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所有病例的KUB与IVP、B超检查,CT扫描。结果约70%的患者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各影像手段不同程度显示了肾结核的形态改变或肾功能,KUB+IVP诊断正确38例,B超诊断正确40例,CT诊断正确56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可使大部分病例获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36例肾结核患者的 CT 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的36例肾结核患者接受 CT 影像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 CT 结果和特征。结果:肾结核的 CT 表现随病程、病理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为实质内低密度灶、形态改变、钙化,并可合并肾积水、输尿管膀胱和肾周改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结论:CT 检查对于肾结核患者具有比较详细的建材小姑,能够对患者的肾盂、肾盏的病灶进行很好的分析,一些比较典型临床肾结核症状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诊断,临床中对肾功能具有很直观的了解,增加了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段惠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99-3200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临床及CT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所有病例的CT影像诊断,并结合其他影像及实验室检查、总结肾结核病变的CT诊断。结果:32例肾结核的CT征象有肾脏形态的改变、病变位置、密度的变化以及病变的进一步蔓延。具体表现为肾盏、肾盂的变形,肾脏大小的改变,并伴有肾内的囊状低密度影及钙化以及肾盂、输尿管壁不同程度的增厚。结论: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对肾结核的CT表现并结合临床及化验室检查,常可得出正确的诊断。综合分析,在肾结核的影像诊断中,CT是最佳的方法,其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结核病例50例临床资料。结果膀胱刺激症状、血尿、腰痛是最常见临床症状。本组采用药物治疗23例,均采用异烟井 利福平 吡嗪酰胺,三联治疗疗程6~9个月。27例手术治疗行肾、输尿管切除。术后抗结核治疗半年以上。结论对于不典型肾结核诊断应尽早采取联合实验室检查方法,使其诊断率高。IVU是肾结核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CT对诊断早期肾实质结核病灶有重要价值,IVU不显影时,CT更具有优越性。早期肾结核短程三联药物治疗效果满意,肾结核肾切除应尽可能切除患处输尿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发病和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58例,非手术治疗11例。所有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得到改善,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对肾结核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膀胱镜检加膀胱黏膜活检等,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泌尿系结核的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需综合分析多种影像学检查诊断。结论静脉肾盂造影(IVP)是肾结核首选的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方法,对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需要在提高认识的的同时重视病史,综合分析尿细菌学及IVP检查,必要时联合逆行肾盂造影(RP)、CT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结核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延误诊断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延误诊断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症状不典型、忽视肾结核症状、混淆合并感染或其它泌尿系统疾病及缺乏系统检查有关。结论提高对肾结核特别是对症状不典型肾结核的认识,尿沉渣检查是诊断肾结核的有效方法,PPD试验、B超辅以排泄性尿路造影及CT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刘东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38-1839
目的讨论肾结核CT典型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34例肾结核患者行CT诊断,26例仅做平扫,8例同时做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25例形似猫爪样或花瓣样,囊状改变大小不等,肾皮质变薄;13例患者肾功能出现减退;20例患者输尿管扩张,12例患者肾盂壁增厚。肾结核继发改变多有发生,损害了肾脏功能,改变了肾脏形状和体积。结论CT可为肾结核诊断提供直观的影像资料,正确把握其特征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泌尿系结核的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经药物治疗的12例及手术治疗的14例均治愈。结论不典型肾结核临床特征与文献报道有明显差异。对其诊断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同时重视病史,综合分析尿细菌学,X线检查,CT检查,个别患者只有在手术时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26例肾结核及其分型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超声诊断肾结核及其分型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7月~2009年1月肾结核患者26例,分别对其临床资料及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归纳总结其误诊原因及超声诊断的注意事项。结果超声诊断肾结核18例,诊断符合率为69%。26例肾结核的声像图改变及病理分型表现各具特征。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做为肾结核首选诊断方法之一,对肾结核的诊断与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肾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8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是最常见症状,分别为29例(42.6%)和51例(75.0%);尿常规异常62例(91.2%);尿抗酸杆菌检查58例,阳性8例(13.8%)。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膀胱镜检+活检的诊断率分别为30.9%、37.1%、88.2%、66.7%。结论肾结核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CT对中晚期肾结核诊断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肾结核101例的临床表现,并比较B 超、静脉肾盂造影(IVP)、CT对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表现中,腰痛、膀胱刺激征、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B超、IVP、CT的诊断检出率分别为31.4%、43.5%和90.3%.三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22,P<0.05);与B超及IVP比较,CT诊断肾结核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2,P<0.0167;χ2=31.777,P<0.0167).结论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CT 对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中晚期肾结核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任晓梅 《吉林医学》2012,33(16):3485-3486
目的:探究肾结核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证实为肾结核的60例患者彩超图像。结果:60例肾结核患者患者,超声检查符合者53例,诊断率88.33%。结论:采用超声检查肾结核,其操作简单,且无创伤,检出率较高,采用超检测对肾结核的诊断和分型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探讨不典型肾结核临床发病症状及诊断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疾控中心确诊的24例不典型肾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其发病特征及临床诊断情况。结果 (1)临床特征:本组24例患者症状不典型,其中9例腰痛、6例尿路刺激症、7例血尿、5例低热盗汗,另外4例无症状;(2)诊断情况:首次就诊确诊7例,首次就诊后3个月内确诊12例、首次就诊后6个月内确诊5例。结论不典型肾结核发病隐匿,临床不典型症状包括腰痛、尿路刺激征等,临床诊断还需在结合病史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超声诊断价值,提高对肾结核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肾结核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10例肾结核的声像图表现各异,其中5例为混合回声型,2例为扩张回声型,1例为无回声型,1例为似结石型,1例声像图无改变.结论 超声对中型和重型肾结核的检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诊断价值,尤其在患肾丧失功能时,诊断价值更大.肾结核的超声检查必须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化验检查及其他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姜玉芝  赵立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41-1842
目的分析肾结核的X线、B超及CT表现,评价它们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肾结核,全部病例做了KUB+IVP及B超检查,57例做CT扫描。结果各影像手段不同程度显示了肾结核的形态改变或肾功能,KUB+IVP诊断正确率50%,B超诊断正确率51.7%,CT诊断正确率94.7%。结论B超与X线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宜相互补充,CT的影像学价值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7.
61例肾结核的延误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结核延误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误诊断的61例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延误诊断的 原因与忽视肾结核症状、症状不典型、对其病理过程缺乏认识、忽视混合感染和伴随有其它泌尿系统疾病、病史询问不详和缺乏系统检查有关。结论:提高对症状不典型肾结核的认识。B超辅以排泄性尿路造影。尿沉渣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是目前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和主要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至2009年6月收治泌尿生殖系结核31例,对其中17例晚期不典型肾结核,回顾性分析患者经济状态、年龄分布、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特点及其治疗情况。结果:来自农村及城镇低保家庭15例(88.4%),年龄多集中在20岁-50岁(70.6%),病程20天-7年,平均25.5月。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11例(64.7%),肉眼血尿4例(23.5%),伴肾外活动性结核4例(23.5%),尿常规异常14例(82.4%),B超、静脉尿路造影(KUB+IVU)、CT分别检查17例、16例、11例,肾结核诊断率分别为29.4%、37.5%、63.6%。16例治愈,病理诊断为肾结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典型晚期肾结核仍不少见,临床遇有尿路感染症状,尤其是久治不愈的尿路感染者,应警惕肾结核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肾结核的B超表现,评价超声对肾结核的诊断。方法对36例肾结核超声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了肾结核的形态改变和内部回声异常,B超诊断正确率85.2%。结论用超声诊断肾结核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肾结核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无痛性血尿4例(30.8%),单纯尿频5例(38.5%),单纯右腰部胀痛1例(7.7%),以肾积水就诊者2例(15.4%),以右附睾结核就诊1例(7.7%),CT诊断为晚期肾结核。经抗结核化疗及肾切除,术后病理均证实。结论:肾结核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对肾结核的警惕性不足是肾结核诊断及不能及时诊治的主要原因。尿结核聚合酶链反应(TBPCR)、尿结核茼培养是诊断早期肾结核的重要手段。晚期肾结核行CT检查可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