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沉积物中Cd释放浓度与沉积物污染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新污染沉积物较老化沉积物中的Cd更易于释放,达释放平衡所需时间更短。Cd释放浓度与悬浮沉积物浓度呈正比,吸附时的悬浮沉积物浓度和吸附平衡时的液相Cd浓度分别对应着释放时的平衡悬浮沉积物浓度和Cd的最大平衡释放浓度。重金属释放与沉积物厚度的关系实质上是与间隙水中重金属垂向浓度梯度的关系,一般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有效厚度为5cm左右,本文实验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研究锑污染河流水化学环境条件对沉积物锑释放的影响,进行了锑矿区下游河流沉积物样品的特性表征及环境条件(pH、盐度和腐植酸质量浓度)对锑释放影响规律的研究.首先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物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线荧光光谱分析,并开展了不同pH、盐度和共存腐植酸质量浓度下锑的释放量及释放动力学实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沉积物样品矿物相、表面官能团、主要元素含量等特性相似;沉积物中主要含有石英石、斜长石、云母、斜磷锰矿和方解石,主要金属含量顺序均为Si>Al>Fe>Ca>K>Mg>Mn.模拟环境条件影响的批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降低、盐度升高和腐植酸质量浓度增大,锑释放均呈增加趋势,其中pH对锑释放影响最大;pH对沉积物/锑酸盐作用的影响是样品所含矿物溶解释放锑和矿物表面荷电特性改变吸附Sb(OH)6-/H3SbO3能力变化两方面综合平衡的结果;在pH=3.0时,沉积物锑释放量与沉积物表面Mn元素显著相关,推测样品斜磷锰矿的含量及其溶解显著地影响锑的释放,矿物(主要是斜磷锰矿)溶解比表面吸附对锑的释放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竖向迁移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室内土柱滤动态试验,模拟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饱水条件下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竖向迁移的过程,初步探讨了石油类污染物在该类土壤中的竖向迁移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黄土对石油类有很强的截留能力,石油类很难向土壤深层迁移,土壤中可检出的石油类最大迁移深度度为30厘米,然而石油类以水溶相向深层土壤的微量多不容忽,运动场支厚度为35厘米条件下,渗出水中石油类浓度最高可达3.48mg/L。  相似文献   

5.
红外吸收光谱法是测定水体石油类污染物的较好方法,由于充分考虑了烷烃和芳香烃的共同影响,测定结果误差较小。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量水中油污的含量,可比性、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测量矿物油结果不受油品种类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释放研究(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汾河太原段底泥为研究对象,选取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重金属铬、铜,研究了钙对底泥中铬、铜的形态分布的影响;动态模拟流水情况下,底泥中铬、铜的升迁释放过程;模拟蓄水情况下,底泥中铜释放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投加量的增加,活性态以及形态3^#,5^#均有所减少,而形态4^#,6^#有所增加,在上覆水变清洁的情况下,底泥中的铬、铜有升迁释放倾向,但升迁速度都很慢,pH值和钙的浓度对铜的释放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海路校区水体表层沉积物消解,应用全谱直读ICP—AES同时测定Cd,Cu,Mn,Cr,Pb和Zn;方法检出限1.4~15.6μg/L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95.0%~103.3%和0.4%~1.9%。对10个采样点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测6种元素的含量均低于背景值;相关性分析表明Cu与Mn,Pb和Zn的相关性比较大,Mn与Pb和Zn也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而Cd和Cr两元素与所研究的几个元素相关性比较小;利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校区水体末被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子对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氮是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元素之一。湖泊沉积物既可充当湖泊水体氮营养盐的汇也可转变为源,本文综述了温度、DO、pH、水力扰动、水生生物、底牺动物等对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过程的影响与作用。很多研究揭示:温度、DO、水力扰动等环境因子对氮的释放影响更加重要。目前有关沉积物氮释放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化因素方面,有必要从生态角度对沉积物中氮的释放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床沉积物中重金属离子向水体的升迁释放规律.以重金属Ni和Zn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金属连续浸提法对2种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5种形态进行浸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重金属动态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沉积物中Ni和Zn主要以难溶残余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形式存在,可交换离子态存在的质量分数较低;时间对Ni和Zn动态释放的影响基本相同;Ni比Zn有更强的释放能力;沉积物对重金属Ni和Zn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磷矿浮选尾矿水污染物释放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批平衡实验,研究了磷矿单一反浮选尾矿和正-反浮选尾矿在浸出过程中磷、TOC(total organic carbon)的释放及液相pH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衡时磷的释放浓度为(0.65±0.05)mg/L,受尾矿磷含量、初始pH和浸出次数影响较小.第一次浸出的TOC平衡释放量可达到44 mg/L左右,但经过多次浸出后,溶出液的TOC浓度与实验用水背景值相当.尾矿堆存处置过程,磷因子对水环境会产生持久的影响,而有机物影响是短期、暂时的.  相似文献   

11.
水库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底泥主要污染物稳定性实验研究及模型分析,了解底泥污染物释放对水库库区水体水质的影响,为水库底泥处置和底泥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性分析。通过对底泥动态释放模拟实验。对底泥中部分重金属Cd、Mn、Zn及TN、P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其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Zn、Cd、Mn的释放速率及年释放量较低,对于库区水体水质影响较小;TN和P的释放速率及释放量较高,对于库区水体水质影响较大。这些结果对确定底泥的处理方案及防止底泥二次污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Fenton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选用Fenton工艺对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氧化和混凝的双重作用,其最优工艺条件为:[H2O2]=38.8 mmol/L、[Fe2 ]=30 mmol/L、初始pH为3、混凝pH为8,反应时间60 min,H2O2为一次投加.在此条件下,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63.43%和80.58%.同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子对Fenton试剂处理效果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The features of organic pollutants degradation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bio-flocculation for step-A of adsorption-biodegredation(AB) process we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 with bioflocculation and introducing kinetic model of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 into EPS, the kinetic model of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 for step-A hioflocculation was deducted. And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the kinetic constants were calculated as follows: k1 =0. 005 3; kc1 =1 710.7 and vmax1=10 min^-1.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石油类挥发试验与挥发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的挥发迁移及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风速是影响石油类污染物挥发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温度升高,风速增大都可使挥发迁移速度提高0.5~5倍以上;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较好描述.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石油类污染物在延安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迁移的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渭河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粒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同污染浓度条件下,粗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初期释放量和释放强度;平衡释放浓度随粒度减小略有增大,考虑到沉簌 物吸附重金属的粒度效应,重金属释放的粒度效应会更加明显。渭河沉积物中构成重金属释放的结合形态主要为离子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结合形态相互转化的结果是以水相中重金属释放浓度变化的动力学过程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6.
对土壤中原油的解吸动力学及土壤粒径、pH值和温度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原油的解吸动力学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原油污染土壤粒径越小,解吸的原油量越多;在pH值2~12范围内土壤中原油的解吸量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油的解吸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膜压法在自然水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膜压及膜面积可作为自然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表征也可作为水体受污染程度的一种判据.利用膜压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分子结构对有机污染物在气/液界面上形成表面膜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头部的羟基数目对两亲性化合物所形成的表面膜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在相同温度下,羟基数为3的脂质化合物的崩溃压高于羟基数为1的崩溃压,这是由于在固相状态下含有3个羟基的脂质分子间能形成更多的氢键,即分子间作用力更强,使得它的崩溃压更高.相同表面压下,强的氢键作用使得多羟基有机物形成了更致密的表面微结构.实验结果可为建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表面膜的状态方程以及城市污水表面膜的测定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含氨溶液模拟氨氮废水,根据其在氯离子存在下的间接电氧化的反应机理,运用物料平衡原理和法拉第电解定律,结合对滤压式电解槽传质系数的测定,建立了滤压式电解槽间接电氧化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滤压式电解槽间接电氧化数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滤压式电解槽中氨氮的间接电氧化降解行为。氨氮降解速率与电流密度和流速有关,在氯离子浓度满足氨氮降解需要的前提下,氨氮浓度与电解时间成线性关系,与氨氮初始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