流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52例中可筛选34例,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经抗返流治疗后,治疗组咳嗽、胸闷和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GER发生率(58%)。②对于有GER并与哮喘症状密切相关的患者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胃食管反流与哮喘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哮喘患儿中50%~80%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本文试探讨儿童胃食管返流(Gestro esophageal Reflux,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51例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及鼻部检查正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儿进行24 h食管p H监测,记录患儿反流与呼吸道症状同时进行抗反流治疗并以51例无呼吸道症状的GER患儿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患儿食管24 hp 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抗反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结论:胃食管反流并哮喘症状的患儿返流比普通GER严重,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儿,实施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提示哮喘症状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嵇友林 《河北医学》2002,8(11):993-995
目的 :探讨抗返流治疗对伴胃食管返流 (GER)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GER合并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患者在常规服用β2 受体激动剂的同时 ,采用单盲法 ,A组口服安慰剂 ,B组口服吗丁啉和雷尼替丁作抗返流治疗 ,4周后测定FVC、FEV1、PEF。结果 :B组肺功能改善明显 ,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GER是诱发和加重哮喘的重要因素 ,哮喘合并GER患者作抗返流治疗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7.
黄冠新 《广西医学》2004,26(10):1536-1537
近年研究发现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 (GER)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许多研究报道 ,GER可引起或加剧哮喘 ,抗返流治疗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 ,并且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有PEF和FEV1的改善。笔者对 2 6例夜间哮喘的患者 ,采用胃复安抗返流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解哮喘患者GER发生的规律及抗哮喘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物对GER的作用,作者采用食管下段pH值监测的方法从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检出支气管哮喘合并GER24例,并对其进行了抗返流治疗前后的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分析婴儿胃食管返流(GER)并肺炎30例,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分析年龄在6个月内的小婴儿胃食管返流并肺炎30例,其中新生儿14例,1月~3月10例,3月~6月6例,采用以抗返流为主的治疗方法,观察肺炎改善情况.结果 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 GER合并肺炎患儿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GER.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婴儿胃食管返流(GER)并肺炎30例,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方法分析年龄在6个月内的小婴儿胃食管返流并肺炎30例,其中新生儿14例,1月-3月10例,3月-6月6例,采用以抗返流为主的治疗方法,观察肺炎改善情况。结果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GER合并肺炎患儿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GE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携式pH值自动记录仪对42例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进行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以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哮喘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52.7%(22/42),显著高于对照组(0/20).哮喘组酸性返流指数、返流≥5分钟次数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GER发生率较高,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胃食道返流(下称GER)是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尤其是内源性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GER是由于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致使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GER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亦可导致GER,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我院自1990~1998年收治的GER合并支气管哮喘4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部分成人哮喘患者经常规治疗仍迁延不愈,可能与胃、食管返流(GER)存在密切关系Ⅲ。本文应用携带式24h食道pH动态监测仪对41例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以上患者进行24hpH监测,以探讨支气管哮喘与GER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返流和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水利  孙升寿 《医学综述》1998,4(8):418-420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许多因素可诱发或者加重哮喘,而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一个极为常见、容易被忽视的因素.GER可诱发哮喘最早由William Osler在1912年提出,并认为GER可直接刺激支气管或者间接来源于胃反射的影响诱发支气管哮喘.目前,GER与哮喘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对GER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及诊断治疗做一简单总结介绍.1 GER及其在哮喘中发病情况1.l 生理性GER GER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越过食管下端括约肌返流入食管的现象.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发现正常人均有GER,一昼夜可发生数十次GER,通常出现在饱餐时,返流总时间<1小时/24小时,且无任何临床症状,称为生理性GER.  相似文献   

15.
徐蓉  陈守金 《四川医学》2000,21(8):723-724
胃食管返流 (简称 GER)与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关系。文献报道 ,10 % GER患者发现伴有呼吸道症状〔1〕。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3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 11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2例患者中男 72例 ,女 40例 ,年龄2 5~ 88岁 ,平均 6 1.2 5岁。病程 5~ 30年。排除心源性哮喘 ,咽喉本身疾病及占位性疾病 ,声带疾病和精神因素等的胃食管返流 112例中 ,支气管哮喘 5 4例 ,慢性支气管炎 38例 ,慢性咳嗽 12例 ,声音嘶哑 8例。 112例患者除都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外 ,还共同表现有消化道症状 :饱胀 5 4例 ,占 48…  相似文献   

16.
哮喘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食管24小时pH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食管24小时动态监测仪对哮喘发作期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进行研究。其中哮喘发作期(A组)2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B组)20例,正常对照组(C组)10例。对其中12例并发GER的病人应用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pH监测。结果:24小时食管pH<4的总时间百分丰,pH<4的立位总时间百分率,pH<4的卧位急时间百分率,反流≥5分钟的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4的反流次数以及总计分,A、B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A组显著高于B组。以总计分>16.7为判断标准,A组GER发生率87%,B组70%。pH<4的发作时间与哮喘发作呈正相关(γ-0.602,P<0.005),总计分与哮喘病情严重度呈正相关关系(γ=0.537,P<0.01)。伴有GER的病人经雷尼替丁(8例)和奥美拉唑(4例)治疗2周后,24小时食管pH各项指标基本正常(P<0.01)。结论:哮喘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GER发生率显著升高,宜常规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如发现GER,及时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两者均是治疗GER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Mendelson[1]在1946年产科病人麻醉时发现胃内容物及液体吸入,可导致病人出现 哮喘样症状,之后胃食道返流(gastroesoghageal refulux, GER)与哮喘的 关系,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食道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食道动力学检测手段的提高以及抗返流治疗技术的 发展,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认为GER是部分患儿哮喘的一个原因,反过来哮喘又 易发生GER,两者互相影响[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胃食管返流(GER)儿童抗返流功能情况,分析儿童胃食管返流的可能病因.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1995年4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胃食管返流患儿42例,对其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压力测定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收集40例非胃食管返流患儿的相应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大于6个月婴儿,His角度大于45°时,GER发生率大于85.7%,小于45°时,GER发生率为O;大于6个月GER患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约为(1.07±0.51)kPa;正常对照组LESP(2.02±0.5)kPa.;小于6个月婴儿,His角度大于45°时,GER发生率大于90%,小于45°时,GER发生率小于40%.小于6个月GER患儿LESP约为(0.68±O.35)kPa;正常对照组LESP约为(1.10±O.24)kPa.结论 下段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是导致GER的.主要因为,而LESP则是反映下食管括约肌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 (GER)为引发哮喘的一重要因素 ,已逐渐被临床医师认识。国外有文献报道哮喘患者容易并发胃食管反流病 (GERD) ,亦有研究认为 GERD有诱发和加剧哮喘的作用 [1~ 2 ] 。有人 [3] 报告哮喘伴 GER发生率占哮喘患者 30 %左右。我院试用多潘立酮及奥美拉唑治疗有 GER的哮喘 2 1例 ,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分析比较 ,疗效肯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 ,年龄 32~ 5 6岁 ,平均 44岁。男2 3例 ,女 15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1例 ,对照组 17例。1.2 诊断标准  GER的诊断主要包括 :1胸骨后灼热感或疼痛…  相似文献   

20.
法莫替丁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 (GER)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依 1998年儿童哮喘防治案确诊的、同时具备哮喘病史 2年以上、常规治疗效果不显著、无鼻疾患、胸部X线正常、夜间发作频繁、伴有消化道症状的 135例哮喘患儿 ,行 2 4小时食管pH监测 ,以Boix -ochoa评分 >11 9分为GER阳性 ,采用法莫替丁治疗 3个月 ,并复查 2 4小时食管pH监测值。结果  135例哮喘患儿中GER阳性者 6 8例 (4 8 14 % ) ,持续用法莫替丁治疗 3个月并复查 2 4小时食管pH监测者 5 6例。治疗后 ,哮喘及消化道症状均获缓解。结论 GER是诱发小儿哮喘的原因之一。 2 4小时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哮喘和评估疗效的可靠方法。法莫替丁是治疗胃食管源性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