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在欧洲应用的文献复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临床应用的背景 隆乳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探索实施。由于增加了乳房的组织量,因而手术在技术上比巨乳缩小手术更加复杂,1945年波森(Borson)、1956年巴姆斯(Barnes),1958年康维(Conway)、史密斯(Smith)均用真皮脂肪或脂肪筋膜组织为平胸或过小乳房行游离移植技术,因其移植物部分被吸收,部分纤维性变、液化、硬结等并发症的出现.未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直线法乳房成形术(Lejour法)及其改进方法。方法按Lejour法设计手术切口,剥离乳腺组织,仅保留上部蒂营养乳头、乳晕,去除部分肥大下部及基底乳腺组织,将剩余腺体组织的乳腺基底层固定于第2、3肋水平。重新塑形乳腺组织,皮肤无张力缝合。对于部分乳房肥大明显患者可以首先抽吸脂肪,主要减少乳房腺体内、外侧及侧胸部皮下脂肪。结果采用此法矫治巨乳症、单纯乳房下垂共48例,其中辅助脂肪抽吸13例,术后乳房外形美观,术后3个月随访,3例有修整乳晕瘢痕或乳房下皱襞瘢痕。结论本术式简便易行,且远期效果好,乳房外形挺拔,可作为乳房缩小悬吊术的可行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接受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115例患者的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观察指标包括:皮瓣全部坏死、皮瓣部分坏死、脂肪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脂肪液化、感染.并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7.4%(20/115),未出现皮瓣全部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等严重并发症.皮瓣并发症为脂肪坏死6例(5.2%)、皮瓣部分坏死5例(4.3%)和感染1例(0.9%),供区并发症为脂肪液化8例(7.0%)和感染3例(2.6%).年龄、肥胖和手术时机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影响.吸烟者、既往有放疗史者、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的情况下,实施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更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术前有吸烟或放疗史的患者应慎重考虑做腹部皮瓣乳房重建,而年龄、肥胖等因素不应成为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禁忌.  相似文献   

4.
脂肪抽吸与切除方法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脂肪抽吸矫治男性乳房肥大症的可靠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98例,其中45例采用脂肪抽吸术治疗,53例采用传统切除方法治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脂肪抽吸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传统手术治疗组(P <0.05),脂肪抽吸组手术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方法治疗组(P <0.05).结论 脂肪抽吸技术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轻、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即刻乳房成形的适应证、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43例扁平或小乳房、IIIA期前的乳腺癌患者行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乳房成形或同时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美容效果,观察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1.3~2.2)h,平均住院时间17(13~2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10~18)d。术后随访2~12个月,无乳头坏死,组织瓣感染2例;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总体满意度8.5分,乳房外观客观评价良好率86.0%(37/43)。结论: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修复重塑乳房外形具有操作方便、手术快捷、技术可行的特点,特别适合于扁平小乳房、IIIA期前的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在乳房下象限肿瘤保乳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的乳房下象限乳腺癌扩大切除、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缺损共32例病人资料。术前应用CT或超声检查测量乳房下皮下脂肪厚度;术中根据肿瘤扩大切除的标本体积决定乳房下脂肪筋膜瓣游离切取范围,完成对乳房缺损的容积替代修复,并对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乳房外形修复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人乳房下皮下脂肪厚度为(1.6±0.3)cm。保乳手术的切除体积为(68.2±15.7)mm3。手术时间(83.1±6.3)min。引流管保留时间(9.5±0.9)d。术后乳房外形修复的满意度:优良25例(78.1%),中等7例(21.9%)。术后并发症:脂肪液化5例(15.6%),血清肿1例(3.1%)。结论 在乳房下象限肿瘤保乳手术中利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缺损,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了良好的乳房外形修复满意度,未明显延长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可控,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对称乳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不同类型的不对称乳房者,分别采用不同的乳房成形术进行矫治,其中包括两侧不同容积的乳房假体隆乳术(19例),单侧隆乳术(11例),切除两侧不同体积的乳房组织乳房缩小成形术(9例),单侧乳房部分切除术(2例),单侧乳房脂肪抽吸术(1例),一侧巨乳房缩小成形术,一侧乳房悬吊术(3例),一侧乳房悬吊,一侧隆乳术(2例),单侧乳房悬吊(1例)。结果1例因乳房新皱襞下皮肤、皮下组织过多,进行了再次整复术。1例乳房悬吊术后半年,继发轻度下垂。1例因原乳腺组织切除过多且伴有乳房局部较大瘢痕,乳房前外侧稍有凹陷,形态不够满意。其余各例都取得了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不对称乳房应针对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不对称乳房的检查和测量应力求准确.以便达到尽可能的对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rava辅助自体脂肪移植矫正乳房局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39例乳房局部组织缺损、凹陷畸形患者接受Brava负压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在接受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前1个月,患者按照要求佩戴Brava,每天佩戴8 h,直至手术当日。自体脂肪抽取处理后,分层均匀注射至组织缺损部位,同时以16 G注射器针头松解黏连。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未发现脂肪液化、结节、钙化等并发症。术后效果满意度调查,37例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94.9%),1例对手术效果基本满意(2.6%),1例由于乳房畸形矫正不彻底而对手术效果不满意(2.6%)。结论对于乳腺肿瘤的局部切除后,以及PHAG取出以后形成的局部缺损凹陷,Brava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容积替代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保乳手术结合容积替代技术乳房修复的7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42.6±6.4)岁(范围:32~56岁)。肿瘤分期:ⅡA期36例, ⅡB期24例, ⅢA期12例, ⅢB期4例。利用胸外侧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缺损47例, 上腹壁脂肪筋膜瓣修复22例, 背阔肌肌皮瓣修复7例。测量保乳手术中肿瘤扩大切除的标本体积, 记录容积替代技术修复乳房外形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乳房外形满意度。结果胸外侧脂肪筋膜瓣组保乳手术切除体积为(100.9±24.2)ml(范围:55~157 ml), 上腹壁脂肪筋膜瓣组为(88.4±14.5)ml(范围:67~118 ml), 背阔肌肌皮瓣组为(179.7±22.9)ml(范围:155~220 ml)。三组容积替代技术修复乳房外形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2.9±9.0)min(范围:45~70 min)、(63.2±8.8)min(范围:50~70 min)和(99.3±3.4)min(范围:95...  相似文献   

20.
经脐隆乳术     
隆乳手术是女性常见的美容手术,最早开展于1899年,曾经尝试了多种方法[1],目前主要有注射式隆乳术(注射自体脂肪、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等)和假体置入隆乳术.而后者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切口通常选择在乳晕、乳房下皱襞或腋窝等处,在乳腺下或胸大肌下,形成腔隙,置入适当的人工乳房假体.但是这些手术方式有诸多的并发症,并能造成较为明显的乳房或腋窝的瘢痕,使患者和医师产生顾虑.随着内窥镜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经脐隆乳术也逐步发展起来,笔者对近十年来国外报道经脐隆乳术的文章,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