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 A安乃近安乃近致昏迷及肺水肿一例。(张西洲)12 (4): 60 BB超 丙硫咪唑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B超初步观 察(王怀禄等)】2(2):l 0白塞氏病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白塞氏综合征一 例报告(王竹芳)12(2):52 酒精棉球按压注射部位防治白塞氏病针剌脓泡 疹(卞敬华)12(2):65白血病急性淋巴白血病骨髓细胞体外无血清液体 培养的研究(达万明)1 2(1):l 宝鸡市、扶风县1986~1 988年白血病流行病学 调查(沈建华等)12(2):16 小剂量三尖杉脂硷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急性非 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疗效分析(徐金魁)】2 (2): 29 急性白血病存活14年一例报告(滕绍英…  相似文献   

2.
细粒棘球蚴病的超声检查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病的超声检查与分类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实时超声观察细粒棘球蚴病各类型的分布及声像图表现。结果按病灶部位分为(1)实质性脏器(肝、脾、肾、甲状腺、乳腺、子宫)包虫囊肿244例(72.6%);(2)含气脏器(肺)包虫囊肿65例(19.3%);(3)空腔脏器(腹腔、膀胱、卵巢)包虫16例(4.8%);(4)肌肉(腹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包虫囊肿6例(1.8%);(5)骨、关节部位(上颌骨、膝关节)包虫囊肿5例(1.5%)。根据包虫病囊肿的病理基础分为三种类型(1)单纯囊;(2)多子囊;(3)继发征象。结论五类三型分法有助于包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13例肝包虫囊肿经皮抽吸和引流的经验(男3例,女10例,平均47岁)。免疫学检查结果阳性5例、阴性4例、可疑2例。经皮抽吸前,5例疑为包虫病,4例诊为肝脓肿,2例诊为肝肿瘤,2例诊为单纯性肝囊肿。所有病例均为孤立性的,平均直径50mm(20-85mm)。5例囊肿壁薄(I型),1例为多隔囊肿(Ⅲ型),7例含有实性和囊性成份(Ⅳ型)。5例病变在肝左叶、8例在肝右叶。抽吸前无需给药。11例US导向,2例CT导向。抽吸针为19~22号。抽吸物作细胞学和微生物学检查。3例用辫尾导管(5F和8.3F)  相似文献   

4.
A 阿一斯综合征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阿一斯综合征一例报告(刘堆玺F13(1):68 癌,苏联大气层核试验停止后28年乌鲁木齐地区癌死率调查(侯价礼等)13(4):1 “B 。。 白内障 340例自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配合体会(李景)13(2):61 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铜、锌测定及其在脑膜白血病和脑膜微小残留病中的意义(王西建等)13(3):1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马尾神经损害一例(王景昌)13(1):63 。。 白蛋白 溴串酚绿比色法测定尿液白蛋白初探(孙振亚)13(1):34 半月板半月板游走髌上囊一例(蒋富贵)13(4):65 c 鼻炎 高频电灼治疗单纯性肥厚性鼻炎9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于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前常规MRI和DWI的信号特征。结果:11例均为单发;7例表现为囊状均匀性长T1长T2信号,4例病灶信号不均匀,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其内混杂少许等T1等T2信号;5例行增强扫描均未见异常强化;所有病灶在DWI上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楚,ADC图表现为中等信号。结论:DWI对于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与常规扫描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6.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近百年来手术是本病唯一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后3年复发率竞高达22%左右。近年口服药物治疗有了很大发展,特别甲苯咪哩(Mebendazol)及丙硫咪唑(Albendazol)引起注意,但对较大囊肿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我们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对16例30个囊肿的肝腹腔包虫囊肿行穿刺治疗,恢复均顺利,未发生过敏反应及其它并发症。现最长病例观察已21月余,B超下肝内包虫囊肿已完全消失。我们认为:包虫囊肿应用穿刺治疗结合局部及全身用药,在一定适应症范围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 MRI表现。常规行SE T1WI、TSE T2WI和STIR扫描,1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6例中12例病灶位于髓外硬膜下,4例位于脊髓内,合并其它先天畸形6例。MR表现为T1WI上呈低信号8例,等、低混杂信号6例,等、低、高混杂信号2例;T2WI上呈高信号10例,等、高混杂信号5例、等、低混杂信号1例;3例肿瘤内有脂肪信号。11例患者行增强扫描,肿瘤内部均无强化,肿瘤边缘轻度强化2例。结论: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除与皮样囊肿鉴别困难外,与其它椎管内肿瘤容易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和B超检查,全部病例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4例32个卵巢病变共6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单侧16例,双侧8例;21个卵巢为单发囊肿,11个卵巢为多发囊肿共42个囊肿,其中8个卵巢大囊肿周围伴有小囊肿,5个囊肿内有分隔;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23(36.5%)个囊肿,T1WI高信号而T2WI呈低信号19(30.2%)个囊肿,呈混杂信号17(27.0%)个囊肿,T1WI呈等或低信号而T2WI呈高信号4个囊肿;囊肿边缘光滑6个,边缘部分毛糙不清19个,边缘完全毛糙不清38个。低场MR术前诊断6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0个与病理相符,3个病理诊断为囊腺瘤;B超术前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0个,未定性8个,未发现病变5个。结论:MRI和B超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检出率100%(63/63)、95%(60/63),特异性95%(60/63)、79%(50/63),低场MR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B超。  相似文献   

9.
AIDSARDS癌癌胚抗原暗适应鼻 腔鼻 咽鼻咽肿瘤鼻 炎白血病百日咳(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A爱滋病简介(刘晋发)2(2):175多发性肌炎并发重度ARDS一例报告(马利铭等)2(2):152超声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附22例超声分析(刘金耀等)2(4):343癌胚抗原放射免疫测定的临床应用(刘燕喃等)2(4):339老年人的暗适应(李莉等)2(3):265 B儿童期鼻的骨折对鼻发育的影响(李文修摘译 田振明校)2(3):304医源性鼻部和鼻咽部异物二例报导(宋燕哲等)2(3):2730.5%普鲁R因局部封闭治疗鼻前庭湿疹二例报告(赵伟实等)2(3):286鼻塞的消毒(郑淑瑛)2(4):379鼻腔…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1月以来 ,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2 5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2 5例自发性气胸均符合诊断标准 ,其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19~ 6 6岁 ,平均 43 8岁。其中 1例发生气胸 4次 ,5例发生 3次 ,14例发生 2次 ,初次发生 5例。 12例单纯上叶尖段肺大泡 ,3例中叶肺大泡 ,3例下叶肺大泡 ,7例多个肺叶多发性肺大泡。1 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复合麻醉 ,取标准侧卧位 ,自腋下背阔肌前缘斜行向下至腋前线沿肋间作 10~ 12cm长皮肤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 ,稍加游离背阔肌前缘并用拉钩将其向…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的DWI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颅内表皮样囊肿和15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并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别测量病变区、健侧脑组织及健侧侧脑室内脑脊液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在T1WI和T2WI上呈相同的信号改变;在DWI上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而蛛网膜囊肿呈低信号;表皮样囊肿的ADC值[(10.197±0.329)×10-4mm2/s]明显低于蛛网膜囊肿[(30.098±1.510)×10-4mm2/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DWI对于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汉浓拼秆宇母顺序排列) B白血病 念神白血病臼体骨髓抬植前恬骨腿洲胞谦传学动态观察(王伟光,纪树答)1”1;7(A): 208膀肌颈粳阻 女件胜M挟梗阻经尿道电灼电切治疗的观察(钟华)199卜7门):46膀眺炎 门体针髓移植并发出血性膀眈炎的护理(李玉云,乔爱真)1”卜7(1):的膀肤肿瘤 卡介苗治疗表浅膀肌癌(石孝民,袁之敏)1991;7(2):102贲门痉挛 贪门失弛缓症ZI例临床分析(杨春敏,高志坚)190卜7(4):235鼻疾病 吓鼻咽喉科停飞145例的回顾分析(王恩彤,夏志刚)1m1;7(3):159鼻炎,变应性,常年 激光照射治疗过敏。贮鼻炎的疗效观察(宋燕哲,范业忠)]991;7(1…  相似文献   

13.
弥散MRI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19例表皮样囊肿常规MRI和DWI的信号特征,定量测定表皮样囊肿、正常脑实质和脑脊液的ADC值.结果:17例表皮样囊肿T1WI、T2WI呈等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2例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肿瘤边缘弧线形增强或不增强.19例肿瘤DWI呈明显高于脑实质和脑脊液信号,肿瘤较脑脊液的平均ADC值显著减低,较脑实质的平均ADC值显著增高.结论:DWI优于常规MRI发现颅内表皮样囊肿,DWI上表皮样囊肿的高信号可能是肿瘤组织的T2余辉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侧脑室表皮样囊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磁共振(MR)扫描技术在侧脑室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侧脑室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表现及术前做MR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T2FLAIR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资料。结果 11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12例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10例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2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多无强化或或囊壁轻度强化,其中2例发生恶性变者局部囊壁呈结节状及花环状明显强化。结论侧脑室表皮样囊肿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侧脑室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首选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不典型表皮样囊肿的MR表现及其与病理所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不典型表皮样囊肿的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检查,2例行MR增强扫描,1例行CT扫描.结果 4例表皮样囊肿位于小脑半球实质,2例位于大脑半球实质,1例位于小脑周围.T1WI 6例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T2WI 5例呈很低信号,2例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病理检查镜下可见囊肿内大量蛋白物质.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呈短T1和等T1信号主要与囊肿内存在大量蛋白物质有关,需要与颅内短T1信号的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6.
1993— 1 998年 8月 ,我院采用大网膜置入肝包虫囊肿作内引流治疗肝包虫病 9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2例中男 5 1例 ,女 4 1例。年龄 8~ 6 4岁 ,平均 36 3岁。囊肿在右肝叶 6 5例 ,左肝叶 2 7例。囊肿大小 5~ 2 5cm ,囊肿数目 1  相似文献   

17.
肠型白塞氏病属少见疾病,合并外科并发症者处理很棘手,作者近5年收治2例,并收集1979年至1995年间国内12篇文献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共24例就治疗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34.6 岁,50岁以下21例。1.2 主要症状及外科并发症 口腔、生殖器溃疡、眼部炎症、皮肤损害4个主要症状分别为22例(91.67%)、22例、16例(66.67%)、11例(45.83%)。具有4个主要症状4例,3个主要症状13例,2个主要症状7例。从诊断白塞氏病至因肠并发症手术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6年,平均6.8年。并发症有急性肠穿…  相似文献   

18.
(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A艾滋病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X线、CT影像表现…宋伟严洪珍王云 4:30 0BB超 :B超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程瑞萍王怀禄候晓斌 ,等  4:30 1B超 :B超误诊腹膜后纤维硬化症l例…程瑞萍薛峰  4:313B超 :B超诊断肝癌晚期并发胆汁性肝脓肿 1例…江丽徐新民  1:3B超引导 :B超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邱鹏运梁萍谢伟金 ,等  4:2 98白血病 :CT诊断白血病颅内出血 5例…魏江平叶如馨罗敏智  2 :14 2膀胱肿瘤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邵波白金香张梅 ,等  5…  相似文献   

19.
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0例肝包虫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分为4种:单发囊肿型7例,多发囊肿型9例,子囊孙囊型12例,囊肿实变型10例.肝泡球蚴病的声像图分为3种:实性肿块型16例,肿块液化型21例,肿块钙化型5例.除2例单发囊肿型声像图缺乏明显的特征(囊底缺少囊砂),术前未能做出明确诊断外,余78例均做出了明确的诊断,诊断符合率97.5%.结论:超声显像对肝包虫病的位置、数目、大小和类型均可做出精确的判断,可作为包虫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乳腺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的乳腺X线、CT表现,探讨其影像特点.方法 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包虫病患者均行乳腺X线摄影,1例行CT检查.结果 11例乳腺包虫囊肿,9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其中1例单发者因外伤而破裂.乳腺X线征象表现为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类圆形阴影,密度高或低,边缘光滑锐利,5例出现钙化,2例表现为囊壁弧线形“蛋壳”样钙化,3例囊肿内有斑点状钙化,1例破裂后呈空洞样改变,出现“日环食”征.1例做CT扫描者见类似水样密度的囊状影,有完整包膜.结论 乳腺X线摄影能准确显示乳腺包虫病囊肿的部位和形态特征,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史能提高对乳腺包虫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