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露婷  王剑雄  方其林 《重庆医学》2018,(16):2216-2218,2222
膝骨关节炎(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尚无特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外周血多次离心后的产物,近年来逐渐应用于KOA的治疗,众多研究者发现关节内注射PRP可有效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透明质酸钠,同时操作简便、经济,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PRP治疗KOA的基础、动物及临床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胡坚伟  徐凌志 《吉林医学》2023,(6):1555-1557
目的:探讨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永康凌志医院骨科2020年6月~2021年12月治疗的52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26例)与观察组(PRP关节腔注射,26例),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 d、14 d、21 d膝关节功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伸肌肌力、屈肌肌力峰力矩、总工量、平均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PRP关节腔注射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联合实施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改善肌力水平,提升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富血小板血浆(PRP)协同护理干预对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门诊治疗60例早中期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P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协同护理对早中期KOA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采用VAS(疼痛评分)和WOMAC(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P联合协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早中期KOA患者疼痛、肢体活动度和膝骨关节炎加重的临床症状,对骨组织修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KOA患者66例随机为对照组21例、玻璃酸钠组25例及PRP组20例,3组患者均口服依托考昔片,玻璃酸钠组及PRP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及PRP.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安大略西部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而JOA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6、9个月,玻璃酸钠组的VAS及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玻璃酸钠组及对照组中,治疗后3、6、9个月的VAS评分及治疗后3、6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3、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RP组注射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及皮温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3%(12/115).结论 采用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KOA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患者的症状缓解更为持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辜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2,43(4):402-406,4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中重度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腔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重度KOA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用网状meta分析方式评价不同物理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PubMed、Google Scholar、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Scopus数据库,检索不同物理疗法对KOA患者疼痛缓解的随机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臭氧(O3)与透明质酸(H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1期)、Embase、CNKI、CBM、VIP、Wan-Fang数据库中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月23日.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行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和Stata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20个RCT,合计2 136例KOA患者.与HA治疗KOA比较,O3治疗有效率较高[比值比(OR) =2.78,P<0.01];缓解疼痛效果更佳[治疗后1、3、6个月:均数差(MD)=-0.25、-0.71、-1.70,均P<0.01].二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P=0.56).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O3对KOA近期疗效优于HA,安全性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经膝关节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8,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研究组(n=32,关节腔内注射PR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LKS)、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KS评分升高,WOMAC评分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LKS评分升高,WOMAC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365,P=0.546).结论 经关节腔注射PRP治疗KOA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LKS评分,降低WOMAC评分,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机制及作用.方法 取成年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32只,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PRP治疗组(C组)、玻璃酸钠治疗组(D组).A组行模拟造模,B、C、D组按Hulth方法诱发建立兔KOA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C组予PRP 0.5 mL关节腔注射治疗,3周1次,共2次;D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A、B组于C组同一时间点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注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的组织结构、细胞数量、潮线的完整性和甲苯胺蓝染色等情况,比较各组间Mankin′s评分的差异.收集适量关节液测定各组花生四烯酸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关节软骨结构形态正常,无明显破坏;B、C、D组关节软骨结构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尤以B组软骨结构改变较大,C、D组软骨形态结构虽有改变,但与A组软骨结构较接近.A组Mankin′s评分最低,B组评分最高,C、D组经干预治疗后评分明显降低;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花生四烯酸水平最低,B组最高,C、D组水平介于A、B组之间,且C组低于D组(P<0.05).结论 PRP对KOA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及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b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PRP促进皮肤、黏膜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PRP和hDFbs来源于健康成年人,两次离心法制备PRP,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0、12.5%、25.0%、50.0%和100.0%PRP浓度作用下 hDFbs的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 PRP)注射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KOA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单一组采用依托考昔治疗,联合组采用自体PRP注射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比较2组骨关节炎指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Lyshom Knee Rsting System)、生活质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ndex of Severity Forosteo Arthritis, ISOA评分)]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高渗葡萄糖(高渗糖)膝关节局部注射(增生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为高渗糖注射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ubMed、Scopus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关于高渗糖注射对KOA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系统的评价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的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对高渗糖注射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膝关节的疼痛、生理功能及僵硬等指标进行相关的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篇文献,共计355例患膝(234例患者)。Meta分析,高渗糖注射对KOA引发的疼痛有短期(SMD =-1.45,95% CI:-2.42~-0.48,P=0.003)及长期(SMD =-2.20,95% CI:-3.45~-0.94,P=0.000 6)缓解的效果。高渗糖局部注射可显著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SMD=-2.00,95% CI:-2.84~-1.55,P<0.00001),但对对膝关节僵硬程度无明显改善(SMD =-0.05,95% CI:-1.02~0.03,P=0.07)。结论:高渗糖注射可有效改善KOA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能力,但对改善膝关节僵硬效果尚不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随机应用倍频Nd:YAG激光和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对PDR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RP),视网膜任何部位新生血管(NVE)给予密集直接光凝,视盘新生血管(NVD)不予直接照射.结果 PDR患者于PRP术后3月61.5%患眼新生血管消退,12月76.2%新生血管消退,NVD和NVE眼中分别为58.8%和88.0%,术后2年以上94.1%新生血管消退;对PRP有成功反应者平均视力有提高.结论 PRP对PDR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和保持患者视力,对PRP有成功反应者视力预后较好,NVE较NVD更容易消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臭氧(O3)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PRP组20例,O3组20例,均采取每周1次,连续3次进行关节腔注射PRP或O3的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及WOMAC评分,采用末次随访时Macnab疗效评价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PRP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优于O3组(P<0.05)。PRP组临床治愈19例,显效1例,治疗改善率为85%;O3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3例,有效4例,治疗改善率为7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O3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推拿手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1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数字图书馆(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cq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相关文献,并查阅原文,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推拿手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单纯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KOA的临床对照研究,应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55篇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有1016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全部为中文文献.对1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显示,中医推拿手法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单纯注射玻璃酸钠治疗KOA比较,分析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纳入文献的疗效评价及效应量OR=4.91,95%的CI为[3.05,7.91],效应合并值的假设检验Z=6.54,P<0.00001.漏斗图不呈倒漏斗型,基本呈下宽上窄左右对称的漏斗形,存在小部分倾斜,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性偏倚,估计与各临床研究质量不高有关.结论:中医推拿手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KOA安全有效,优于单一使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方法.但是因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和数量有限,亟待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充实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40只SPF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移植组、PRP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另外4组构建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为空白模型、自体骨软骨移植模型、PRP植入模型和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PRP植入模型。干预8周后,使用国际软骨修复学会(ICRS)组织学分级对软骨修复情况进行评价,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膝关节液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水平。结果:ICRS组织学分级显示,移植组、PRP组和联合组的骨表面、软骨矿化、基质和细胞分布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 <0. 05),且联合组的软骨矿化、基质和细胞分布评分亦均高于移植组和PRP组(P <0. 05)。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关节液中GSH和SOD水平明显降低,而MDA和8-OHdG明显升高(P <0. 05)。移植8周后,移植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善(P> 0. 05),而PRP组和联合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 <0. 05)。PRP组关节液中GSH和SOD水平明显高于移植组,而MDA和8-OHdG水平低于移植组(P <0. 05)。联合组MDA水平明显低于PRP组(P <0. 05)。结论:PRP能够明显改善关节氧化应激损伤,可有效促进关节软骨修复,有助于提高自体骨软骨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分析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膝关节灌注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选取在本科接受治疗的108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患者采用PRP膝关节灌注术治疗,并配合以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108例患者中103例疼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有较大改善,5例疼痛改善不明显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较大改善。对采用PRP膝关节灌注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其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无菌操作规范执行以及术后的专科护理对患者术后症状缓解、膝关节功能较快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HtrA1的表达是否与软骨退变程度相关.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KOA)患者40例,其中软骨退变Ⅱ、Ⅲ、Ⅳ级的病例数分别为15、11、14例,正常人28例,应用ELISA测定丝氨酸蛋白酶1(HtrA1)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程度.结果:KOAⅡ、Ⅲ、Ⅳ组中关节滑液的HtrA1因子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软骨退变程度患者的关节液HtrA1因子表达也不同.KOAⅡ、Ⅲ、Ⅳ组的组间HtrA1因子表达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关节液HtrA1因子表达含量为67.89~208.33 pg/ml,以208.33 pg/ml作为阴性,KOA患者不同程度软骨退变(KOAⅡ、Ⅲ、Ⅳ组)各组检测的敏感度均超过85.7%.结论:HtrA1对早期软骨退变(KOAⅢ级)诊断的敏感度在90%以上,特别是诊断KOA患者KOAⅡ级软骨退变的敏感度最高,可达93%以上.说明HtrA1是诊断早期软骨退变(KOAⅡ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与曲安奈德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接受诊疗的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严格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PRP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注射治疗,PRP组患者接受PRP注射治疗.比较两组预治疗和治疗后1、6个月及1 a的视觉模拟...  相似文献   

20.
林颢  李鹏  孙杰聪  曾荣  楚佳奇 《广东医学》2016,(9):1274-1277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影响.方法 提取脐带血PRP,ELISA试剂盒测定PRP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并将其作为PRP生长因子含量的衡量标准,分别以含不同浓度TGF-β1的PRP培养hUC-MSCs,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效率.将P5代hUC-MSCs接种于6孔板,分为4组:对照组只添加完全培养基培养,PRP组添加TGF-β1为750 pg/mL的PRP培养,成骨诱导组添加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PRP+成骨诱导组添加TGF-β1为750 pg/mL的PRP和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Real-time PCR检测hUC-MSCs成骨标志基因(OPN、RUNX2、AL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细胞培养至第5天时,含TGF-β1浓度为750、1000、2000pg/mL的PRP对细胞增殖促进作用显著.此外,成骨诱导过程中,添加PRP对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影响,相对于成骨诱导组,PRP+成骨诱导组细胞第14天时已有明显的钙沉积.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在各时间点成骨标志基因只有微量表达,且无明显变化.其余3组细胞随培养时间增加,成骨标志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其中,PRP组高于对照组(P<0.05),成骨诱导组高于PRP组(P<0.05),PRP+成骨诱导组高于成骨诱导组(P<0.05).结论 体外培养时PRP可促进hUC-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PRP中TGF-β1最佳浓度为750 p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