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延缓柿果实水溶性果胶上升和共价性果胶下降的速率,以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速率。因此,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可以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柿果实脱涩机理及脱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宝  尚丽  薛晓莉  张寅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4):2973-2981
随着人们对柿果实保健功能的深入认识,柿树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但中国在柿采后生理尤其是涩柿脱涩机理及相应技术的研究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柿不同类型果实脱涩机理及涩柿采后脱涩技术及相关影响因子,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柿果软化机理,本研究以生产上的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材,对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磨盘柿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果实的软化,丙二醛含量先迅速上升,在采后14 d达最高点,20 d时降至最低,之后又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4.
尖柿果实采后电学特性和品质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富平尖柿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在0.1~3 980 kHz频段范围内的24个频率点上系统地研究了柿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6个电学指标与4个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出了能够用于柿果实无损检测的特征频率和敏感电参数。结果表明,不同频率下复阻抗(Z)、串联等效电阻(Rs)、并联等效电容(Cp)、并联等效电感(Lp)、电导率(σ)和损耗角(Deg)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在398kHz下品质指标与电参数的综合相关性最好,398 kHz可作为尖柿果实采后品质无损检测的特征频率。在特征频率下将各品质指标与特征频率下与其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的电参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在回归方程中,仅用Z就可以反映出尖柿果实采后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Rs和Cp可以反映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单宁含量的变化,其标准化残差分析值均在(-2,2)区间内,表明利用电参数Z、Rs和Cp来预测尖柿果实采后不同贮藏时间的品质指标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Z、Rs和Cp可作为标志尖柿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品质指标变化的敏感电参数。当尖柿果实采后并联等效电容Cp大于2.66 nF时,尖柿果实已经完全脱涩。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索柿果在采后软化过程中α-淀粉酶和Cx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国内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研究材料,对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与α-淀粉酶和Cx纤维素酶活性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α-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Cx纤维素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呈总体上升的趋势。当柿果硬度小于2.00 kg/cm2时,α-淀粉酶活性最大[为3.214 mg/(g.min)],Cx纤维素酶活力达最小值(0.314 U/mg),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为0.927μg/mg)。[结论]该研究为柿子采后的保鲜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桂霞  王英超  王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15-8916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及蛋白酶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蛋白酶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蛋白酶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柿果软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在柿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柿果品种多,果味甘美,具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具一定的药理作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品。但许多柿果品种都不耐贮藏,鲜果供应期较短。为改变这种状况,一些研究对柿果的采后生理、贮藏变化等进行研究试验,并采用不同的保鲜剂处理柿果,以期延长柿果的保鲜期和供应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50μg/g和300μg/gGA3处理对一串铃柿果实采后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GA3浓度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ACC的积累,降低EFE的活性,从而显著降低了柿果实内源乙烯的生成,乙烯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对照推迟了20d。柿果实采后前期内源乙烯显著减低的原因,主要是GA3降低了EFE的活性,GA3处理的浓度越高对EFE和内源乙烯的影响越大。两种GA3浓度处理均能有效的抑制柿果实硬度的下降,果实采后前期300μg/gGA3处理对柿果实硬度下降的抑制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呈上升趋势,原果胶含量呈下降趋势,细胞膜相对透性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柿果硬度与原果胶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水溶性果胶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是导致柿果实软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不同耐贮性柿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为不同品种柿果实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耐贮性差的‘富平尖柿’和耐贮性强的‘干帽盔’为试材,于八成熟时期采收果实后分别经丙烯和1-MCP处理,以不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每3d测定1次果实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的变化。【结果】2个品种柿果实在贮藏期间硬度不断下降,硬度降至2kg/cm2的时间以‘富平尖柿’早于‘干帽盔’,‘富平尖柿’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较‘干帽盔’出现早且峰值更高;2种试材ACS、ACO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富平尖柿’的2种酶活性高峰均显著高于‘干帽盔’。1-MCP能显著减缓果实硬度的下降(但品种间差异不大),可显著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ACS、ACO的活性。丙烯可显著加速果实的软化,对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2种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富平尖柿’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富平尖柿’对乙烯类似物丙烯的响应较‘干帽盔’更为敏感。1-MCP处理柿果实软化的抑制效果在‘富平尖柿’上的表现优于‘干帽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