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4例小儿声嘶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声嘶为主诉就诊的患儿逐年增多,小儿声嘶疾病有别于成人,常被家长和临床医师忽视,有时延误诊治时机,造成不良后果。1996年10月-2000年10月诊治声嘶患儿240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小儿声嘶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40例中,男156例,女84例;年龄3-7岁者102例,8-14岁者138例。全部病例均以声嘶为主诉。病程最短2天,最长达3年,以1-6个月者最多。 行间接喉镜检查75例,直接喉镜检查32例,纤维鼻咽喉镜检查133例…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喉部尖锐湿疣(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2例婴幼儿喉部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临床特点是声嘶、进行性呼吸困难;生父均有冶游及性病史。全部病例均在表面麻醉,直接喉镜下钳取肿物,1例来院时因重度呼吸困难窒息死亡,9例痊愈,继续随访治疗2例。3例误诊为乳头状瘤,但后经病组织学确诊。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术后声嘶恢复及其原因分析李志华1孙圣荣2华清泉1罗志宏1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较高,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且手术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声嘶者常有发生。本资料分析了1994年6月~1995年7月甲状腺术后发生声嘶6例原因及预防的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4.
婴儿喉异物误诊原因分析(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喉异物误诊原因分析(附3例报告)董学武,任红,高守波,吕瑞报告3例婴儿喉异物误诊为喉炎的病例,经抗炎治疗无效,症状越来越重,后在直达喉镜下取出异物方得治愈。例1男,9个月。因声嘶、呼吸困难逐渐加重4天于1995年9月6日上午转来本院。患儿于9月2...  相似文献   

5.
Stewart型恶性肉芽肿病是一种始于鼻部,渐延及面部中线,呈进行性、溃疡性、坏死性病变的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较少见,预后恶劣。其前驱期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缺乏特异性,易发生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我们从1995~1997年共诊治6例,早期都曾误诊。有关资料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5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24~61岁、前驱期表现为间歇性鼻塞,水样涕或血性涕等,均以单侧为主。病程3~12月。6例均曾误诊为“慢性鼻炎”,2例曾行下鼻甲激光部分切除术,1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在活动期,临床都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声音嘶哑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探讨儿童声嘶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对89例小儿声音嘶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小儿声嘶发病年龄≥3岁,发病人群以激惹型性格为主,声带小结是儿童声嘶的主要病因。儿童声音嘶哑的干预主要包括药物、嗓音训练、手术、联合治疗等。结论儿童声嘶有别于成人,它不威胁儿童的生命,但却影响了生活质量,对儿童声嘶不应只限于治疗,更在于防范,纠正发音方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声嘶46例诊治体会王家福1李中秀1尤登月1自1991年以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共诊治声嘶的儿童患者46例,现将初步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6例中,男29例,女15例;最小年龄为5岁,最大年龄为14岁,其中5~8岁15例,8~11岁20例,11...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所致声带麻痹五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5例误诊的恶性肿瘤所致声带麻痹,其中肺癌3例,环后癌和食管上段癌各1例。文中就其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恶性肿瘤所致声嘶者虽首诊于耳鼻喉科,但不应轻易诊断为声带麻痹,对原因不明者要作10个方面的检查,并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外疾病,为临床诊治提供更有利的参考。方法总结100例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外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伴随症状。结果100例患者中甲状腺肿瘤27例,消化道肿瘤15例,呼吸道肿瘤48例,神经系统肿瘤5例,恶性淋巴瘤5例,多伴有相关系统症状。结论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外疾病多有相关系统的伴随症状,经详细询问病史,系统专科检查和影像学辅助检查,多能早期发现病因,进行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炎12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炎12例误诊原因分析周宣岩11987年3月~1995年5月我科诊治颈动脉炎患者45例,回顾性研究发现有12例患者属误诊误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误诊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35岁。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咽...  相似文献   

11.
电视纤维内窥镜下1586例声嘶患者的诊治陈向平1黄琦1刘运章1声嘶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症状之一,我科于门诊行常规检查的同时尚应用电视纤维内窥镜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现将1993~1995年间保留完整资料的1586例声嘶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门诊...  相似文献   

12.
喉异物误诊致喉狭窄一例张日文1患者,女,1岁2个月,因误服鸡蛋皮1月伴咳喘、声嘶于1994年4日20收住院。患儿于1月前误服鸡蛋皮,当时呛咳、呕吐,次日出现声嘶、喘憋,活动后加重。在外院反复多次抗炎治疗无效转来我院。查体:神志清,呼吸急促,哭声嘶哑,...  相似文献   

13.
以声嘶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的肺结核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以声嘶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的肺结核(PTB)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确诊PTB的29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经一次或多次病理证实为喉结核。15例因首诊未行病检或病检曾为阴性而导致喉结核的漏诊;又因未及时行痰、胸部X线等检查而导致PTB的漏诊。胸部X线检查证实PTB20例;X线阴性9例中经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者4例确诊为PTB,阴性者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才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结论:继发于PTB的喉结核可仅有声嘶而首诊于耳鼻咽喉科,声嘶为疑诊PTB的重要线索之一。以声嘶为首诊的PTB常因喉结核的漏诊、误诊而漏诊、误诊。对痰、胸部X线检查明性的喉结核,不应草率放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免EBTB漏诊。  相似文献   

14.
扩大垂直半喉切除一期喉重建术治疗喉癌14例报告孙正良,江文1985年~1993年我们应用扩大垂直半喉切除一期喉重建术治疗14例喉癌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例喉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68岁,平均57岁。全部病例的首发症状均为声嘶...  相似文献   

15.
频闪喉镜联合多媒体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频闪喉镜检查所获得的喉病图像进客观、科学、定量分析。方法 应用多媒体技术分析、诊断频闪喉镜图像及各项检测参数。结果 检测2445例声嘶患者,纠正108例误诊病例,占4.4%。结论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频闪喉镜图像进行分析是诊断喉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年龄声嘶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580例声嘶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及声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2580例声嘶患者的主要病因及其例数分别为:声带小结906例、声带息肉659例、急慢性喉炎519例、声带麻痹151例,喉癌121例、喉乳头状瘤89例、声带囊肿71例、其他64例,它们在各个年龄组的分布不尽相同(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引起声嘶的原因各不相同:小儿以声带小结、急慢性喉炎和喉乳头状瘤多见;中青年以声带息肉、小结、急慢性喉炎为主;老年人以喉癌、声带麻痹为主;值得注意,声音嘶哑可涉及临床多个科室,需多方面检查,认真鉴别,这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更准确的诊治疾病。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喉气管破裂伤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合性喉气管破裂伤四例报告陈崇喜颈部闭合性创伤致喉气管破裂,临床偶有所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院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26岁。1993年8月8日晚骑摩托车时颈部撞到铁管上,当即出现颈前部疼痛,声嘶、阵咳、咯血(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耳鼻咽喉科尖锐湿疣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我科自1995年5月~1999年5月,共收治喉尖锐湿疣10例,经采用手术摘除结合SHP-Ⅱ型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为22~56岁。职业:农民3例,汽车驾驶员2例,个体劳动者3例,发廊从业员2例,均有不洁性生活史,有口交及舔阴行为。病程1月~1年。 临床表现:均有声嘶,且逐渐加剧,间有咽痒、咽不适感。无咽痛,无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间接喉镜检查:9例声带边缘或表面有1至…  相似文献   

19.
经环甲膜切开硬管内窥镜下反向摘除声带息肉一例王勇1袁道勤1李佩华1我科应用硬管内窥镜经环甲膜切开,成功地为一患者摘除声带息肉,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营业员,因持续声嘶一年于1996年4月16日入院,临床诊断为左侧声带广基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颈静脉球异常因症状和体征及影像学检查与颈静脉球瘤类似,故易误诊而行不适当手术。为了对颈静脉球异常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扩大手术,对这类病例进行总结。方法通过4例临床病例报告,逐一分析其诊治经过和疗效,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4例中2例误诊为颈静脉球瘤,1例术前考虑颈静脉球异常行扩大手术,另1例伴有良性颅内高压综合征,因对后者缺乏认识而行不当手术。4例的诊断和治疗均存在缺陷,致使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结论颈静脉球异常容易误诊或误治,对这类病例应作详细检查,认真鉴别,以防不当手术造成不应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