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多肽(VIP)含量变化以及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测定3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走能力,VAS疼痛程度评定,感觉、运动、腱反射改变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及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SP、VIP水平与行走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疼痛评分呈非常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临床体征阴性组与阳性组间脑脊液SP及VI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升高,且行走能力严重障碍升高更加明显。表明上述改变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发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临床上是否出现感觉、运动、腱反射、直抬高角度等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腰椎椎管狭窄时,相应节段脊髓背角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多肽(VIP)等神经肽含量和分布的变化特点,以及该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家犬建立腰椎椎管狭窄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A组:正常组;B组:对照组;C组:25%狭窄组;D组:50%狭窄组等4组,每组6只。分别检测各组脊髓背角SP、VIP的表达及含量变化。结果:脊髓背角中SP含量25%狭窄组各时相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50%狭窄组各时相点均非常显著升高(P&;lt;0.01)。脊髓背角中VIP含量25%狭窄组术后1,4周时较正常组、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lt;0.05)。50%狭窄组在各时相点均显著(P&;lt;0.05)或非常显著(P&;lt;0.01)升高。结论:椎管狭窄造成的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可引起脊髓背角SP、VIP显著升高;脊髓背角中SP含量的升高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VIP含量的升高不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SP、VIP等神经肽类物质在腰椎椎管狭窄引起的下腰部和下肢疼痛的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脑脊液Tau蛋白测定在老年性痴呆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诸兴明  王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09-1910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脑脊液Tau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8例AD、16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19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结果 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意义(P<0.01);AD组与MID组间及A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1);MI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意义(P>0.05)。AD组患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随年龄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检验与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轻、中、重度痴呆患间的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脑脊液Tau蛋白的升高有助于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体质成分及骨密度变化,以阐明机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在维持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分析仪(DEXA)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并根据体重指数将病人分为肥胖组24例与正常体重组52例。结果:两组间骨密度和肌肉含量无显差异(P>0.05),肥胖组全身及局部脂肪含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糖尿病患骨密度与全身及局部及局部肌肉含量呈显正相关(P<0.05-0.01)。肥胖组全身骨密度与手臂脂肪含量呈显负相关(P<0.05),且各部位脂肪含量与肌肉含量呈显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以脂肪含量升高为主,肌肉组织含量和脂肪异常分布对骨密度有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腰椎滑脱症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脊柱滑脱症患的骨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对105例腰椎滑脱症患的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依据不同的滑脱分型,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腰椎滑脱症患平均骨密度较同年龄组正常值偏低。随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腰椎滑税症患骨密度均降(P<0.01);骨质疏松组假性滑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5滑脱多见,非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4、L5滑脱为主(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与腰椎滑脱有一定因果关系,两互相影响,脊柱滑脱患要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症将有助于防止假性脊柱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乙状结肠粘膜内胃肠激素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胃肠激素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及它们可能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等方法测定了IBS患者乙状结肠粘膜内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P物质(SP)、胃动素(MTL)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含量。结果:VIP在IBS便秘组显著高于正常人与IBS腹泻组(P<0.01);SP在IBS腹泻组显著高于正常人和IBS便秘组(P<0.01);SS在IBS各组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0.05);S在IBS各组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0.05),而便秘组又显著高于腹泻组(P<0.01);MTL在腹泻组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而在便秘组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NOS在IBS便秘组显著高于正常人和IBS腹泻组(P<0.01)。结论:IBS患者存在着VIP、SS、SP和MTL的含量和NOS的活性异常,并且这些异常在IB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IBS其胃肠激素和NO含量有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类型患者在发病机理上有其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血清睾酮和雌二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结果:CHF组血清雌二醇、睾酮和雌二醇/睾酮比值均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Ⅱ、Ⅲ度心力衰竭组间血清睾酮和雌二醇依次递减,方差检验具有显性差异(P<0.01);住院期间死亡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低于好转出院(P<0.05),但睾酮无显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探讨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官健  金大地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92-2893
目的:比较并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的病情及预后。方法:105例AS患中,94例B27(+),11例B27(-),将两组患的关节受累、关节强直和血流(ESR)异常等病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结果:B27(+)患胸廓、颈椎及髋关节的受累率(分别为45%,39%和50%)均显高于B27(-)患(分别为0,0和18%,P<0.05);B28(+)患中,分别有73%和40%发展为腰椎强直和胸廓强直,而B27(-)患分别为27%和0(P<0.05和P<0.01);B27(+)AS的ESR异常率为92%,显高于B27(-)AS(仅为27%,P<0.01)。结论:B27(-)AS与B27(+)AS相比,其病情显轻微,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脑底动脉血流变化与血浆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关系。方法:对11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患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分成脑动脉狭窄组及脑动脉供血不足组,计算脑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系数(RI),并进行血浆IL-6及TNF-α测定,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脑动脉狭窄组的PI、RI及血浆IL-6及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较脑动脉供血不足组显增高(P<0.05)。脑动脉供血不足组血浆IL-6及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增高(P<0.05)。结论: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脑底动脉血流变化与血浆IL-6及TNF-α水平密切相关,脑底动脉狭窄较脑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组织缺血坏死程度及炎性反应更明显,更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术式对多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多开窗潜行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加髓核摘除术。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4%,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开窗潜行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不仅彻底减除了神经根通道上对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而且创伤小,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是治疗多段腰椎问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男,43岁.10 a前曾有腰部扭伤史,经推拿、按摩等治疗症状缓解.入院前20 d余,跑步后出现右下肢酸胀,症状持续并与体位改变无关,大小便正常.行腰椎MRI示:(1)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L4~5椎间盘变性并向后突出;(2)L5后缘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占位,相应椎管狭窄,行Gd-DTPA增强见类圆形软组织轻度增强.查体:无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腰椎生理前凸存在,活动度好,腰椎无叩压痛,双下肢皮肤感觉、肌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右侧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诊断为椎管内肿瘤伴L4~5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海水浴体疗运动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35例老年冠心病患施行每日1小时海水浴体疗运动,每周1疗程共4疗程。应用经颅多普勒记录体疗前后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变化,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脑血流参数中Vs、Vd、Vm较疗前和对照组疗养后显增高(P<0.05),S/D、PI显降低(P<0.05),RI较疗养前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疗养后呈非常显降低(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技术安全、直观地显示了老年冠心病患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客观反映了海水浴体疗运动可改善患脑血流动力学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3.
1对象与方法共收治了26例腰腿病患者,其中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为腰椎管狭窄症,年龄24~50岁,发病时间2个月~12年。诊断依据:(1)患者有慢性腰痛病及腰部扭伤史。(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但伴有间歇性跛行。(3)X线显示:脊柱有不同程度侧弯,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有椎间隙变窄不等宽。(4)CT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侧隐窝变窄,其前后径在3mm以下。方法:(1)小针刀治疗:严格按照朱氏针刀疗法中规定操作,松解骶棘肌及其深层的横突棘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腰椎椎管狭窄时,相应节段脊髓背角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多肽(VIP)等神经肽含量和分布的变化特点,以及该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家犬建立腰椎椎管狭窄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A组:正常组;B组:对照组;C组:25%狭窄组;D组:50%狭窄组等4组,每组6只。分别检测各组脊髓背角SP、VIP的表达及含量变化。结果:脊髓背角中SP含量25%狭窄组各时相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0%狭窄组各时相点均非常显著升高(P<0.01)。脊髓背角中VIP含量25%狭窄组术后1,4周时较正常组、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50%狭窄组在各时相点均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升高。结论:椎管狭窄造成的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可引起脊髓背角SP、VIP显著升高;脊髓背角中SP含量的升高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VIP含量的升高不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SP、VIP等神经肽类物质在腰椎椎管狭窄引起的下腰部和下肢疼痛的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发病过程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意义及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3例脑梗死患和4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NO、NOS、PLT、PDW、MPV的含量。结果:脑梗死急性期MPV、NOS显增高(P<0.05);PDW、NO显增高(P<0.01);PLT显减低(P<0.01);NO、NOS分别与PDW、MPV之间呈显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结论:PDW、MPV、NO、NOS的变化值随梗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PLT则随梗死面积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电针联用对脑梗死患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β-七叶皂甙钠静滴与电针联用,观察其对脑梗死患神经功能评分及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治疗前神经功能积分为TNF-α含量均无显性差异(P>0.05),但用药7d和14d后,联合组社会功能积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而基础组的神经功能积分在用药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联合组TNF-α含量在用药14d后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而基础组TNF-α含量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提示β-七叶皂甙钠与电针联用,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TNF-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对食管动力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放免法(RIA)测定6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和30例健康人(HS)的血浆VIP含量;用核素扫描测定食管液体通过时间和胃食管返流(GER);检查后其中22例食管动力异常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10mg tid、法莫替丁20mg bid口服,并随访1年。结果:EV组血浆VIP含量显著高于HS组(P<0.01);EV食管动力异常组血浆VIP含量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正常组(P<0.01);EV食管动力异常非治疗组出血率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正常组(P<0.05);EV食管动力异常非治疗组出血率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异常治疗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VIP含量的升高可能引起食管动力异常而增加EVB机会。  相似文献   

18.
老年冠心病海水浴体疗康复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  戴蓉 《中国临床康复》2002,6(3):375-375
目的:探讨海水浴对老年冠心病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03例老年冠心病海水浴前后临床症状、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海水浴体疗后:(1)临床症状、血压、心率有非常显的改善(P<0.01)。(2)T波改变、S-T段压低的发生率有显的降低(P<0.05)。(3)各项心功能指标也有非常显的提高(P<0.01或P<0.05)。结论:海水浴能改善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表现,降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层动脉脑梗死(cortical arterial cerebral infarction,CACI)与穿支动脉脑梗死(perforating arterial cerebral infarction,PACI)患4项血脂水平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ADL)的影响。方法:测定50例CACI,85例PACI及对照组38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显示,CACI患TC水平女性显高于男性(P<0.05);男性TG水平CACI显高于PACI及对照组(P<0.05-0.001)。男女ApoB、CACI、PACI显高于对照组(P<0.01)。ADL中一差CACL与PACI无差异(P>0.05)。结论:TC水平高和TG水平高,分别是CACI女性或男性的危险因素。ApoA-I水平低及ApoB水平升高对CACI危险较PACI大,而高血压与PACI有关。CACI与PACI伴TC、TG、ApoA-I、ApoB异常对ADL的影响亦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塞非溶栓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患脑梗塞48h以内不能采取溶栓治疗的患采用降纤酶冲击疗法(治疗组),并与血栓通(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性(P>0.05),而显效率差异有显性(P<0.01);血液流变学观察表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性,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能明显阻止病情进展,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提高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