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偏头痛是门诊常见病,是以反复发作的双侧或偏侧头痛为特征,病因复杂。为探索一种简易可靠的治疗方法,我院从1999年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服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偏头痛,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阻滞方法: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均采用气管旁阻滞法,患者仰卧位,伸展颈部,在胸锁关节上3cm,正中线外侧1.5cm处用6~7号穿刺针垂直刺向第6颈椎横突,针尖触及横突后退1mm,再向下向  相似文献   

2.
封君品 《华夏医学》2003,16(6):846-847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性疾病 ,以反复发作的双侧或单侧头痛为特征 ,病因复杂。传统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均具有一定疗效。为了寻求一种疗效更加确切的治疗方法 ,笔者自1 992年开始采用星状神经阻滞 (SGB)加服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偏头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0例 ,其中男 31例 ,女 4 9例 ,年龄 1 5~ 6 2岁。病程2 d至 4年 ,其中 2 d至 6月 30例 ,7月至 1年 30例 ,>1年 2 0例。发作频率 1~ 5次 /月 ,双侧头痛 2 9例 ,偏侧头痛 5 1例。本组病例均为经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除外其他疾病而确诊者。诊断…  相似文献   

3.
自2000-2004年,笔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性偏头痛50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守立 《中原医刊》1996,23(3):28-28
自1992年以来,笔者应用局麻药合剂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性偏头痛2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2倒中均依据美国国家卫生学院的头痛分类法,男8例,女14例,年龄10~66岁,其中12岁以内2例,13~20岁5例,21~40岁6例,41岁以上9例。病程2~23年,平均10.5年,22例均诊断为血管性偏头痛。  相似文献   

5.
<正>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以前只有靠药物治疗,其效果不佳。自1993年我院设疼痛门诊以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35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偏头痛诊断依据为1998年2月国际头痛学会与头痛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头痛分类标准。普通型偏头痛10例,典型偏头痛12例,其他偏头痛13例,共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6岁。病史最长7~8年,最短的1~2个月。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影响工作和睡眠,轻者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应用连续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11,P<0.01).结论 SGB能够显著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娟  罗瑶 《四川医学》2005,26(9):996-996
偏头痛以药物治疗为主,只能控制症状,疗效不佳。我院疼痛门诊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凯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153-153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患者共15例,均为门诊患者,15例患者均采用前入路。患者均采用仰卧位,用0.5%利多卡因8~10mL,左右交替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阻滞后观察15min,如无不良反应者方可离开。阻滞成功的标准为注药侧出现霍纳氏症。注意不要同时阻滞双侧神经节,以免发生意外。结果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为86.6%。15例患者治疗最长3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复发两例,复发者症状均比治疗前症状减轻,多表现在病史较长患者。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是一项可取的治疗方法。安全、经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中药汤剂治疗40例,观察组在服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随访3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汤剂治疗过程中,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对于临床治疗偏头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阿司匹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2)方法:偏头痛患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阿司匹林组(A组),口服阿司匹林75mg(首剂0.5g),1次/d,连服2个月,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1%利多卡因10ml 维生素B12500μg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双侧交替阻滞),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隔1周行下1疗程,共3疗程;联合组(C组),用A、B组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每例患用上述方法首次治疗后门诊留置3h,观察头痛,恶心,呕吐缓解情况。治疗开始后每隔2周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次。全部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3)结果:首次治疗3h后,A、B不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66.7%,与C组的93.3%相比,差异均非常显(P<0.05);90例患PT均未超出正常范围;全部治疗结束后1年内,C组预防复发的总有效率为90.0%,与A组的53.3%相比,差异非常显(P<0.01),与B组的63.3%相比,差异显(P<0.05)。(4)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明显偏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星状神经节阻滞下,配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43/44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3.9%(23/36例);无效13例,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星状神经节阻滞下,配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患者26例,采用前入路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20次,观察睡眠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评定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血中E2由治疗前的(33.13±18.26)pmol/L升至(153.64±86.57)pmol/L(t=-8.00,P<0.01),FSH由治疗前的(52.74±20.16)U/L降至(37.96±12.48)U/L(t=2.08,P<0.05),LH由治疗前的(36.09±13.34)U/L降至(25.35±7.51)U/L(t=2.21,P<0.05)。睡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4.6%。HAMA评分由治疗前的(19.9±6.87)分降至(11.4±4.1)分(t=3.35,P<0.01)。结论 GB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和焦虑症状,能调节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神经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及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偏头痛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3组(n=30):Ⅰ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Ⅱ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汤,Ⅲ组在Ⅱ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于治疗后1年评价治疗效果。Ⅰ组治愈Ⅱ例,有效14例,无效5例;Ⅱ组治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Ⅲ组治愈23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例。Ⅲ组较其他两组治愈率高,治疗次数少(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及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有确切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4.
刘维刚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69-70,7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经SGB和硫酸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是否得到控制及改善,从而比较这两种治疗法的有效率及对母婴的不良影响。结果SGB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均明显优于硫酸镁组。结论SGB既能有效控制并改善妊高征的各种临床症状,又能减少母婴的并发症,保证了胎儿安全顺利娩出.与常规硫酸镁组相比,SGB创伤小,副作用少,操作简便,且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临床治疗妊高征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有效、更理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能使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等保持稳定的功能,星状神经节阻滞现已广泛用于疼痛性及非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在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失眠、难治性眩晕、神经源性头痛、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颈源性头痛、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用有效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简化的Fugl-Meyer(FMA)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有效率、VAS评分、FMA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本组患者100例,在月经后11d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3d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6个月随访,痊愈92例,有效7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9%。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经前期综合征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郑庆玲  王玉丰 《海南医学》2012,23(17):68-69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0.9%,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32,P< 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改良气管旁入路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气管旁入路法星状神经节阻滞与气管旁入路法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气管旁入路组(A组,n=25)和改良气管旁入路组(B组,n= 25),两组均以每例患者第1次阻滞纳入观察记录。阻滞用药物均为1%利多卡因10ml。A组患者用传统气管旁入路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B组患者用改良气管旁入路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其特点是针尖不触及骨性标志。观察和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阻滞25次,成功率92%,B组阻滞25次,成功率96%,组间比较P〉0.05。B组声嘶及咽喉部不适发生率(2例,8%)明显低于A组(7例,28%),P〈0.01。结论改良气管旁入路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率不逊于传统法,而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交感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各组30例。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例),常规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率为93.3%(28/30例)。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用于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