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向锋 《新建筑》2011,(6):148-151
建筑伦理是近年来西方建筑理论研究领域的新热点。阐述了西方建筑伦理研究者对于本体概念理解的差异,在对伦理与道德进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建筑伦理"与"建筑道德"的不同应用方式,最后提出了伦理代理的解读方法,并以此对西方建筑伦理理论的指向进行了分类,以期为国内的建筑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绿色建筑在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全面的发展时期,充满活力和潜力。为了进一步传播绿色建筑领域先进生产力和企业的品牌价值,同时也感谢国内外绿色建筑企业长期以来对"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下称"绿色建筑大会")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参与,在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支持下,"绿色建筑大会"组委会与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能网(www.chinagb.net)精心策划并创办"中国绿色建筑影响力企业榜"栏目,现诚邀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影响力企业免费参与。  相似文献   

3.
乐嘉龙 《工业建筑》1991,(9):11-12,34
本文通过国外三个工业建筑实例,从工业建筑空间和环境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建筑空间组织、建筑美学、人-建筑-环境与艺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亦师 《建筑师》2014,(6):99-107
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而新中国的建筑期刊则肇端于1954年。本文以创刊于1954年的3份期刊——《建筑》、《建筑学报》、《建筑译丛》为对象,比较其宗旨、内容、办刊思想、读者对象等,考察它们在1954至1966年间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各种建筑期刊早期鲜明的特色逐渐消失,话语主体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逐渐趋同。这一时期建筑期刊的曲折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新中国建设事业和建筑出版业蹒跚前行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建筑类高校将全面采取"申请-考核"制的招生方式,不再进行公开招考考试,这引发了公众对于直接采用"申请-考核"制是否限制了非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发展机会的讨论。为此,本论文拟通过中美两国建筑类高校"申请-考核"制实施要素的对比分析,为我国建筑类高校"申请-考核"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2个节点试件的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包括1个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试件和1个单梁-柱节点对比试件,获得了试件的恢复力特征曲线。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件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结构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轴压比、混凝土强度、上下梁间距及配箍率等关键参数为关联因子,对影响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的关键参数进行关联度计算,得出了各参数对其承载力影响权重排序。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梁-柱节点,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承载力及耗能能力较高,滞回曲线更饱满,但其位移延性略小于单梁-柱节点; 总体上,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试件节点域的变形及耗能能力较强,抗震性能良好; 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依次为混凝土强度、配箍率、型钢强度、轴压比; 所得结论为传统风格建筑力学性能及承载力计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辉 《城市建筑》2014,(7):120-122
基于同样的文化背景影响,叙事文学与建筑之间有着同样的历史发展逻辑。被传统建筑史研究所忽略的一些特征,在某种情境下通过叙事文学的途径透露出来,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史传"与"诗骚"特征,也同样映射在建筑空间上。借此展开的研究,更能揭示出中国建筑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79-185
在中国,"批评"这个词可能容易跟过去的"大批判"联系在一起,如同把"建筑计划"改称为"建筑规划"一样。无论是建筑批评还是建筑评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思想资源。这个思想资源是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样的思想资源来进行建筑批评或者说建筑评论?建筑评论出发的基点在什么位置上?这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路培     
《世界建筑》2014,(9):16-19
第25届世界建筑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5次世界建筑大会于2014年8月4日-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2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图1)。本次大会主题为"别样的建筑",以呈现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社会结构中的建筑和建筑师的状态;内容分为"适应"、"生态"、"价值"3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上海成为"设计之都"为契机,促进并推动上海现代设计服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杨浦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12年上海青年建筑设计师"金创奖"创意大赛启动仪式于2012年5月12日在上海创智天地举办。  相似文献   

11.
张怡洁 《建筑施工》2011,33(12):1131-1132,1134
从中国古代建筑出发,解析其几大基本文化特征即儒家的"中庸"、"礼制"思想与儒道结合的反映。再通过实例来看古代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相关体现,以说明现代建筑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2004-2014年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相关成果、重要国家课题开展情况为分析对象,提出:中国建筑史学自营造学社以来,经历“起”“承”“转”而进入“合”的阶段.论文概括的整合、拟合、契合和集合的研究动向,既是对近年中国建筑史学发展的洞察,也是对未来走向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天津建工集团应对我国住宅钢结构的发展需求,研发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建筑体系,该体系是建设部2002年科技进步攻关项目之一,针对该体系,天津建工集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工作,本主要介绍该体系的基本组成、主要特点、试验研究、主要创新点和工程实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顾孟潮 《建筑》2012,(20):80-80
霍有光先生150万字的著作《钱学森年谱(初编)》,是一部全景式翔实记录钱学森一生的史料文集,读后令人颇有感想,遂写"偶记",愿与有同好的朋友分享"读书养心"的快乐。——笔者钱学森85岁高龄之时,对建筑科学和建筑艺术的思考与研究的积累已成喷薄欲出之势,终于在1996年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笔者称这一年为钱学森"建筑科学之年"。钱老一生约写了三百封有关建筑科学的信函,  相似文献   

15.
全佳  王雪松 《重庆建筑》2021,20(3):12-16
在对重庆地区历史建筑的调查和评价工作中,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内,该地区粮仓建筑的保存情况良好,有显著的地城特征和特殊的社会历史价值.该文以重庆地区历史建筑中的粮仓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性建筑理论为基础,首先对1950-1980年间的粮仓建筑进行类型梳理,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在空间功能、建筑性能和结构材料方面的地城性特征,最后从时间纵向上挖掘粮仓建筑在空间气候适应、技术经济适应两方面的流变规律.对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形态的地城性研究不仅再现并实证了地城性建筑理论,丰富了地城建筑设计方法,还增强和拓展了历史建筑价值发掘的维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6.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对弗兰姆普顿《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内容和观点的介绍。自2009年第2期开始,《时代建筑》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栏目持续三年系统翻译、介绍了多篇重要的"建构"文献。在此基础上,《时代建筑》于2011年11月初组织了题为"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的国际研讨会,邀请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和日本的建筑理论家以及相  相似文献   

17.
肖波 《山西建筑》2011,37(32):31-32
针对历史建筑的空间环境问题,提出历史建筑的"场"空间,并将其推进为一种城市设计的方法,通过对"场"空间的研究及控制使得历史建筑在表达城市意象方面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克扬 《城市建筑》2013,(21):22-24
建筑展览是展示建筑项目还是建筑思想?特定时期的建筑展览往往对于建筑学有着承前启后的巨大贡献。本文认为建筑议题和建筑空间的展示与社会生活与技术领域所事实界定的"结构"与"系统"有关。建筑展览的社会影响正来自于建筑理论的现实土壤,讨论这样的展览无法离开特定的文化情境。  相似文献   

19.
《山东建材》2014,(8):76-76
"有生命、会呼吸"的绿色低碳建筑在深圳将越来越普遍。从近日召开的深圳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会议上获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将建成500个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筑总面积不低于40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宫素芝 《山西建筑》2009,35(25):221-222
通过对高职建筑力学课程的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建筑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建筑力学在教学改革上的一些措施和办法,以期推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