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铸造技术》2016,(8):1567-1571
对建筑用2024、6063和7075铝合金型材进行了阳极氧化表面改性和热处理,研究了电流密度、冰乙酸浓度和阳极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热处理态表面膜层耐热性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参数下6063合金和7075合金表面氧化膜层的热开裂性能相当,且都高于2024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热开裂性能;3种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显微硬度从高至低依次为6063合金、7075合金和2024合金;显微硬度的差异与氧化膜的孔隙率和孔壁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了铸态、3道次和6道次挤压态6063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经过多道次挤压变形后,6063合金的显微硬度和拉伸力学性能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在挤压道次为3道次时,6063合金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取得最大值;经过多道次挤压变形后,6063合金的晶粒明显细化,Mg2Si相得到不同程度碎化且分布更加均匀;铸态6063合金呈现脆性断裂特征,而3道次挤压和6道次挤压6063合金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固溶—冷变形—时效处理对Cu-Zn-Ni-Al合金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固溶与冷变形处理后进行时效热处理,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都有提高。合金随着PH值的增大其腐蚀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一种外径为392. 4 mm的6063铝合金热挤压薄壁管材,客户要求使用6063合金生产,交付状态为T4状态,同时要求T4状态下屈服强度不低于90 MPa。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本公司现有的6063成分生产出的产品屈服强度始终不能满足客户要求。通过对挤压工艺及合金成分进行调整,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6063挤压管材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6063合金成分为0. 47 Si、0. 18 Fe、0. 01 Cu、0. 01 Mn、0. 7 Mg、0. 02 Zn、0. 02 Ti时,铸锭加热温度不低于520℃,挤压速度满足1. 5 m/min,并采用水雾淬火方式,可以生产出表面质量好,且符合客户力学性能技术要求的型材。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工艺对Cu-3.0Ni-0.52Si-0.15P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时效强化型高强导电弹性Cu-Ni-Si系合金,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和预冷变形对Cu-3.0Ni-0.52Si-0.15P合金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最佳固溶处理工艺为920℃×60 min,经80%预冷变形后再经450℃×0.5h时效,其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匹配,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850MPa和801 MPa,硬度为240HV,电导率为45%IACS.  相似文献   

6.
回归工艺对回归再时效(RRA)的7150铝合金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整回归温度和回归时间对合金进行了RRA处理,并进行了硬度、导电率、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回归阶段硬度变化曲线都是先降低至谷值,然后增长至峰值,之后又单调降低。较低的回归温度(170℃)导致合金的硬度变化趋势缓慢。170℃回归290 min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为550 N/mm2,再时效后RRA态合金的抗拉强度高达604 N/mm2,屈服强度高达558 N/mm2,在保证合金强度略优于T6时效态前提下,屈服强度提升了6. 28%,晶间腐蚀的最大腐蚀坑深度为52. 8μm。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进行了机械筋板用AZ80合金等温锻造,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锻造温度从330℃增大到430℃、变形速率从1 mm/s增大到5 mm/s,合金的组织均先细化后粗化,强度均先提高后下降。合适的锻造温度(380℃)和变形速率(3 mm/s)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锻造温度38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最大,与330℃锻造相比分别增大24、36 MPa,较430℃锻造时分别增大18、25 MPa。当变形速率3 mm/s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最大,与1 mm/s变形速率锻造相比分别增大33、42 MPa,与5 mm/s变形速率锻造相比分别增大15、21 MPa。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某6063-T1铝合金汽车用型材,试验验证致使型材屈服强度偏高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铸锭加热温度在450~480℃之间对6063-T1铝合金型材屈服强度影响较小,6063合金属淬火敏感性较低合金,淬火温度范围较宽,不同的淬火强度对型材屈服强度影响较小。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屈服强度也随着增大,并且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当拉伸率在0.8~1.0%时,保证型材在15天之内完成冲压加工,型材屈服强度符合要求,而且型材成品率较高,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淑英 《金属热处理》2014,39(2):120-122
测试了高压热处理前后Cu52Cr48合金的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并结合显微组织观察,探讨了高压热处理对Cu52Cr48合金硬度和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热处理能增大Cu52Cr48合金组织中Cu基体和Cr相的硬度,使Cu52Cr48合金的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增大,合金的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压力超过1 GPa时,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增加缓慢。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N10276合金热板进行不同变形量的冷轧,随后对冷轧板在不同制度下进行热处理,研究了 N10276合金板材在冷变形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热处理对合金冷轧板的性能及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其再结晶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合金中出现形变孪晶与滑移线,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双孔微剪切在线测量方法。在不破坏待测体的前提下测试其力学性能。此方法无需制备试样,直接在被测材料区域两侧打两个直径为6 mm的孔进行剪切试验。Labv IEW软件控制部分输出加载过程中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得到剪切载荷-位移曲线,经转化可获得屈服剪切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对X70管线钢轧制板和6063铝合金母材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和双孔微剪切试验,并给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值。对比两种材料的屈服剪应力与屈服强度、最大剪应力与抗拉强度,建立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利用双孔微剪切试验测定焊接接头上强度的分布,并分别与其硬度(HV)做对比,得出强度和硬度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挤压态AZ31合金进行了不同预变形量的压缩变形,并对随后的压缩和拉伸变形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不同变形方式下AZ31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预压缩变形量增加,AZ31合金中的孪晶数量不断增多,而等轴晶含量不断减少;随着预变形量增加,AZ31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逐渐提高,而拉伸屈服强度则逐渐降低;随着预变形量从0%上升至1.0%,屈服不对称比越接近于1.0,而当预变形量大于1.5%时屈服不对称性又开始增加;要降低AZ31合金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对称性,合适的压缩预变形量应控制在1.0%~1.5%之间。  相似文献   

13.
Mg-Mn-RE合金挤压和锻造变形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Mg-Mn-RE合金进行挤压和锻造变形处理,研究不同变形方式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挤压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明显细化,挤压变形后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相对于铸态都有所提高,分别为68HV、254.9 MPa、190.5 MPa和26%;室温锻造变形后,晶粒扭曲变形,稀土化合物呈弥散均匀分布,硬度相对于挤压变形后有所提高,相对变形量为28%时,合金硬度为101 HV.  相似文献   

14.
以汽车用6063铝合金为对象,对低温冷轧、多轴锻造两种不同加工工艺下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不同热加工工艺下,其内部Al晶粒和Mg晶粒的组合及变化方式和移动方式不同;合金在-196℃低温挤压变形过程中,在晶界上存在一些未完全溶解的第二相,随着热加工的不断进行,第二相不断溶解,经过多轴锻造后,第二相明显减小;随着厚度减薄率增加,合金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都逐渐增加,经过多轴锻造加工的合金强度大于经过低温冷轧加工的合金强度,不同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透射电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强变形工艺下2519A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经50%的冷轧变形和165 ℃人工时效后,2519A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22 MPa、468 MPa和8.5%。而在冷变形前添加165 ℃×2 h预时效处理,合金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535 MPa、497 MPa和8%。预时效处理可以提高合金中θ′相的密度,使析出相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将CuCrZrMgRE合金进行960℃×1h固溶处理,经不同相对变形量的拉拔后再进行480℃×3h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合金的硬度随相对变形量的增大而升高,而电导率则变化不大,合金的组织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变形加剧,晶粒变得细长。合金在变形量达到80%进行时效处理后,其硬度值为83.8HRB;电导率为79.3%IACS;伸长率为17.8%;屈服强度为518MPa;抗拉强度为547.7MPa,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挤压态6063铝合金进行了530℃×1 h的固溶处理,再进行175℃×(1~14)h的时效处理试验。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时效时间对6063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6063铝合金进行530℃×1 h的固溶处理,再进行175℃×(1~14)h时效处理,6063铝合金硬度出现了双峰现象,时效时间在4 h和12 h时都达到强化峰值,硬度分别达到86.2 HV和94.1 HV。6063铝合金经530℃×1 h固溶+175℃×12 h时效处理后,组织析出相主要为分布均匀的β'相,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比挤压态分别提高了44.4%、69.8%和137.0%。  相似文献   

18.
冷变形对汽车车身用Al-Mg-Si薄板烤漆硬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4态汽车车身用Al-1.3Mg-1.2Si-0.5Cu-0.7Mn合金板材,采用室温拉伸变形结合DSC测定分析研究了冷变形程度对其再经烤漆处理后的屈服强度及时效析出特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量较大时,T4态Al-1.3Mg-1.2Si-0.5Cu-0.7Mn合金板材具有较强的加工硬化能力;冷变形量超过15%后,由于加工硬化导致其屈服强度增加了近190 N/mm2;承受不同程度拉伸变形的T4态合金板经烤漆处理后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烤漆软化现象;虽然烤漆前的室温拉伸变形能促进T4态合金板材在随后烤漆处理时β″过渡相的析出,但仅能部分弥补由于软化过程所致合金板材屈服强度的降低,略有改善T4态合金板材烤漆硬化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CuCrZrMgRE合金进行960℃×1 h固溶处理,经不同相对变形量的拉拔后再进行480℃×3 h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合金的硬度随相对变形量的增大而升高,而电导率则变化不大,合金的组织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变形加剧,晶粒变得细长.合金在变形量达到80%进行时效处理后,其硬度值为83.8 HRB;电导率为79.3%IACS;伸长率为17.8%;屈服强度为518 MPa;抗拉强度为547.7 MPa,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3 GPa压力作用下对Cu54.27Cr45.73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时效处理,通过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和电导率测试及显微组织观察,探讨了高压时效处理对合金力学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时效处理能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电导率,该合金经960℃×1 h(固溶)+在3 GPa压力下480℃×1 h的时效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其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181 HV、249 MPa和17.86 MS/m,与相同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的常压时效处理合金相比,合金的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和电导率分别提高17.53%、5.06%和4.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