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苯对专业工人血象的影响。方法对638名苯接触者和240名不接触任何毒物的对照组工人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t)和血色素(Hb)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苯接触组的WBC、Pt、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接触浓度、工龄和性别有相关趋势;而两组的RBC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苯及苯的代谢产物酚类对造血系统有直接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艾灸神阙等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以神阙穴为主,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对36例放疗患者的近期腹泻情况与30例单纯放疗的近期腹泻相比较。结果:艾灸组的近期腹泻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神阙等穴位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腹泻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T细胞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借助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2组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艾灸治疗2个月后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CD3^ 、CD4^ T细胞数量较艾灸前有明显增加(P<0.01),而CD8^ T细胞数量下降,差异显著(P<0.05);空白对照组CD3^ 、CD4^ T细胞数量下降,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分别观察了CD4^ /CD8^ T细胞的比值,艾灸治疗组明显上升(P<0.05),而空白组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有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之斐 《河北医学》1999,5(4):18-20
目的:为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过程血象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41例患者放疗过程血常规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放疗后白细胞低于4×109/L占29.3%(12例),其中10例外照射剂量不足40GY即出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放疗后有所下降(p<0.01),但低于100×109/L仅占7.3%,血红蛋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放疗过程血象主要变化是白细胞降低,但下降程度与照射剂量不一定成比例关系,有些病例对射线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艾灸在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用琼脂扩散法测定36例放疗 艾灸和30例单纯放疗患者治疗前后的IgG、IgA、IgM含量变化。结果 艾灸组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尤其Ig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艾灸能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宫颈癌放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放射性肠炎、阴道大出血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放射性肠炎、阴道大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减轻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杜驰  蔡明伟  林芳 《西部医学》2013,(12):1857-1858,1861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时保护骨盆骨髓对血液毒性的影响.方法 4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根据靶区勾画要求勾画临床靶区(CTV)及正常组织,观察组在放疗计划设计时按要求限制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体积;对照组不予以限制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体积.放疗前、放疗中每周及放疗结束时复查血常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生4级血液毒性反应;其4级以下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50%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调强放疗保护骨盆骨髓可以降低患者血液学毒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中国传统观念的改变,如性伴侣增多、性生活过早、性生活紊乱、早育等,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日渐年轻化.目前手术及放疗是治疗宫颈癌常用的方法,我科自2009年8月~2010年8月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放疗加宫颈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9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0.
徐敏  杜新香  佟宛云  李晶华 《西部医学》2014,26(10):1379-138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阴道冲洗、皮肤护理等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癌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56%和36%,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种放疗并发症如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皮炎等发生率均显著下降.结论 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因放疗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更顺利地完成放疗,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康复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进行宫颈癌患者的术前治疗。方法;用PVB化疗方案对部分Ⅱa及Ⅱb期宫颈癌进行2—3疗程术前化疗,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结果:24例宫颈癌患者通过术前化疗,使癌肿局部出血减少或停止,宫旁组织变软,有利于手术治疗。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减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的分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科6年中对子宫颈及阴道恶性肿瘤施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共34例,作为配合放疗及争取手术的综合疗法之一,提高晚期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对Ⅱ期早宫颈癌施行根治术者6例,但对腺癌、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等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给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7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静脉全身化疗+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化疗前后宫颈肿块大小及宫旁情况改变来判断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结果化疗1个疗程后2周妇检结合B超检查,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缓解(PR)53例;病情稳定(SD)2例;进展(PD)1例,有效率96.15%(75/78),手术率96.15%。术后病检无瘤率3.85%(3/78)。结论动静脉联合给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能控制病情进展并为晚期患者提供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4.
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对胃肠道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弘伟  张显岚 《华夏医学》2001,14(4):413-414
目的:比较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对胃肠道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肠道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接受腹腔化疗,另一组接受静脉化疗,检测化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细胞亚媲和sIL-2R水平,结果:化疗后血清CD3,CD4和sIL-2R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两组间CD3,CD4,CD8变化无显著差异,腹腔化疗组化疗后血清sIL-2R水平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结论:腹腔化疗比静脉化疗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小,提倡腹腔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口腔癌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放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Version 2.0)软件比较新辅助化疗(755例)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放疗组(719例)在总体、3、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15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放疗组在总体、3、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Ⅲ、Ⅳ期口腔癌患者生存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癌综合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在提高口腔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的新发病例约46万,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宫颈癌。在我国。每年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超过13万,每年死于宫颈癌的妇女约有2万人。宫颈癌的发病因素与预防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足三里化脓灸对恶性肿瘤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足三里化脓灸+常规中草药治疗)和对照组30例(常规中草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象的变化。结果:足三里化脓灸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Hb含量,两组相比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延缓WBC、RBCPLT下降的可能,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足三里化脓灸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Hb含量,延缓WBC、RBC、PLT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NACT)序贯调强放疗(IMRT)之后的辅助化疗(AC)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初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172例,其中NACT+ IMRT组94例、NACT+ IMRT+ AC组78例.应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NACT+ IMRT组与NACT+IMRT+AC组的3年总生存率(0S)、无进展生存率(PFS)、无复发生存率(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86.66% vs.84.47%,77.38% vs.75.31%,92.65% vs.86.00%,83.20% vs.88.64%,2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N3及ⅣA期患者,AC延长了无远处转移生存,但是增加了3~4级骨髓抑制及听力下降的发生率(P<0.05).N分期是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NACT+ IMRT治疗后的AC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并没有增加生存获益,反而增加了毒副反应,但它可能有助于降低N3及ⅣA期患者的远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