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工业上辛醇合成过程,两步法加氢工艺中的第二步液相加氢反应工艺,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的Ni/SiO2系列液相加氢催化剂.在小型加压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含量、助剂镁的加入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00 h运转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Ni/SiO2系列液相加氢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的质量分数在55.0%左右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佳;在催化剂中加入少量的助剂镁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加入镁的质量分数在4.5%~5.5%左右为最佳.此液相加氢催化剂用于两步法加氢的辛醇合成过程中的液相加氢反应时,具有良好的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阚愈  王继元  林陵  曾崇余 《石油化工》2011,40(1):111-117
对近年来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TiO_2负载单金属和双金属催化剂(钛载催化剂)在同时含有C=C和N=O或C=O键的不饱和化合物的液相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进行了述评;探讨了选择性加氢的机理和催化剂制备涉及的因素(如制备方法、温度、TiO_2载体晶型和活性组分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对如何制备工业上适用于液相选择性加氢反应的钛载催化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春景  王勤  吴跃东  李和兴 《石油化工》2004,33(Z1):878-880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超细Ru-B非晶态合金,该催化剂在肉桂醛(CMA)液相常压加氢反应中对肉桂醇(CMO)具有优良的选择性,CMO收率可达到85%以上.将超声波作用于CMA催化加氢反应过程,研究了超声时间和超声频率的影响,发现超声波作用能够显著加快CMA加氢反应速率,且CMO的选择性也略有提高.通过催化剂的系列表征,结合CMA加氢反应机理,初步讨论了非晶态合金结构和表面电子态以及超声波对CMA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Au催化剂在液相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Au催化剂在不饱和烃、α,β-不饱和醛/酮、硝基化合物等不饱和化合物液相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述评,介绍了氢分子在Au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机理及各类不饱和化合物在Au催化剂表面的加氢反应历程,对如何开展Au加氢催化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如高性能A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研究、Au催化作用机理研究及如何提高Au催化剂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是"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调控催化剂活性,草酸二甲酯经选择性加氢还可得到乙醇酸甲酯和乙醇;概述了国内外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分别制乙醇酸甲酯、乙二醇和乙醇反应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通过改变催化剂组成、促进剂以及反应条件,进而实现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调控的研究结果;指出了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活性高选择性液相醛加氢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浸渍法制备Ni-Cr-Co -Mo -K/硅藻土系列液相醛加氢催化剂 ,该催化剂具有特殊的孔径分布 ,对辛烯醛加氢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对比评价表明 ,自制的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高于进口的液相醛加氢催化剂。通过调整载体孔径分布 ,可提高或降低最佳操作温度 ,且在较高的温度下 ,仍具有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骨架钴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具有高活性组份的Co-Al合金催化剂上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的研究结果。得到加氢过程的合金催化剂最佳配比和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各种条件对转化率影响的数学模型,考察了各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经过评价,得到糠醛转化率99%以上,选择性为98%以上。在试验条件范围内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UDO-01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贵金属钯基催化剂在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重整生成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试验中,单使用Pd作活性组分的Pd/Al2O3催化剂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采用添加金属助剂对单使用Pd的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改性,助剂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在催化剂的开工过程中,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于250℃;可以避免采用预硫化过程;而采用低温进料,程序升温过程可抑制催化剂过高的初活性。UDO-01双金属钯基催化剂可用于不同原料的重整生成油(苯馏分、BTX馏分、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加氢后产品的溴值小于200mgBr/(100g)、芳烃损失小于0.5%,且在重整生成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镍系液相加氢催化剂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针对工业上通常采用的辛烯醛加氢制备辛醇的工艺,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镍系液相加氢催化剂。在小型加压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的含量、助剂镁的加入量以及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00h的运转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质量分数在20 0%左右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佳;在催化剂中加入助剂镁有利于提高加氢活性,镁的质量分数在1 9%左右为最佳;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不宜超过600℃。该催化剂用于辛醇液相加氢精制反应,具有良好的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淬冷法制备了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对硝基苯甲醛(PNB)选择性加氢制备对氨基苯甲醛(PAB)的反应,对比了该催化剂与商品Raney Ni催化剂催化PNB加氢反应的活性,考察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PNB用量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骨架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在反应温度40℃、反应压力0.5 MPa、PNB用量0.50 g、催化剂用量0.10 g、甲醇用量15 mL、反应时间35 min的适宜条件下,PNB转化率为100.0%,PAB选择性达到98.2%;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连续使用13次后活性和PAB选择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在中试装置上对催化剂LNEH-1进行了醚化原料催化裂化轻汽油选择性加氢脱除二烯烃的应用研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异构化能力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进料空速为2h-1,反应器入口温度为50℃,氢油体积比为15,反应压力为1.5MPa的操作条件下,产物中单烯和二烯烃含量明显下降,单烯减小量在4个百分点以下,二烯烃质量分数低于0.02%,3-甲基-1-丁烯异构化率大于70%,叔碳烯烃含量增加。经过1500h稳定性试验,产物中的二烯烃质量分数小于0.010%,单烯加氢率小于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新型碳三馏分加氢催化剂PEC-31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24万t/a乙烯装置稳定运行超过200 d的首次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加氢反应器入口碳三馏分物料中的甲基乙炔(MA)和丙二烯(PD)混合物(MAPD)体积分数为 2.0%~3.5%,氢气与丙炔&丙二烯的摩尔比为1.00~1.50,反应器入口温度为32 ℃,碳三馏分物料的液相体积空速为40~45 h-1的工况下,PEC-31催化剂作用下的MAPD转化率、丙烯选择性相应均值分别为98.50%,80.10%。  相似文献   

13.
富含1,3-丁二烯的裂解碳四选择加氢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19mm的等温固定床反应器和50mm的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对富含1,3-丁二烯的裂解碳四进行了选择加氢工艺研究。通过等温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实验,确立了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放大实验的操作条件:压力1.5M Pa、物料入口温度30℃、新鲜进料空速5h-1、氢与1,3-丁二烯的摩尔比1.2、循环比30。在此条件下,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放大实验结果:1,3-丁二烯的质量分数由52.58%降至1.29%,1-丁烯的质量分数由11.06%提高到41.15%,单烯烃的选择性达到97.83%,1-丁烯的选择性达到58.67%。  相似文献   

14.
通过载体改性及催化剂制备工艺研究,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成功开发了QLH-02低温型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在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烯烃厂裂解汽油二段加氢装置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强度高,装填量少,在二段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为265℃、压力为2.65 MPa、液体空速4.0 h-1、氢油体积比800~1 000的操作条件下,产品中硫含量小于1μg.g-1,双烯值(B r2值/100 mL,以下同)小于0.05 g,溴值(B r值/100 mL,以下同)小于0.09 g,远低于控制指标,具有很好的低温加氢活性,明显降低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5.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was evaluated in a pilot plant trickle bed reactor using a feedstock collected from an industrial diesel hydrodesulfurization unit. The feed is a typical blend of straight run diesel fractions from crude distillation units, FCC cycle oils, heavy naphtha, etc. It contains 1.11 wt% of sulfur, 0.12 wt% of nitrogen, and 34.6 wt% of total aromatics. The catalyst samples evalu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igh activity new generation catalysts being used in many refineries for diesel hydrodesulfurization application.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a constant pressure of 40 kg/cm2 and a constant H2/oil ratio of 200 l/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reactor temperature and liquid hourly space velocity on product quality. The reactor temperature was varied from 320-360°C at different liquid hourly space velocities. The liquid hourly space velocity was varied from 1.0 to 2.5 h-1 at different reactor temperatures. The feed and product samples hydrotreated in the pilot plant reactor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easure sulfur, nitrogen, olefinic, poly-, di-, monoaromatic, and naphthenic hydrocarbons. Catalyst C was found to have the highest hydro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among the catalysts studied. The hydro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of catalyst A and catalyst B are similar. Catalyst D was found to have lower hydrodesulfurization and higher hydrodenitrogenation activity compared to catalyst C.  相似文献   

16.
对碳二后加氢催化剂PEC-261,根据单段和两段加氢工艺,在乙炔体积分数为0.60%~1.50%,体积空速为3 000 h-1的工况下,于工业侧线评价装置中进行长周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CO物料的碳二加氢,其乙烯选择性最低为70%,明显高于常规单段碳二加氢的选择性(-20%);采用两段加氢,可达到较长运行周期和较高选择性的双重效果;单段加氢运行期间反应器出口乙炔体积分数低于2×10-6,乙烯总选择性达到90%以上,1 000 h长周期运行期间,反应器入口温度仅提高5℃,达到工业装置要求;在原料中有高体积分数CO时,PEC-261催化剂可以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绥中SZ36-1减一线馏分油为原料,在柴油加氢中型试验装置进行生产变压器基础油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柴油加氢装置具备生产变压器油基础油的可能性;在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试生产,在不改变工艺流程的情况下,当新鲜进料量为25 t/h、产物循环量为15 t/h、体积空速为0.96 h-1、反应压力...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柴油液相循环加氢装置停工换剂期间柴油无法出厂的问题,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进行了采用蜡油加氢装置生产国Ⅴ柴油的工业实践。结果表明,在装置处理量为175 t/h、反应器入口温度为352 ℃、反应压力为9.4 MPa、氢油体积比为500、体积空速为0.97 h-1、分馏塔塔底温度为222 ℃、分馏塔塔顶压力为0.11 MPa的工艺条件下,柴油产品硫质量分数稳定在3 μg/g,达到国Ⅴ柴油标准。在蜡油加氢装置生产国Ⅴ柴油期间发现冷高压分离器超负荷、加热炉超负荷、尾油出装置温度高、柴油水含量高等问题,问题皆得以解决。工业实践的结果可为蜡油加氢装置生产国Ⅴ柴油提供数据支撑及改造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滴流床冷模实验中,考察了气含率与压降随气液条件的变化规律,并在热模条件下以含异戊二烯的环己烷为原料进行选择性加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装填位置、液速和气速对异戊二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液速条件下,气速小于0.88 m/min、气液体积比小于4.0时,气含率随着气速的加大而急速增加,压降降低,随后气含率增加趋势变缓,压降增大。位于液相为主区域的催化剂其异戊二烯加氢活性和异戊烷选择性明显高于气相为主的催化剂,异戊二烯加氢反应在整个滴流床反应器中是不均匀的。气速对异戊二烯选择加氢和深度加氢的影响明显大于液速。液速由0.07 m/min增加到0.29 m/min时,异戊二烯转化率和异戊烷选择性不变;但气速由0.11 m/min升至0.27 m/min时,异戊二烯转化率和异戊烷选择性分别由96.6%和91.0%增加到98.5%和96.1%。  相似文献   

20.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30 Mt/a加氢装置设计空速高达2.3 h-1,为了满足高空速条件下稳定生产国Ⅳ标准柴油的要求,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S-RASSG级配技术及配套的FHUDS-2/FHUDS-5催化剂组合体系,在装置运转5个月后,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间,在体积空速为1.8~2.2 h-1、反应器入口温度318~325℃、出口温度371~378℃等条件下,加工硫质量分数为0.96%~1.26%的直馏柴油掺兑40%催化柴油及焦化汽柴油混合油,连续生产国Ⅳ标准柴油70 d,精制柴油符合国Ⅳ标准柴油质量指标要求。说明S-RASSG级配技术可以在高空速条件下满足加工直馏柴油掺兑40%二次加工油品混合原料油稳定生产符合国Ⅳ标准清洁柴油的要求,体现了S-RASSG技术配套的FHUDS-2/FHUDS-5组合体系具有活性稳定性好和对原料油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高空速条件下加工掺兑较高比例二次加工油品混合油生产国Ⅳ排放标准清洁柴油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