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照组口服黛力新,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各项量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静  李根起 《天津中医药》2005,22(6):471-472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以中药汤剂合并小剂量西药抗抑郁剂一帕罗西汀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各30例,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相仿,但西药用药量少,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好,容易被患者接受,是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药并举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并举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7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西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组38例(针药并举结合康复疗法),疗程均为4周。[结论]针药并举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指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及睡眠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中风后抑郁症约占中风患者的1/3[1]。笔者针刺百会、太阳治疗PS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癫狂梦醒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30天。对照组用解郁丸治疗,治疗组用癫狂梦醒汤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抗抑郁疗效。[结果]治疗3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率分别为60%、83.3%;HAMD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狂梦醒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之一,以闷闷不乐、情绪消沉,甚至悲痛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有自杀行为倾向,严重者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1]。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明显下降,且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易产生抑郁情绪,据报道老年抑郁症的年发病率高达16%[2]。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抑郁症仍以药物干预为主,多采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但受药物不良反应及老年患者体质较弱等因素影响,效果欠佳[3]。中医认为,肾虚肝郁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基本病机[4],故笔者自拟滋肾开郁汤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39例,收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表明[1]: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卒中后抑郁的存在常常可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最新研究表明[2]:抗抑郁治疗不仅能促进PSD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躯体不适为主诉的抑郁症综合干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蕾  郄凤卿  蒋燕 《天津中医药》2004,21(4):341-342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躯体不适为主诉的抑郁症治疗效果。[方法]将11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在口服抗抑郁药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 ,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等 ,对照组仅口服抗抑郁剂治疗。[结果]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各时点HAMD减分情况比较 ,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HAM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治疗躯体不适为主诉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9.
李琛 《河北中医》2011,33(6):950-952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1]。抑郁症是以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意志减退4种症状为特点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多疑易惊、悲忧善笑、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等,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在中风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1]。据统计,20%~60%的中风患者可以出现抑郁症且出现抑郁的中风患者要比没有抑郁的中风患者病死率高3.4倍[2]。中风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继的一种情感障碍[3]。它不仅造成情感上的痛苦,而且还影响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许多的中医学者将其作为一个治疗学单位加以重视,从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于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原因目前尚无单一定论。有一些专家认为是卒中所致相应的情感中枢缺血、缺氧;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是卒中后心身双方面的急性应激所致。通过这一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与卒中后情感障碍密切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与卒中后情感障碍水平之间关系特点。[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取样为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期间,发生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临床诊断符合CCMD-3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随机抽取99例,在临床进行了心理社会因素的各项评定和资料的收集工作。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采用spss统计方式,并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卒中后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有关系;社会支持程度间关系密切,特别是中老年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结论]卒中后情感障碍若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可能会引起卒中患者的继发性卒中以及发生继发性残疾,若对中老年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将有利于情感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解郁除烦汤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自拟解郁除烦汤。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Fugl-Meyer评价法以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抑郁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解郁除烦汤对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对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郁除烦汤对治疗中风后抑郁有较为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一贯煎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贯煎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肝肾阴虚型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治疗,治疗组给予一贯煎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对照组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贯煎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辨证分型后使用中药汤剂合氟西汀,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氟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5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辅助电针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G91-D6805型电针治疗仪,取合谷、内关两穴位。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2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治疗组治疗后的有效率(40.0%)高于对照组(16.7%)。[结论]帕罗西汀辅助电针治疗PSD患者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辅助电针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G91-D6805型电针治疗仪,取合谷、内关两穴位。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2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治疗组治疗后的有效率(40.0%)高于对照组(16.7%)。[结论]帕罗西汀辅助电针治疗PSD患者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克刚  於堃  高颖 《天津中医药》2007,24(6):462-464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进行临床信息的采集,并对患者1a内的结局进行追踪分析。[结果]共观察患者182例,剔除10例。1a内死亡7例,复发4例。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情况和入院时患者的证候特征与中风病急性期预后有关。[结论]高龄、男性、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中医证候特点是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80例,单采用西医治疗。[结果]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和机制。[方法]对中药炮制各种减毒方法如清炒法、加辅料法、加热法等进行具体方法和机制的探讨,以达到降低药物毒性的目的。[结果]对毒性中药进行合理的加工炮制有效消除或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和毒副作用。[结论]对毒性中药进行合理的加工炮制能够有效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