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振冲碎石桩法是利用振动和水冲法在松散砂性土地层中填充碎石、卵石物料制成桩体,使砂土振密,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消除砂土地基液化的一种新方法。这种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砂土地基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振冲碎石桩法的加固机理松散砂...  相似文献   

2.
根据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河水面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砂土地基中采用振冲挤密和置换碎石的处理方法,详细地阐述了振冲碎石桩的工程特性、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并探讨了振冲碎石桩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控制和预防措施。振冲碎石桩技术可靠,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且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3.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堤工程建设, 主要面临稳定性和变形2方面的问题, 桩承式加筋路堤不仅能够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而且能够控制路基的沉降。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现场原型监测和数值分析, 人们对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的土拱效应和加筋拉膜效应, 以及路堤荷载传递机制已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并在各种土拱模型理论指导下形成多种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方法。但目前对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土拱形态和成拱条件认识不一致, 重复荷载下土拱效应演变规律缺乏定量研究, 现行设计方法对路堤沉降控制仍显不足。在综述桩承式加筋路堤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桩承式加筋路堤的作用机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成果, 提出了对存在问题做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保田  张福海  王炳奇 《水利学报》2001,32(1):0053-0057
本文介绍了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不排水强度低于20 kPa的超软弱河道边坡的施工方法,碎石桩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提供了由测试数据获得的抗剪强度指标与面积置换率的关系、充盈系数与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的关系。用实测碎石桩复合地基抗剪强度计算了施工期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其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实例表明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人工河堤淤泥土层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通过挤密增加土体密实度以及依靠桩体的排水减压和桩体减震共同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砂土液化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减小了地基沉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形成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及其应用进行分析,得出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地基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减小沉降为主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更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相似文献   

6.
桩承式加筋路堤常用的有限元几何建模方法包括单桩模型(含轴对称模型和单桩3D模型)、平面应变模型和3D断面模型,这些模型各具特点且前提假设各不相同,但却缺乏对比研究。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几何建模,对比分析了基于大面积堆载假定的模型与带边坡3D断面模型应力分布及变形的差异与原因。计算表明:3D断面模型最能反映桩承式加筋路堤真实工况,而单桩模型及大面积3D断面模型均低估了沉降量。边坡效应引起的水平位移及坡外隆起使得桩土沉降差、平均桩土应力比、桩顶荷载分担系数及土工加筋横向拉应力均在路肩区域达到极大值,且在路面范围内均大于大面积堆载工况。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地基不排水或排水不畅情况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配置了由钠基膨润土和甘油混合而成的新型人工软土地基,进行了 4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模型试验,并与排水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随筋材刚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其桩土应力比远大于排水条件下的桩土应力比;筋材刚度较大时,桩...  相似文献   

8.
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加筋材料的合理设置对充分发挥筋材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4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桩承式加筋路堤垫层中土工格栅两边端部反包设置的使用效果,包括对路堤稳定性、桩土荷载分担等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加筋材料反包设置相当于将筋材锚固于路堤中,可充分发挥筋材的加筋作用,与加筋不反包相比,测得路肩下方格栅承受的拉力较大,而路堤中心处格栅受力相对较小;②加筋反包设置可提高桩土应力比,促使荷载向桩体转移;③加筋反包可降低路堤表面总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减小地基土的侧向位移,提高路堤地基整体性和稳定性;④加筋材料的力学性质对加筋受力、桩土荷载分担和路堤变形存在较大影响,延伸率低、拉伸模量高的加筋材料更能发挥加筋膜效应。  相似文献   

9.
舒怀珠 《人民长江》2008,39(18):50-51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通过挤密增加土体密实度以及依靠桩体的排水减压和桩体减震共同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砂土液化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地基承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取得较好效果.对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形成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及其应用作了分析,得出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地基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减小沉降为主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更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内外桩承式加筋路堤中加筋体的计算方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加筋体在竖向荷载和边坡推力影响下的计算方式的区别;利用有限元对加筋体进行模拟能够较为直观的看出格栅的变形,国内学者目前都假设格栅变形在弹性范围内,但采用不同的假设单元来进行模拟,对加筋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方式采用直接嵌入法和Goodman单元模拟等等,尽管计算的方式不同,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情况还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粘贴玄武岩纤维布(BFRP)的钢筋混凝土矩形偏心受压柱的力学性能,制作了9根粘贴玄武岩纤维布(BFRP)的钢筋混凝土矩形偏心受压柱。通过考虑纵向纤维布的层数、横向纤维布的宽度、间距、层数等不同参数的变化,分析探讨了加固前后柱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及延性。结果表明:纵向受拉侧粘贴BFRP可以明显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但不能明显改善柱子的延性。若加上横向纤维箍后,却能极大地改善柱子的力学性能。而且在相同加固量情况下,条带分条宽度越小、加固净距越小,加固效果越明显。最后还提出B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和砂基地,可增强抗震稳定性,提高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同时该工艺具有施工简便、工效高、成本低和效益显著的特点,给大面积的水利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波浪正向入射散体斜坡内最大波压力衰减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研究了波浪正向入射时散体斜坡内法线方向最大波压力的衰减趋势,找出了影响波压力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破波压力从坡面向内部传递与方向、坡度没有明显关系,而与波陡、沿程相对位置相关。计算结果列出附表,便于工程应用。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波浪对散体斜坡破坏机理提供依据,对库岸工程防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碎石桩加固质量的检测以往都是采用静载荷试验,由于载荷试验的影响深度有限,试验结果只能代表表层碎石桩的质量。本文介绍了一种碎石桩质量检测的新方法,将碎石桩桩身静力触探与静载荷试验进行综合比较测定的方法,从而可以较准确地测定整个加固深度范围的碎石柱质量,经过多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证明此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台风和寒潮等极端事件条件下海堤背水坡易受到越浪和溢流的侵蚀作用,海堤背水坡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人们对海岸工程也提出了更多的生态和景观要求。加筋草皮作为一种新兴的护坡方式,发挥了土工织物防冲固草和草根系固土的作用,既提高了植被护坡的抗水力侵蚀能力,也满足生态功能。为研究背水坡加筋草皮的护坡性能,基于室内水槽试验,探究了不同加筋草皮方式在背水坡遭受高速持续水流冲刷和越浪水体斜向冲刷两种作用下抗侵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加筋草皮抗侵蚀有差异,抗侵蚀性能由强到弱为三维土工网垫与土工格栅联合加筋、三维土工网垫>土工格栅>天然草皮。相同流量下卷破波斜向冲刷作用下较持续水流正向冲刷破坏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17.
局部冲刷平面尺度是对塔基附近可能受冲床面进行精准防护的指导依据,也是预测群桩局部冲刷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泥沙运动学理论,根据试验观察分析规则分布的群桩局部冲刷平面形态演变及其干扰因素,提出了一个可综合反映水流强度与塔基结构影响的局部冲刷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通过统计不同强度指标下的塔基局部冲刷平面结果,回归分析得到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采用黄河下游两组工程实例对局部冲刷平面尺度关系式进行了试验验证。其结果表明,拟合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误差不大于10%,可为多沙河流中规则分布群桩塔基周围的床面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饱和砂砾料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昆耀  常亚屏  陈宁 《水利学报》2000,31(2):0037-0042
本文通过大型动三轴往返加荷试验(试样尺寸30×75cm),研究了不同含砾量35%、50%、65%、80%和不同排水条件对饱和砂砾料液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排水条件下,以初始液化作为破坏标准,含砾量不同对饱和砂砾料的抗液化强度影响不大;而在排水条件下,饱和砂砾料的抗液化能力则随着含砾量的增大而提高。排水条件下饱和砂砾料的动强度比不排水条件下的要高得多,而变形则明显小于不排水条件下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加筋无黏性土石坝漫顶溃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封闭式循环供水土石坝溃坝模型试验装置,并应用该装置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加筋无黏性均质土坝的溃坝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坝体加筋对溃坝流量过程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泵出水口设置消能弯管和挡水隔板可保证模型上游供水的稳定性,在试验装置侧面设置连接上下游的U型测流弯管,把明渠流转化为满管管流,在U型弯管下侧平直段安装电磁式流量计量测溃口流量,可有效提高流量过程线的测量精度;加筋无黏性均质土坝的漫顶溃坝过程可分为坝体下游未加筋区域、加筋嵌固区和上游未加筋区域破坏3个阶段;随着加筋体埋深的增加,峰值流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在坝高的35%~50%范围内埋设加筋体,能够降低溃坝峰值流量;减小加筋体竖向间距能有效延滞溃坝峰现时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流作用下管袋堤坝的稳定性模型试验,对边坡系数m、坝高Dc、坝顶宽度L以及水深H对管袋堤坝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1.0,1.5,2.0,2.5共4种边坡系数,10 cm,14 cm,18 cm等3种模型坝高,11 cm,15 cm,19 cm,23 cm等4种模型坝顶宽度以及25 cm,30 cm,35 cm等3种模型水深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边坡系数或坝顶宽度增大时,临界垂线平均流速增大;坝高与水深比增大时,临界垂线平均流速减小;坝顶宽度增大时,临界作用流速增大;其余几种因素对临界作用流速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