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沉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及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沉(ESR)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同时采用魏氏法测定血沉值。结果肿瘤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及ESR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所有P<0.05),且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与ESR值之间均有相关关系(rT=0.645,PT<0.01;rs=0.638,Ps<0.01);ESR值愈大,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愈高。结论在恶性肿瘤及糖尿病疾病中随着ESR值增大,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增高,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与ESR间存在相关关系,TNF-α及sTNFRⅠ可能是导致ESR增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ACS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浆TNF-α、MCP-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下降(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炎性反应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CP-1变化及氯沙坦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及氯沙坦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了35例不同程度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MCP-1水平.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IL-6及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氯沙坦治疗4周后血清TNF-α、IL-6及MCP-1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氯沙坦可减轻CHF患者的炎症及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与芍药苷(Pae)联合应用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知情同意,收集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正常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人滑膜细胞进行培养。取第3代人FLS,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μg/L)刺激,分别用rhTNFR:Fc(10 mg/L)、Pae(10-5mol/L)及二者联合干预。MTT法检测人FLS的增殖反应,免疫组化法半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蛋白(TRADD)在FL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hTNFR:Fc与Pae联合用药对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rhTNFR:Fc和Pae单独给药组。rhTNFR:Fc、Pae及联合用药均能明显下调FLS中TNFR1和TRAF2表达,上调TRADD表达;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能进一步上调TRADD表达,而对TNFR1和TRAF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rhTNFR:Fc和Pae联合用药对人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给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ADD有关。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的活化与大鼠脓毒症胃肠黏膜屏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脓毒症时胃肠粘膜核因子-κB的活性,以及核因子-κB的活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做大鼠的脓毒症模型。分别在术后1,3,6,12,24,48 h活杀大鼠,取大鼠肠黏膜组织,用酶联免疫法测TNF-α、MCP-1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凝胶电泳迁移法测NF-κB的活性。结果NF-κB的活性、TNF-α、MCP-1的含量在大鼠脓毒症时明显升高,细胞凋亡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MCP-1是脓毒症早期激活的细胞因子,它们的释放与NF-κB的活性密切相关;大量的细胞凋亡是肠道粘膜细菌移位的重要机制之一;明显与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86例GDM患者(研究组)血清TNF-α,并与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89例(对照组)对照,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两组胎盘组织中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1,TNFR1)的表达.结果 (1)血清中TNF-α浓度对照组为(5.73±1.81)fmol/L,GDM组为(9.22±1.30)f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胎盘组织中TNF-α及TNFR1的阳性表达率,正常妊娠组(对照组)分别为(41.5±9.42)%和(42.3±9.43)%与研究组(63.6±8.52)%和(71.4±11.21)%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患者血清中TNF-α,胎盘组织中TNF-α和TNFR1的表达增加,TNF-α与GDM关系密切,可能是GDM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exendin-4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分组: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10 ng/ml)、TNF-α(10 ng/ml)+E1组(1 nmol/L exendin-4)、TNF-α(10 ng/ml)+E5组(5 nmol/L exendin-4)、TNF-α(10 ng/ml)+E10组(10 nmol/L exendin-4)。收集24 h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细胞内MCP-1 mRNA的表达;分别在24、48 h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MCP-1、FN的浓度。结果孵育24 h时,TNF-α组MCP-1 mRNA和细胞培养上清MCP-1、F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TNF-α组比较,TNF-α+E5组、TNF-α+E10组细胞内MCP-1 mRNA和培养上清内MCP-1、FN含量均明显降低;孵育48 h时,TNF-α组细胞培养上清MCP-1、F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TNF-α组比较,TNF-α+E1组、TNF-α+E5组、TNF-α+E10组细胞培养上清内MCP-1、FN含量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exendin-4浓度的增加,培养上清内MCP-1、FN含量降低更加明显。结论 Exendin-4可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 mRNA的表达,并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TNF-α诱导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内MCP-1、FN的含量,提示exendin-4可能会对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与芍药苷(Pae)联合应用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经知情同意,收集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正常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人滑膜细胞进行培养.取第3代人FLS,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 μg/L)刺激,分别用rhTNFR:Fc(10 mg/L)、Pae(10-5 mol/L)及二者联合干预.MTT法检测人FLS的增殖反应,免疫组化法半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蛋白(TRADD)在FL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hTNFR:Fc与Pae联合用药对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rhTNFR:Fc和Pae单独给药组.rhTNFR:Fc、Pae及联合用药均能明显下调FLS 中TNFR1和TRAF2表达,上调TRADD表达;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能进一步上调TRADD表达,而对TNFR1和TRAF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rhTNFR:Fc和Pae联合用药对人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给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ADD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痛风定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影响。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手术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组、模型组(氧嗪酸钾750 mg/(kg·d))、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750 mg/(kg·d)+别嘌呤醇50 mg/(kg·d))、痛风定组(氧嗪酸钾750 mg/(kg·d)+痛风定500 mg/(kg·d))。实验期间定期检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药物干预第8周结束时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别嘌呤醇和痛定均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P<0.01),改善肾功能(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TNF-α、MCP-1和ICAM-1明显高于手术组(P<0.01),别嘌呤醇和痛定均能减少氧嗪酸钾所致的TNF-α、MCP-1和ICAM-1表达升高(P<0.01)。结论 TNF-α、MCP-1和ICAM-1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尿酸性肾脏病的进展过程,痛风定可能部分通过抑制尿酸所致的炎症反应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李超林  肖谦 《医学综述》2004,10(11):672-674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是作用于单核细胞趋化过程的主要细胞因子,糖尿病合并的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增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等多种因素可导致MCP-1水平上升,促使单核细胞进入动脉血管内膜,摄取已进入内膜并已发生修饰的脂蛋白形成单核细胞源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个重要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与其受体TNFR1和TNFR2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调节免疫,促进凋亡和诱导坏死等效应。寄生虫感染中,促炎因子TNF-α参与了宿主对寄生虫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作用:一方面发挥抗虫杀虫效应,另一方面介导宿主的病理进程。本文就TNF-α在利什曼原虫、锥虫、弓形虫、疟原虫、血吸虫等寄生性原虫和蠕虫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PA-100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自动分析仪测定27例进展期肺结核患者和16例正常人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证实TNF-α可能参与肺结核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1型受体(TNFR1)在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IMEC)上的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IMEC的损伤机制.方法 用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系MS-1细胞进行实验,用免疫荧光法研究TNFR1在MS-1细胞上的表达;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作用;用流式细胞仪C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吡啶(PI)染色检测TNF-α对MS-1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Ac-DEVD-CHO(caspase-3的竞争抑制剂)的保护效应.结果 (1)MS-1细胞表达TNFR1.(2)发现TNF-α单独对MS-1细胞无明显作用(P>0.05).TNF-α对放线菌素D(aetinomycin D,ActD)致敏的MS-1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且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MS-1细胞活力逐渐降低.(3)Ac-DEVD-CHO可以明显拮抗ActD/TNF-α诱导的MS-1细胞凋亡,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小鼠IMEC上有TNFR1的表达;TNF-α能诱导ActD致敏的胰岛内皮细胞发生凋亡,而Ac-DEVD-CHO则对这种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假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受体(TNFRⅠ与TNFRⅡ)、IL-6及IL-6受体(IL-6R)基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欧洲裔美国妇女中可预测自发性早产(sPTB)的高危状态。在本研究中采用病例-对照模型,检验了母血DNA样本中TNF-α、TNFRs、IL-6、和IL-6R基因中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变异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研究设计:从sPTB病例早产后(n=101)与对照组(正常足月临产和分娩,n=321)得到的母血DNA,测定TNF-α(6)、TNFRⅠ(6)、TNFRⅡ(7)、IL-6(5)及IL-6R(3)位点SNPs的基因型。采用标准的遗传流行病学方法,检查病例与…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TNFR-Fc融合蛋白对大鼠MODS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关系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Fc融合蛋白 (s TNFRp75 - Fc)在 MODS中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 4 8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 ,通过创伤 +感染二次打击 ,建立“双相迟发”大鼠 MODS模型 ,在模型基础上动物复苏时静滴 0 .4mg/ kg s TNFRp75 - Fc作为给药组。采用 Western印迹技术 ,对各组大鼠主要器官细胞膜表面 TNFR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 :给药组动物主要器官损害指标明显减轻 (P<0 .0 5 ) ,MODS发生率 (4 3.7% )和病死率 (12 .5 % )与模型组 (10 0 .0 %、5 0 .0 % )相比均显著降低 (P<0 .0 5 )。s TNFRp75 - Fc显著抑制血浆中 TNF-α活性。正常组 TNFR1和 TNFR2均为低水平表达 ,MODS模型鼠的两种 TNFR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 ;给予 s TNFRp75 - Fc后各器官中两种 TNFR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TNF-α及TNFR的表达在 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外源性 s TNFR的应用可能减少细胞膜 TNFR的表达。实验证明 s TNFRp75 - Fc可以对 MODS模型动物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镘利  王宗仁  张筠 《医学争鸣》2008,29(9):819-82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方法获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刺激组和TNF-α 姜黄素组.先用TNF-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0.5 h,再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6.25,12.5,25,50和100 mg/L)共同孵育1 h与单纯TNF-α刺激作对照,采用MTT法、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及其上清液中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UVEC经TNF-α刺激0.5 h后,其MCP-1表达为159.37±4.47,与对照组94.13±6.07相比明显增强(P<0.01);再与不同浓度姜黄素共同孵育1 h后,MCP-1在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137.63±4.50,121.72±1.96,116.08±3.93和101.62±4.12,与单纯给予TNF-α刺激相比明显减弱(P<0.01),且随着浓度升高有递增的趋势.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娟  白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42-4343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皮损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TNFRⅠ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和TNFRⅠ在32例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30例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果:扁平苔藓皮损中TNF-α和TNFRⅠ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88%和65.63%;30例正常皮肤中,TNF-α无一例表达,TNFRⅠ的阳性表达率为20%;扁平苔藓皮损中二者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TNF-α和TNFRⅠ高表达可能参与扁平苔藓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151例OLP患者(包括81例糜烂型扁平苔藓和70例非糜烂型扁平苔藓)和143例健康对照者的TNF-α-30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TNF-α-308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OL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糜烂型OL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NF-α-308 TNF2基因型患糜烂型OLP的风险是TNF1的2.268倍(OR=2.268,P<0.05)。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OLP的一个独立因素,但TNF-α-308*A等位基因可能是扁平苔藓局部炎症反应加重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基因变异对广东籍汉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遗传易感性的联合效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技术)检测82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308位点和TNF-β基因 252位点的等位基因型.结果 结果发现TNF-β 252 AA基因型的个体患内异症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3.33倍(x2=6.562,P<0.05).TNF-α-308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640,P>0.05).但TNF-α-308位点与TNF-β 252位点变异基因型之间有协同作用,TNF-α基因-308位点GA与TNF-β基因 252位点GG联合基因型OR值为2.445,TNF-α基因-308位点GA和TNF-β基因 252位点AA联合基因型OR值增高至10.99(P<0.05).结论 TNF-βAA基因型可能是广东地区汉族妇女内异症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TNF-α基因-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TNF-β基因 252位点之间有协同作用,两位点突变同时存在能显著增加内异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存在神经-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这种早期炎症及损伤密切相关,并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阻断TNF-α的生成和表达,对改善脑梗死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所检测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