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永宁  史作清 《化学世界》1993,34(8):368-371
本文系统研究了用大孔吸附树脂从甜叶菊中提取,精制甜菊甙的工艺,对甜叶菊的提取,除杂方法及甜菊甙的结晶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用此工艺制备的产品纯度高、色泽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常温下提取迷迭香酸的工艺,迷迭香酸的提取率达到94.35%。分离纯化采用萃取与大孔树脂洗脱相结合的工艺,先用正丁醇萃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采用X-5大孔树脂进行分离富集,最后重结晶得到产品,纯度达到66.67%,产率为0.36%。结果表明选用正丁醇和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可以除去大量的糖类、果胶、蛋白,X-5树脂对迷迭香酸分离与富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钟振声  潘锦秀  陈砚楷 《精细化工》2007,24(6):581-583,591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黄的精制效果。比较了6种树脂对栀子黄的吸附效果,并选择HPD450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获得高色价、低OD值的栀子黄色素的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适宜精制条件为:水提取液ρ(栀子黄)=7 mg/mL,水提取液与树脂的体积比为7∶1,依次用6BV水、4BV体积分数为5%的乙醇、3BV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4BV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梯度洗脱。在此条件下,得到OD值为0.394、色价达423.4的精制产品。  相似文献   

4.
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通过熔点测定、IR图谱分析发现,纯化后产品的纯度提高了39.97%.  相似文献   

5.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番茄红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小组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混合模拟移动床技术,筛选和优化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制备番茄红素的工艺条件、工艺参数,使产品中番茄红素的纯度提高30.4倍,回收率达到66.9%。  相似文献   

6.
正相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三七叶甙中人参皂甙单体Rb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七叶甙粗提物为原料,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和正相液相制备色谱法建立了分离纯化三七叶甙中人参皂甙单体Rb3的制备工艺.首先采用D-101B大孔吸附树脂对原料进行精制,得到Rb3含量为50%的三七叶甙精制物.进而通过正相液相制备色谱柱(φ80mm×1000mm)分离纯化三七叶甙精制物,通过考察流动相组成、流速和上样量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流动相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水溶液[体积比为211(上层)],流速为35~40mL.min-1,上样量为10g.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了人参皂甙单体Rb3,纯度达95%.本方法简便、分离效率高、重复性好,为人参皂甙类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的工艺条件及树脂前处理的方法。以补骨脂素洗脱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确定DM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补骨脂素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大孔树脂前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DM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容量以干树脂计为9.76mg·g~(-1),用纯化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依次洗脱,以60%乙醇洗脱效果最佳,洗脱率达90.76%,总干燥物中补骨脂素含量达69.28%。大孔吸附树脂对补骨脂素有较好的分离纯化作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法结合D500大孔树脂吸附交换分离纯化粗品肝素的效果,以替代传统的氧化法。方法以肝素粗品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水解法去除原料中的蛋白杂质,结合大孔树脂吸附交换精制粗品肝素。通过生色底物法测定精品肝素的效价,并计算效价回收率。结果酶解液用D50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最佳动态吸附条件为:吸附温度55℃,肝素溶液的盐浓度2.8°Bé,肝素溶液p H 8.5,进样浓度2.5 mg/ml,流速1.5 ml/min;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温度50℃,洗脱速度1.0 ml/min,洗脱剂浓度19°Bé,p H 8.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精品肝素效价最高达189 IU/mg,比原料(78 IU/mg)提高2.42倍,且效价回收率为97.2%。结论利用蛋白酶结合大孔树脂吸附交换的方法对粗品肝素进行精制,可减少对精制过程中肝素生物效价的破坏,且提高了精品肝素的得率,该方法可替代传统氧化法精制肝素,为粗品肝素的分离纯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纯度金丝桃素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研究了金丝桃素的提取分离方法.结果表明,采用HZ 816大孔吸附树脂对贯叶连翘粗提物进行吸附纯化,以水、40%乙醇、60%乙醇洗去大量杂质后,以80%乙醇解吸,所得样品再经酸水结晶可得高纯度的金丝桃素.该方法简便,消耗低,产品纯度高,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孔树脂的分离原理,综述了大孔树脂在抗生素提取与精制中的应用,着重探讨了当今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方向,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珊  黄怡  曹蕾  王成 《化工科技》2010,18(1):76-80
综述了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和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稀醇溶液对甘草酸的提取效果较好,添加稀氨水后可提高甘草酸的提取收率;超声波强化或微波辅助提取可提高甘草酸的提取效率并节约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CO2超临界流体法无毒、高效且不需加热即可将甘草酸与溶质分离;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方法可实现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对甘草酸的吸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种树脂中选择了D-101树脂为纯化甘草酸的最佳树脂。考察了各种因素对D-101树脂吸附和洗脱甘草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获得吸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pH值6-8,甘草酸浓度5.710mg/mL,流速为1mL/min;洗脱最佳条件为:乙醇洗脱剂浓度50%和洗脱液流速1mL/min。洗脱产物甘草酸纯度最高达82.38%。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单宁基吸附树脂,并研究了吸附树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羧甲基纤维素与单宁结合,通过羧甲基纤维素羧基与单宁酚羟基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吸附树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容量可达1 300 mg/g。在亚甲基蓝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 000 mg/L,吸附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5 g/L时,吸附树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98%以上,且羧甲基纤维素-单宁基吸附树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提取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新工艺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溶剂为50%(wt)氨+30%(wt)乙醇的混合溶液;固液比为1:12;微波功率为560W;微波时间为30s;微波次数为3次;甘草粒度为细粉粒(过60目筛)。在此最佳条件下得甘草酸收率为9.54%。  相似文献   

15.
甘草酸及甘草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精制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类物质在药理研究中的新发现,尤其在治疗SARS方面的可能应用,使其提取和精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甘草酸和黄酮类物质的各种提取、精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优缺点,并对有效物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6.
溶剂萃取法分离水溶性甘草黄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烷基氧化膦(Trialkylphosphine Oxide, TRPO)石油醚溶液为萃取有机相,从甘草浸提液中对水溶性甘草黄酮进行了萃取分离. 正交实验表明,TRPO浓度是影响总黄酮萃取的显著因素,相比(A/O)的影响次之,pH值的影响最小. 在pH 5~8的范围内总黄酮萃取率随pH值升高而逐渐下降;在pH 5~6的范围内甘草酸的萃取率随pH值升高迅速降低,在pH 6以上几乎降为0;总黄酮萃取率随相比的增大而减小,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大迅速提高;总黄酮的萃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说明萃取黄酮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TRPO萃取甘草甙的萃合比为3. 通过溶剂萃取方法可实现水溶性甘草黄酮和甘草酸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By the aid of the surface activities of glycyrrhizic acid, foam separation can be used to extract and concentrate it.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flow rate of air, initial feed concentration, pH and ionic strength on the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yield of glycyrrhizic acid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s of other surface‐active substances in solution, such as proteins, on the separ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re also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oam separa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separate and concentrate glycyrrhizic acid. © 200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张慧慧  刘明言  凌宁生 《化工进展》2013,32(1):180-183,198
为了建立甘草提取甘草多糖后浸膏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535 nm为最大吸收波长,进行了比色条件优化及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0.25 mL待测液中,加入0.25 mL浓度为 6 mg/mL的香草醛溶液和2.0 mL 75%硫酸,在温度为75℃条件下反应25 min,显色效果最好。该法精密度高(RSD=4.93%,n=6),1 h内稳定(RSD =1.09%,n=6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3% (RSD=4.62%,n=5),是一种简便、准确、稳定和重复性好的检测脱糖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牛膝总甾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牛膝总甾酮的吸附和洗脱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膝总甾酮的吸附量为28 9mg/g;在pH=2~10,吸附流速<1 2BV(BV:树脂柱床体积)/min,用φ(C2H5OH)=85%的乙醇2BV,牛膝总甾酮就可以被完全洗脱;经D型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后,提取物中总甾酮质量分数可达到60%,蜕皮甾酮质量分数可达到10%以上,说明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牛膝总甾酮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强酸离子交换纤维对碱性氨基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强酸离子交换纤维对赖氨酸的吸附、解吸性能。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纤维对赖氨酸的吸附速度明显快于732树脂。穿透曲线结果表明,纤维的吸附量与上柱液浓度、流速、pH值有关。用氨水可将吸附的赖氨酸迅速解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