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夹层阻尼结构抑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等效复合刚度法,对多夹层阻尼结构的抑振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不同夹层阻尼结构的等效复合刚度和损耗因子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的夹层材料和几何参数对结构抑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多夹层组合结构的夹层层数对组合结构损耗因子的提高量有限;适当增加夹层的厚度可改善组合结构抑振性能;变化夹层的材料,采用较硬的约束层和较软的阻尼层可显著提高组合结构的抑振量。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幕墙安装人机协作系统中高空平台振动抑制,针对该平台存在的多维振动特性,提出应用基于3-UPU并联机构的振动抑制装置。该机构通过改变支链长度实现动、定平台相对移动,各支链分别应用阻尼吸振装置进行能量吸收,从而减小高空作业平台的振动。为控制高空作业平台与被吸附幕墙之间作用力,建立了并联机构运动学模型和静力学模型,并计算了雅克比矩阵,进而建立等效阻尼和各支链阻尼及动平台位移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阻尼抑振机构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当抑振机构的支链阻尼均为11000 N·S/m时,振动响应大约0.3 s后趋于稳定,该减振机构对冲击振动衰减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提高高空作业平台稳定性,并实际验证了并联机构抑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大量的抑振试验的基础上,充分证明了变速磨削的抑振效果,并探讨了切削参数和变速参数对抑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阻尼吸振器及无阻尼吸振器的吸振性能作了分析与比较。同时,探讨了吸振器类型及其参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变速切削抑制切削颤振机理,讨论了变速切削抑振研究国内外的最新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速切削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利用振动的在线监测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变速切削.  相似文献   

6.
倪敬  王宏亮  刘湘琪 《机电工程》2014,(4):454-457,494
针对带锯条振动引起的材料损失、锯条寿命降低、锯材尺寸精度及加工面质量变差的状况,设计了一种基于主振模态预测的带锯条振动主动抑制装置。该装置实时采集带锯条横向、纵向及扭转方向上的多维度振动信号,并采用基于EMD筛分方法的主振型模态识别算法,来构建振动信号关于主振型模态的预测模型,最后基于实时采得的数据及其预测模型的输出量,通过PID控制方法控制电液阻尼减振器。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带锯条横向、纵向及扭转方向上的抑振效果分别可达80%、66%、75%。  相似文献   

7.
自由浮动柔性双臂空间机器人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抑振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性多臂空间机器人是一个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动力学系统。本文基于假设模态法、La-grange方程和动量守恒原理,推导了一种自由浮动柔性双臂空间机器人协调操作刚性负载闭链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弹性形变和振动问题,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液压启闭机-弧形闸门,为研究其振动传递并提出有效抑振措施。本文通过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并建立其动力学方程,理论分析液压油的刚度阻尼特性,在Simpack中建立液压启闭机-弧形闸门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以液压系统为振动源,通过设置基座隔断阻尼器和闸门隔断阻尼器并进行参数优化来抑制振动传递,结果表明:基座隔断阻尼器和闸门隔断阻尼器能有效抑制振动的传递,并得到两阻尼器刚度与阻尼的优势区间,基座隔断阻尼器刚度为1×104~1×105 N/mm,阻尼为100~2 000 Ns/mm;闸门隔断阻尼器刚度为1×104~5×105 N/mm,阻尼为100~2 000 Ns/mm。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双模态振动系统阻尼特性分析模型,采用理论和数值方法分析了系统阻尼与模 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系统的阻尼衰减特性不仅取决于研究带宽内的模态阻尼和 模态频率,而且与激励力的分配和带宽内的模态质量有关。系统的宽带阻尼与两模态阻尼 值的数学平均值无明显关系,通常也不等于两模态阻尼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相似文献   

10.
电液激振系统在高频阶段容易受到谐振的影响,谐振所产生的冲击波压力的瞬时值会高,会破坏密封装置,产生很大的噪声,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该文通过采用旁路泄漏的方法,即在液压缸两腔间连接可变节流阀调节阻尼,通过加大液压缸的泄漏流量来增大泄漏系数,提高了液压阻尼比,从而减少谐振,增加系统正常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压配气间管道系统工作时发生的剧烈振动问题,确保重大型号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采用多种数值模拟手段和试验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构振动分析及抑振研究。首先,基于有限体积法构建主管道2及其出气管道的内流场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计算并提取动态气动载荷;其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主管道2及其出气管道在内的整个配气间里的管道系统的结构动力学数值模型,分析其结构模态特性;最后,综合以上2个数值模型,计算高压气流管道结构瞬态激励振动响应,并依据结果设计相应的抑振装置。该综合分析方法充分厘清了振动的基本诱因,抑振后的结构振动大大降低,完全具备了持续工作的能力。研究表明,该振动研究方法可用于指导高压高速流体管道结构设计或结构技改,也可用于指导空气动力试验装置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无阻尼动力吸振器吸振的频率特性以及无经动力吸振器参数的选择。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疲劳损伤问题,建立了带振动能量耗散机制的气膜阻尼理论模型.将气膜内气体的流动分别等效为牛顿流体的流动和泊肃叶流体的流动,推导出气膜阻尼结构的阻尼比方程,研究了带气膜阻尼悬臂平板的振动特性.目的是为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气膜阻尼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泊肃叶流体能够考虑更多的振动能量...  相似文献   

14.
15.
输入整形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柔性机器人残余振动的控制策略。但系统的共振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受外界影响发生变化时,其抑振性能会降低,需要建立一种抑振频率宽度更大的输入整形器。对零振动与零导数和极不灵敏输入整形器进行改进,增加高阶导数或多峰约束条件,从而改善其鲁棒性,获得更大的抑振频率宽度。对多种改进型的输入整形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构建一种3-DOF并联机器人的多个高阶导数和多峰输入整形器,通过仿真分析其抑制机器人残余振动的响应曲线,并与常规的输入整形器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拓宽传统定参数颗粒阻尼吸振器的有效减振频带,设计了一种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对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并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颗粒容器内水量与最佳减振频率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可以通过改变颗粒容器内的液体量调节其最佳减振频率,拓宽了吸振器有效减振频带。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号飞机飞控系统中的双万向节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轴振分析。通过弹性轴轴振方程的建立,计算得到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在Pro/E中建立了双万向节系统的实体模型,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模态分析;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分析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影响系统轴振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两自由度双阻尼弹簧振子振动系统的振动频率特性分析入手,探讨了用阻尼吸振器吸收机械阻尼振动的性能,并对阻尼吸振器参数的选择原则作了分析,同时,通过模型试验对理论分析的结果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日益增多的超精密仪器仪表,一般给其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工作平台只能消除外界对其的振动干扰,对于仪器仪表自身各种执行机构动作所产生的干扰却无能为力.文中研究的微动平台不仅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同时运用反定位原理,采用闭环PID控制算法,可以有效抑制设备自身产生的振动干扰,从而更全面地获得精密设备所需要的良好工作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精密.  相似文献   

20.
主要陈述了有阻尼动力吸振器的设计以及优化的理论推导,并指出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和解决方案,对于有阻尼动力吸振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