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6年Newman等[1]首次报道ESWL成功治疗小儿尿路结石以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cw lithotripay,ESWL)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儿童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采用美芝JT-ESWL-Ⅲ型碎石机治疗上尿路结石患儿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股骨踝上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2月至2003年3月应用双张力带治疗16 岁以下青少年股骨踝上骨折16 例.结果随访6~18个月,无一例发生骨折重新移位,骨不愈合,张力带无松动、滑脱,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定标准,优良率100%.结论双张力带治疗股骨踝上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固定可靠,疗效满意,适合青少年的股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至2003年,本院应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共28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差别也较大.自2000年4月~2005年11月,笔者采用外侧切口进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0例手术治疗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法复位、骨牵引及外固定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对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手法复位失败及陈1日性骨折宜选择手术治疗.笔者自1999年1月~2007年6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板固定治疗23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锁孔入路的概念由Wilson1971年首先提出,Fukushima等1991年报道了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Faniguchi和Perneczky1997年报道了颞下锁孔入路在鞍上和岩斜区病变中的应用.VanLindert等用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对眶上锁孔入路作了详细的阐述.目前常用的锁孔入路术式主要...  相似文献   

7.
直肠类癌是临床少见病,临床上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误诊,其治疗上有别于直肠腺癌.现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胫骨远端骨折临床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有多种,但疗效不一.笔者白2006年8月~2007年12月,采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手术治疗32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广泛应用甘露醇治疗外伤性颅内出血,以降低颅内压.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近年来连续有报道,此现象临床上时有发生.但对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损害报道较小.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用甘露醇治疗外伤性颅内出血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6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永清  顾宣歆  凌巍  钱越宁 《中国骨伤》2003,16(11):673-674
老年性骨折由于常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其治疗一直是骨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如何简化手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成了治疗老年性骨折的重要任务.西脉记忆合金接骨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6月使用西脉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老年性骨折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最常见的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取得的效果差异较大.本文总结了我们近6年来196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通过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与分析,着重探讨了有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试图找出在目前阶段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上尿路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可达2%~3%,上尿路结石发病率高于下尿路[1].近20年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90%的结石病例可采用微创治疗获得成功,且并发症极少,开放手术治疗机会越来越少.我们对上尿路结石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路径.方法 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例.年龄43~63岁,平均(53±8)岁.除1例有明确的外伤史,余无明确诱因.所有患者均经腹部增强CT扫描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腔内支架治疗、保守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结果 腔内支架治疗成功5例,未成功而转保守治疗9例.1例因疑有严重肠缺血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术中行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开窗,恢复远端肠系膜上动脉血供.15例中1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6.7%.随访时间12 ~60个月,平均(28±14)个月.在随访期内无腹痛复发及慢性肠缺血症状.保守治疗的患者CT随访无夹层瘤样扩张,腔内治疗成功的患者内支架均通畅.结论 腔内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成功率不高;对于症状缓解的患者及无症状的患者,可在长期随访检测下进行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出现肠缺血坏死征象时应尽早行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肱骨远端常见损伤,但同时合并肘关节脱位,尺神经损伤及其它伴发伤者少见,治疗亦有其困难和特殊性.我院自1979年10月至1992年6月治疗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8年7月至2010年7月手术治疗食管癌14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确诊食管癌术后胃瘫15例,其中1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手术治愈,全组无死亡患者.结论 食管癌术后胃瘫主要与手术创伤有关,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经长期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儿童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刘忠堂  温宏  张宇  池永龙  徐华梓 《中国骨伤》2002,15(10):608-609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的治疗问题很多,包括神经、血管损伤,获得和维持复位困难,以及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畸形.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6年9月93例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方法治疗的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7.
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的棘手问题之一,原因在于可能面临再次开腹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深入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1]已不仅仅适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亦可处理治疗上非常困难的胆道疾患[2].我科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实施具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腰椎滑脱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在治疗方法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为探讨其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6月至2007年11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2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Giebel髁钢板在伴发膝外翻畸形的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立群  王伟 《中国骨伤》2008,21(4):255-256
股骨髁上内翻截骨术常用于治疗伴有膝外翻畸形的膝外侧室骨性关节炎.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股骨髁上内翻截骨Giebel内固定治疗因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的12例(13膝),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临床上的少见病,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3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效果.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加重,行血管腔内裸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3例患者支架腔内重建术均获成功,共植入7个裸支架;植入支架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3d后腹痛均消失.复查CT血管重建肠系膜上动脉内支架位置良好,支架腔内血流通畅,夹层及假腔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