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估算梅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集体剂量并掌握其分布状况。方法 卫生部制定的全国"九五"期间医疗照射调查方案。结果 在集体剂量中CT扫描剂量占集体剂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0.46%和34.57%,其次为腰(胸)椎检查,两年分别为26.92%和28.20%,胸透占第三位。结论 1996年、1998年总集体剂量分别为1 147.98 man·Sv和1 263.91 man·Sv,平均每人医疗诊断X射线剂量分别为0.25 mSv/人·a和0.27 mSv/人·a,平均每次检查剂量分别为2.60 mSv/人次和2.72 mSv/人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上海市"十五"和"十一五"期间X射线CT医疗照射水平现状和应用频率的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面上普查的方式,调查上海市医用X射线CT机应用情况,并分头部、体部调查上海市各医院CT检查年人次数,并结合上海市历年人口资料计算X射线CT医疗照射应用频率。结果 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共有医用X射线CT应用单位101家,在用医用X射线CT机151台。上海市"十五"和"十一五"期间X射线CT医疗照射应用频率逐年递增,2007年CT检查年频率为128.16人次/千人口,其中头部检查年频率66.94人次/千人口,体部检查年频率61.22人次/千人口,CT检查年频率占各类X射线诊断检查年频率总数的12.8%。结论 上海市"十五"和"十一五"期间X射线CT应用单位数和设备数及医疗照射应用频率较"九五"期间有较大增幅,CT检查年频率占各类X射线诊断检查的比例大幅增加。频率水平的增长是导致公众集体剂量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莱芜市医疗照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由医疗照射电离辐射引起受检者与患者健康的潜在影响和可采用的有效控制管理技术措施,以改善医疗照射电离辐射防护卫生质量。方法 通过对医疗照射水平的调查研究,合理配置与使用医疗照射卫生资源,采用降低受检者与患者一次医疗照射电离辐射照射剂量,提高医疗照射检查阳性率和医疗技术成果控制医疗照射所致公众电离辐射剂量负担。结果 莱芜市1996年,1998年医疗照射检查频率每1 000人口分别是200.70人次和223.23人次,男、女性别之比为1:1.21;1996年、1998年医疗照射检查阳性率分别是64.48%,69.24%,X射线诊断检查平均每人次受照有效剂量3.61 mSv;1996、1998年度X射线受检者所致电离辐射集体剂量分别是529.680人·Sv和646.810人·Sv;1998年每次X射线诊断受检者平均辐射危险度40.89×10-6结论 公众所受电离辐射最大人为因素主要源于医疗照射。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和有效防护是改善医疗照射电离辐射防护卫生质量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闵楠  刘伟  张琳  牛菲 《中国辐射卫生》2016,25(6):730-732
目的 通过仿真人体模型实验,针对现在所使用的腹部扫描条件,对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 选择常规扫描参数和低剂量扫描参数,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剂量计,测量体表剂量和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器官或组织的受照剂量范围分别为0.014~96.7 mGy,0.00148~5.56 mGy,有效剂量结果分别为14.5 mSv和1.52 mSv。结论 合理减少CT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参考(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CT胸部扫描频次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通过某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提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及2019年同期门急诊及住院患者人次和行胸部CT影像检查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0年门急诊患者行胸部CT检查比例为2.48%,高于2019年度(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1.7,P < 0.000)。2020年住院患者行胸部CT检查比例为35.47%,高于2019年度(28.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2.0,P < 0.000)。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该院2020年胸部CT检查比例比2019年同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增加医疗照射所致集体剂量,医院应重视胸部CT扫描的正当性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省医疗照射频度发展状况,寻找医疗照射频度调查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31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照射频度调查,调查2016年相关放射诊疗活动,采用门急诊量、工作人员数和住院人数3因素回归拟合,建立线性预测模型并根据全省3因素总量估算2016年江苏省医疗照射总频度。结果 2016年江苏省医疗照射总频度为926.62 人次/千人口,其中X射线诊断911.70 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1.85 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应用(诊断和治疗)7.97人次/千人口。CT检查、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五年平均增长率依次为158%、58.7%和107%。结论 多因素回归估算医疗照射频度好于单因素估算,本次调查结果受样本量和代表性限制,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核实。CT检查和核医学诊断发展速度占前两位,应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实现医疗照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东省MDCT机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24台MDCT机进行医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分析广东省MDCT检查所致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结果 成人头部、成人胸部、成人腹部、成人脊柱、成人四肢、成人冠脉的加权CT剂量指数的均值分别为44.5、15.4、20.0、23.4、16.9、38.2 mGy,而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的均值分别为776、482、693、691、539、1056 mGy·cm;儿童头部、儿童胸部、儿童腹部的加权CT剂量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0.9、9.6、15.1 mGy,而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的均值分别为257、167、472 mGy·cm。结论 调查数据可以促进对受检者的剂量控制,以更好推动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崇明县医用X射线诊断现状和医疗照射水平。方法 按照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崇明县X射线诊断医疗单位进行详细调查。结果 2007年崇明县从事X射线诊断的单位共有34家,X射线诊断设备64台;平均每台服务10890.52人,其中CT机3台,平均每台服务232331人;牙科机5台;X线碎石机1台。2007年崇明县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年频率为451.23人次/千人口,CT检查年频率为58.61人次/千人口,胸部摄影和胸部透视年频率分别为168.93人次/千人口和50.81人次/千人口。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19:1;胸部摄影和胸部透视年频率二者比值为3.32。结论 2007年崇明县X射线诊断年频率为451.23人次/千人口,已接近1998年上海市年频率;胸部透视年频率有降低的趋势;16~40岁年龄组的年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CT检查频率上升较快,值得引起重视。不同级别医院的X射线诊断年工作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频率及剂量水平。方法 采取普查、分层抽样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结果 1996、1998年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年频率水平分别为每千人134.59人次和139.27人次。结论 胸透检查剂量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头部CT扫描时防护围脖对减少甲状腺辐射剂量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强  卢涛  张琳 《中国辐射卫生》2008,17(1):13-13,19
目的 评估头部CT扫描时患者甲状腺部的辐射剂量和防护围脖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受照的作用。方法 取尸体标本(头颈部)采用不同型号CT机和不同扫描模式分别进行使用防护围脖前、后的头部扫描,扫描前将热释光薄片射线剂量仪贴覆在甲状腺中心,记录使用前、后的扫描参数、CT使用的剂量加权指数(CTDIw)、剂量长度积(DLP)和被照体射线剂量。结果 使用防护围脖前甲状腺部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0.207mSv,使用后0.085mSv。前后对比,甲状腺部辐射剂量平均降低58%。结论 一次头部CT扫描时甲状腺部接受的有效剂量很低,但累加辐射危害严重,防护围脖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应在头部CT扫描时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滦南县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放射诊疗设备现状,为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现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法对滦南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进行监测。结果 滦南县共有放射诊疗单位30家,放射工作人员146人,实际监测人员131人,监测率89.73%。131人的集体年剂量当量为51.97 mSv人,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40 mSv。其中128人年剂量当量低于2 mSv,3人年剂量当量在2~5 mSv之间,占2.29%,年剂量当量值均无超过5 mSv。县级医院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36 mSv,乡镇级医院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44 mSv,牙科门诊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34 mSv,个体诊所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31 mSv。放射工作人员中以普通放射工作人员为主,共计97人,占74.05%,人均年剂量当量0.38 mSv;从事CT人员19人,人均年剂量当量0.50 mSv;从事介入人员9人,人均年剂量当量0.24 mSv;专职牙科人员4人,人均年剂量当量0.34 mSv;放射治疗2人,人均年剂量当量1.04 mSv。经比较,放射治疗与其他放射工种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县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表明放射职业环境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估算某总α放射性超标井水所致居民有效年剂量水平,并评价居民长期摄入井水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辐射剂量学相关知识进行推算。结果 长期饮用此水致居民有效年剂量范围为0.22~0.80 mSv/a,均值为0.44 mSv/a,单一放射性核素226Ra贡献的年剂量估计为0.10~0.35 mSv/a,均超过了饮用水剂量指导水平0.1mSv/a。结论 该井水中226Ra的含量较高,超过了WHO关于饮用水所致辐射的健康效应有关放射性核素浓度的指导水平,且226Ra属于极毒放射性核素,长期饮用将造成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廊坊市不同级别医院的各类放射工作人员的医疗照射频度与外照射个人剂量,评估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风险,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廊坊市6家不同级别医院2016年全部医疗照射频度、外照射个人剂量开展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家医院中,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放射诊断人员医疗照射人均人次数分别为4 217、3 066、883;三级、二级医院介入放射人员医疗照射人均人次数分别为174、115;一家三级医院的放疗人员医疗照射人均人次数为30;各类放射人员全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78~1.29 mSv;介入、放射治疗、牙科、放射诊断放射工作人员单次暴露有效剂量分别为0.005 6~0.011、0.038、0.001 3~0.004 2、0.000 27~0.002 3 mSv。结论 从事介入、放射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单次电离辐射暴露的健康损害风险远高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应以介入、放射治疗人员和低级别医院为重点,加强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利用仿真儿童人体模型实验来研究儿童头颅CT扫描的各器官和组织的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探讨采取屏蔽防护措施降低剂量的效果。方法 使用GE HD750型CT进行儿童头颅CT扫描,在1岁、10岁两种儿童仿真体模内布放热释光剂量计,获得在非投照部位未防护及采用0.5 mmPb的铅橡胶方巾包裹屏蔽两种条件下儿童组织和器官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讨论采取铅橡胶方巾包裹屏蔽在儿童头颅CT检查中对辐射的屏蔽效果。结果 1岁儿童体模实验防护组较未防护组的甲状腺、肺、胃、肠和乳腺等敏感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降低40.4%以上,有效剂量由4.9 mSv降低至2.2 mSv,降低了55.7%;10岁儿童体模敏感器官的吸收剂量降低了39.5%以上,有效剂量由2.4 mSv降低至1.7 mSv,降低了30.5%。结论 采用铅橡胶方巾包裹防护可以明显降低各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研究深圳市地铁线路γ辐射水平及所致地铁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评估。方法 采用UMo LB123多用途环境辐射剂量监测仪对地铁站点进行地表γ剂量率测定,计算所致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结果 深圳地铁站地表γ辐射水平范围0.08~0.35 μSv/h,平均值0.168 μSv/h,地铁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0.966 mSv/a。结论 深圳地铁站γ辐射水平属正常本底水平,不会给地铁工作人员带来额外辐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RGD-3D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牙科放射学、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等,采用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汇总统计。结果 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3 mSv/a,所有监测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限值20 mSv,集体有效剂量为0.570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以介入放射学(0.375 mSv/a)稍高,其次为核医学(0.316 mSv/a),人数最多的诊断放射学为0.271 mSv/a,其余职业类别年有效剂量值均在较低水平;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相差不大,人均年有效剂量海安县(0.418 mSv/a)较其他地区稍高;二甲医院以下医疗单位监测剂量值(0.361 mSv/a)要高于二甲医院及以上医疗单位(0.182 mSv/a)和工业企业(0.143 mSv/a)。结论 2016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辽宁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更好的开展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 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采用热释光法测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铅衣内剂量(HW)、铅衣外剂量(HN),运用 Mann-Whitney U 检验和 Kruskal-Wallis H 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 年共采集307 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双剂量监测数据,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0.81 mSv,最大年有效剂量为 7.03 mSv,72.96% 监测对象年有效剂量小于 1 mSv;三级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95 mSv)高于二级医院(0.65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科室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放射科人均年有效剂量(0.92 mSv)高于其他科室 (0.64 mSv),心血管科人均年有效剂量(0.78 mSv)和脑血管科(0.78 mSv)剂量水平相当。结论 辽宁省307 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满足国家法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所有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CT设备常见扫描部位的剂量参数调查,分析上海地区成人CT扫描剂量分布,为建立上海市CT扫描诊断参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在上海所有辖区(共16个区)分别选取至少1家开展CT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每家医疗机构抽取1台年度状态检测合格的CT设备开展头颅、胸部、腹部、腰椎扫描受检者进行剂量调查,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CT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剂量指标。结果 共收集1 475例CT受检者扫描数据,头颅、胸部、腹部和腰椎的CTDIvol的75%位数分别为57 mGy、11 mGy、16 mGy和23 mGy;DLP的75%位数分别为862 mGy·cm、361 mGy·cm、593 mGy·cm和550 mGy·cm。结论 不同扫描部位的CTDIvol和DLP存在显著差别,相同部位扫描的CTDIvol和DLP也存在较大差异,男性DLP略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防护现状,为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与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监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利用X、γ散漏射线巡测仪451P检测DSA设备透视防护区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HT5"SS]2016年共监测介入放射工作职业性外照射757人,有效监测536人,有效监测率为70.81%,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29 mSv;2017年共监测1 123人,有效监测309人,有效监测率为27.52%,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47 mSv;2017年不同岗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2,P<0.01);第二术者位总体空气比释动能率要高于第一术者位,且头部空气比释动能值均高于其他部位。结论 2016—2017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处于较低剂量照射水平但有效监测率偏低;放射防护工作仍需不断完善,重点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及其管理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评估福建省PET/CT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方法 根据福建省2014-2016年5家PET/CT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分析PET/CT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并与国家标准剂量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0 mSv,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从事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PET/CT同室摆位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在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手部、头颈部和胸部位置最大年受照剂量估算值分别为549.0、137.4、134.0 mSv。结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未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时,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可超过国家标准职业照射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