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纳米SiO2和纳米TiO2颗粒在 添加FCC的流态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混合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已经被应用于各工业领域。然而由于纳米颗粒的流态化性能较差,需要研究改善混合纳米颗粒流态化性能的方法。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单一纳米颗粒添加组分的流态化与混合纳米颗粒在外力场中的流态化,对混合颗粒添加组分的流态化未见报道。试验研究了纳米SiO2和纳米TiO2的混合组分在添加3种不同的FCC颗粒的流态化,为研究混合组分流化床中颗粒的碰撞、团聚和破碎机制提供实验基础。研究发现单纯的混合纳米颗粒难以流态化,添加FCC颗粒后其流态化性能有所提高,FCC颗粒对混合纳米颗粒流化性能的改善能力与其粒径和添加量有关。另外FCC2和FCC3颗粒对混合纳米颗粒的流化性能改善能力优于FCC1颗粒。相同添加量下,纯的SiO2流化性能最好,其余按由好到坏的顺序分别是w(SiO2):w(TiO2)=7:3,w(SiO2):w(TiO2)=5:5,w(SiO2):w(TiO2)=3:7以及纯的TiO2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了银纳米三角阵列的等离子共振吸收特性,仿真计算了银纳米颗粒尺寸大小对阵列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三角形银纳米颗粒阵列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红移,可通过改变颗粒大小调节共振吸收波长数值以用于不同的应用研究.基于FDTD理论模拟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规律基本相符,并较好地阐释了银纳米三角有序阵列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的频移与其纳米粒子长径比之间的一些依赖关系,此结论将有利于纳米光传感器应用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表面修饰铂的铜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分别以硫酸铜、氯铂酸为前驱物、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制备了溶剂稳定的铜和铂纳米颗粒;并以铜纳米颗粒为种子、将氯铂酸溶解其中,在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的基础上制备了表面修饰了铂的铜纳米颗粒。所制备的三种纳米颗粒均为球形,粒径分别为1.7 nm、2.1 nm、2.4 nm.在30℃、1.01×105Pa的条件下,所制备的表面修饰了铂的铜纳米颗粒在环己烯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比铂纳米颗粒和铜纳米颗粒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外加磁场的影响下,铁磁流体溶液中壳层纳米颗粒周围局域电场的分布.其中,壳层结构的铁磁纳米颗粒是由磁性纳米颗粒(钴)核与贵金属(金)壳组成.该结构将金属的光学性质和颗粒的磁场驱动效应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外加磁场的影响下,复合铁磁颗粒将会沿着外加磁场的方向排列,形成磁纳米链.磁纳米链中复合颗粒在外加磁场的影响下发生极化,导致颗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通过解拉普拉斯方程,可以得到复合颗粒周围局域电场的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壳层颗粒周围的局域电场与金属壳层厚度、复合颗粒之间的距离以及颗粒中心连线的夹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ZnO与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发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Ag离子注入到石英玻璃中形成Ag纳米颗粒并退火,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样品表面沉积ZnO薄膜,通过改变Ag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强度,研究Ag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与ZnO薄膜的激子耦合效应.PL谱实验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与ZnO发生强烈的耦合使ZnO的发光增强,增强效果随Ag纳米颗粒等离子体的增强而增大,另一方面发光峰位发生红移,出现双峰现象.最后对耦合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纳米颗粒(NPs)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是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本文阐述了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包括药物载体,表面拉曼增强效应,量子点,磁性纳米颗粒等。在治疗癌症,基因工程,生物代谢,胚胎发育等领域内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银纳米颗粒-玻璃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出银纳米颗粒-玻璃复合薄膜.利用光学吸收谱和Z-扫描技术研究了该复合薄膜的线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热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银纳米颗粒尺寸和银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体积分数,导致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增大.当熔盐中AgNO3/NaNO3的质量分数由0.1%提高到0.5%时,相同条件热处理后玻璃中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体积分数有较大增长,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增大;进一步提高熔盐中AgNO3/NaNO3的质量分数,热处理后玻璃中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反而降低,但银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体积分数增大,材料的三阶非线性系数不增反降.  相似文献   

8.
木质素纳米颗粒的制备为木质素的高价值化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基于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木质素纳米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反溶剂滴加法、二元乳化法、溶剂交换法和高效蒸发法等,分析了其在纳米载体(贵金属载体、药物运输载体、药物缓释剂)和纳米填料(紫外线吸收剂、水凝胶基体、稳定助剂)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木质素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及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纳米流体是将纳米颗粒分散在基液形成的一种介质,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纳米流体的悬浮颗粒多为球形颗粒,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颗粒为非球形。基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含有圆柱形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导热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球形度降低,纳米流体的热导率明显增大。基于纳米流体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基液和纳米颗粒扩散系数的分析表明,对于相同体积的纳米颗粒,圆柱形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颗粒表面的类固液体层效应是非球形纳米颗粒提高纳米流体热导率的主导机制,并且颗粒的布朗运动有可能削弱此效应。该研究结果为强化纳米流体热导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存在下HEPES缓冲溶液中制备纳米金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下HEPES缓冲溶液可还原HAuCl4的水溶液直接制备纳米金溶胶.当加入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可得到形貌大小不同的纳米金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以及选区电子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纳米金颗粒形成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搅拌几分钟就可以得到纳米金颗粒,并且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金颗粒的形貌和大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