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rephadenitis, HNL)又称Kikuchi Fujimoto病,由日本人Kikuchi和Fujimoto于1972年首先报道,是一种主要累及淋巴结的良性、自限性、全身性疾病,好发于东方青年女性,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作者将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收治的31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叙  栗兰凯  魏小东  昌其  王志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92-2192,F0003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于1972年由日本人Kikuchi和Fujimoto首先报道,又称Kikuchi-Fuiimoto病,或简称Kikuchi(菊池)病。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多发于东方,欧美少见。我科收治1例腋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3.
Kikuchi病或Kikuchi—Fujimoto病由Kikuchi于1972年首先报道,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坏死碎片型)等,为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和组织形式都易与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淋巴结病变相混淆。作报告1例Kikuchi病并复习献资料,探讨其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旨在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46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czing lymphadenitis,HNL),一种淋巴结非肿瘤性疾病,1972年首先由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moto等分别描述,故又称“菊池病”。既往曾将此病诊断为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和病毒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与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转移癌类似,部分病例的组织形态学酷似恶性淋巴瘤或者转移癌,病理组织学诊断有一定困难,常易误诊。本文总结46例HN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名Kikuchi病,由日本科学家Kikuc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疾患。由于临床常见到肿大淋巴结,且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故早期确诊困难或容易误诊,常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现对本院误诊为淋巴结核的坏死性淋巴结炎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Kikuchi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该病在临床上较少见,且易被误诊.国内多为个案报道.作者将本院自 1993~ 2002年收治的 32例 Kikuchi病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可能发病原因及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7.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最初是由日本学者Kikuchi等报道的一种独立的淋巴结非肿瘤性疾病,其病变特征复杂,易与淋巴瘤相混。1999-2002年,我们对24例HN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背景及目的 日本红十字会(JRC)用复合试剂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作核酸扩增(NAT)检测,筛查血清学阴性的血液。在本研究中,作者分别报道了急性感染和随访调查中,HBV NAT-阳性供血者的特征,HBV DNA的窗口期和动力学。材料及方法自使用50份标本混合NAT筛查以来,在日本共确认了277份HBV DNA阳性血液。本文报道这些HBV DNA阳性血液的病毒载量和基因型特征。从123名随访者的资料推算出HBV倍增时间及半减期,  相似文献   

9.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最早由日本人Kikuchi等于1 972年描述的,故又称Kikuchi病或Kikuchi-Fujinmoto病[1],简称HN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的自限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3~2003年共收治HNL12例,其中误诊9例,误诊率达75%.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例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又称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generalized gastrointestinal polyposis syndrome)、息肉-色素沉着-秃发-指(趾)甲萎缩综合征。以全胃肠道息肉、外胚层变化、无息肉病家族史、成年发病为主要特点。发病年龄多在30—86岁,男:女约1.3-1.5:1。由Cronkhite及Canada两人于1955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本病极其罕见,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200多例报道,约80%来自日本。目前没有成熟的诊疗和护理措施可以依据。2004年11月24日本病房收治了1例该病患者,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伟 《新医学》1997,28(5):235-235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山东省立医院骨科(250021)张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源于颈椎的慢性脊髓-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一种。1960年由日本人首先发现并报道。1964年正式定名OPLL。由于其临床表现与颈椎病几乎完全相同,显然,在...  相似文献   

12.
脂蛋白肾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是一种少见疾病。病理学主要特征是。肾小球内有大量脂蛋白样栓子堵塞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高度扩张,血清三酰甘油(TG)显著升高而胆固醇略有升高,载脂蛋白(Apo)E明显增多而ApoB正常,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有的发展为肾脏衰竭。多发于亚洲。1989年日本Saito等首次报道此病,1997年我国姜傥等、陈惠萍等分别报道了此病,近几年我国大陆约有17例报道。  相似文献   

13.
平山病误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Keizo Hirayama)于1959年首次报道,临床易与运动神经元病混淆。本院收治并误诊平山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1912年由日本学者桥本策首先报道的,故名桥本氏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近几十年中,随着诊断技术不断进步.其检出率日益提高,仅次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甲状腺疾病中居第二位,成为临床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re panbronchiolitis DPB)是由日本的本间山中于1969年在研究肺气肿的过程中,发现的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一种新的独立性疾病。我国近几年已有陆续报道。现就本院2例及既往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16.
37例川崎病X线表现湖南省儿童医院王海,朱允治川崎病(KawasakiDiseu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LS)于1967年在日本由川崎富首先报道。近年来国内亦有不少本病的报道,但...  相似文献   

17.
崔广凯  陈婕  李树  王杰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2):954-955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其发生率及中毒死亡率非常高。肝脏作为有机磷进入体内的代谢器官,功能损伤是中毒后致死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报道,中重度AOPP中毒的肝损伤发生率为100%。因此,降低AOPP病死率,治疗肝损伤是关键。硫普罗宁(tiopronin.国内商品名称凯西莱)作为肝功能改善和代谢解毒剂,首先由日本研究上市,继之被欧洲十余个国家批准上市。  相似文献   

1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简称OPLL),首先由日本学者在1960年报道,是因颈椎后纵韧带内钙质沉着、骨化所致,并在椎管内形成狭窄,从而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奥林巴斯(OLYMPUS)AU640是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任选式生化分析仪,测试速度为800T/h(含电解质为1200T/h),可同时进行47个项目的测试。该机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精确度高、精密度高、故障率低等特点。本院自2008年2月购进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故障问题,经自行处理及咨询本机修理工程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将作者在使用该机时摸索出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因日本川崎富作于1967年首次完整描述和报道而得名,其病因不明,多见于婴幼儿期,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损害性中小血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