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富油气坳陷深化勘探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河坳陷在渤海湾盆地中以富油气坳陷著称,尽管辽河坳陷勘探程度很高,但是我们以“富油气理论”为指导,思维创新,在低潜山、火山岩、岩性油气藏等领域坚持勘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思维创新、认识转变、加强地震资料品质、发展主导技术、完善管理等方面,论述了辽河油田勘探取得成功经验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辽河坳陷牛心坨地区中生界火山岩预测技术与勘探效果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在辽河坳陷牛心坨地区中生界火山岩储集层的预测中,将钻井、测井信息与地震资料有机结合,应用地震相识别与划分、特殊处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预测火山岩的空间展布和储集层厚度的问题,为火山岩油气的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经钻探,在该区中生界流纹岩中发现了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气测录井在辽河坳陷非常规储集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坳陷广泛分布着稠油藏、高凝油藏、低电阻率油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由于构造和油质性质以及岩性比较复杂,测井和常规录井解释方法不能准确解释非常规油气藏。结合非常规油气藏储集层特征分析,选用气测全烃-组分法、图板法、气油比值法等多种气测录井解释方法,论证了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对辽河坳陷的稠油藏、高凝油藏、低电阻率油气藏这3种非常规储集层解释评价的可行性,在辽河坳陷非常规储集层的解释评价中发挥了优势。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油气勘探领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南部地区发育多个富含油气的断陷和凹陷,十屋断陷和长岭断(凹)陷是其中富含油气的地质单元,已发现了一批中小型油气田。研究认为该区发育断陷层和坳陷层2套含油气系统,断陷层油气藏包括火山岩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陡坡岩性油气藏和基岩潜山变质岩油气藏等,主要受有效火山岩储层和有效低孔渗碎屑岩储层发育情况控制,与构造复合分别形成火山岩储层构造油气藏和低渗透砂岩储层构造油气藏;坳陷层油气藏受三角洲前缘相砂体层布控制,在有利的构造背景下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勘探领域包括:①火山岩油气藏,②地层不整合油气藏,③陡坡岩性油气藏,④基岩潜山变质岩油气藏。  相似文献   

5.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开发,其沙河街组是重要的增储上产领域,而以往的发现主要为构造油气藏。基于构造、烃源岩、沉积储层和保存条件等多方面研究,重新认识了东部凹陷桃园地区岩性圈闭的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认为: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存在泥岩与煤系地层两套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中有煤成油的贡献;储层中发育的NE—SW向长轴河道沉积体系向构造高部位侧向尖灭,易于形成河道透镜体圈闭;盖层稳定分布;发育互层叠置、叠合连片的规模岩性油气藏。针对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岩性油气藏部署的T28-1井在试油阶段获得产量为54.5 t/d的高产油流,取得了勘探突破,证实东部凹陷沙河街组岩性圈闭具备规模勘探潜力,开辟了煤系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火山岩油气藏是辽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已发现多个以粗面岩为代表的中浅层火山岩油藏,但在深层火山岩及天然气领域未获发现。为寻求规模资源发现开展了针对深层火山岩的攻关研究,通过岩心观察、单井分析、储层描述、烃源岩评价等研究,结合"两宽一高"地震资料与时频电磁技术,识别出多个火山岩体目标,成功部署了风险探井JT1井,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研究表明,东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具有规模生气潜力,为天然气规模成藏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相比沉积岩,火山岩物性受埋深影响小,特别是玄武质角砾岩具备良好的储集条件;烃源岩层系中的火山岩被泥岩包裹,泥岩既是气源岩又是盖层,具有得天独厚的成藏条件。JT1井的成功,实现了东部凹陷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对辽河坳陷乃至渤海湾深层火山岩勘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欧利坨子地区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的中段,为坳陷内始新世岩浆活动中心。在对该地区火山岩发育年代、岩石类型、喷发模式及火山口位置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沙三段Ⅱ组粗面岩为研究对象,将储集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应用“宏观”统计和常规测试两种方法对孔隙度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建立了火山岩岩性和储层评价的测井响应标准,确认本区火山岩油气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困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塔西南坳陷是一个经长期发展形成的复合型前陆坳陷。二叠纪后的各次运动,特别是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天山、昆仑山先后隆升,并发生向盆地的冲断作用,从而使前陆坳陷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和与断层相关的褶皱,与隆升、褶皱、冲断有关的多种类型圈闭,在油气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可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古生界圈闭发育程度较差,中、新生界以发育挤压背斜、断背斜、断层、岩性圈闭为主。无论是古生界油气藏,还是中、新生界油气藏,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有断层直接或间接地将油源层和储层联系起来,以提供油气藏形成所需的油气来源,否则再好的圈闭也难以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山油气藏是济阳坳陷重要的油气藏类型。通过对济阳坳陷地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坳陷潜山油气藏的成因-形态分类,基于该区构造单元的成带分布,讨论了潜山分布的分带性及潜山油气藏的富集规律。潜山勘探潜力较大,油气富集程度高,是济阳坳陷进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黄骅坳陷与冀中坳陷和辽河坳陷潜山内幕成藏条件对比研究,分析黄骅坳陷寒武系—中新元古界潜山勘探潜力,明确勘探方向。研究认为黄骅坳陷寒武系—中新元古界勘探程度偏低,潜山内幕成藏地质条件好,潜山类型多,分布面积大,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勘探领域。通过评价黄骅坳陷重点圈闭,提出有利(Ⅰ类)圈闭面积占48%,主要分布于歧口凹陷,具备形成较大规模潜山内幕油气藏的有利条件。尤其是大多数圈闭分布在洼槽区,深大断裂较发育,使寒武系—中新元古界白云岩优质储层与沙三段主力烃源层能够形成"侧向对接",易形成较大规模的"新生古储"式潜山内幕油气藏,由此提出羊二庄潜山带上1号圈闭(羊二庄潜山)作为首选风险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古火山活动的地震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以火成岩为储层的油气田相继发现,进一步开拓了找油领域。火山活动与大地构造及盆地发育密切相关,尤其在拉张性裂谷盆地的发育过程中,无不伴随火山活动。火山活动又势必在地层中留下它们的遗迹和产物,这些声物往往具有比砂、泥岩大的波阻抗,从而以强反射及具一定形态特征展现在地震剖面土,成为独特的火成岩地震相。由于火成岩具有不同的构造形态、产状特征、分布规律,因此,在地震剖面土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射异常现象。文中列举了席状火山岩特征、凹陷区复合火山岩特征、隆起区复合火山岩特征、V形反射异常,以及它们的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1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类型及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是火山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辽河盆地已发现火山岩油藏最多的地区。火山岩油藏类型有裂缝型、裂缝-孔隙型、风化-淋滤孔缝型等。研究区火山岩夹于巨厚的生油岩之间,或上覆巨厚的生油岩,生油岩具有较好的生油条件;火山岩中原生及次生孔缝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并且可以提供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成藏条件间还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因而研究区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火山岩油藏在分布上具有以下规律性:水下喷发形成的淬碎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等为有利岩石类型,在靠近主要及次级断层的应力集中部位较有利于油藏的形成,火山锥在地形上常为高部位,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13.
火山岩储层构造裂缝的测井识别及解释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38  
针对辽河油田欢喜岭地区火山岩储层分布和结构构造特点,研究和分析了该地区不同类型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不同岩性的测井曲线特征对各种火山岩进行了划分,同时利用电导率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等方法对火山岩储层的构造裂缝进行了识别,利用裂缝的测井解释成果建立了该区裂缝孔隙度地质模型,进行了裂缝倾角的判定及裂缝孔隙度的计算及火山岩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14.
火山作用与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火山活动对油气生成、运移、储集、封盖、聚集和保存这六个形成油气田的重要因素有着重要影响。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岩,在岩浆迅速冷凝过程中会产生孔洞和缝隙,成为容留油气的空间;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灰沉积,具有遇水膨胀和分散的特点,地层孔隙被其它充填后而成为良好的封存盖层并能抗御新构造运动的破坏而有利于油气田的保.存;火山活动提供1 020~1 200C的岩浆和300~400C的热液流体携带的热能,为油气运移提供热动力条件,促进油气运移;火山活动在沉积盆地内形成的火山岩体与侵入岩体,为含油气盆地增加了一种非构造圈闭--火山岩岩性圈闭。火山活动与油气的储集、封盖、运移、聚集和保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含油气系统。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和黄骅坳陷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录井资料鉴别辽河坳陷火山岩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坳陷沙三段火山岩岩性比较混杂,难以鉴别。由于火山岩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储集层,因此火山岩的岩性鉴别尤为重要。从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入手,应用录井资料鉴别岩性,总结了火山岩录井特征,形成了现场录井确定火山岩岩性的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卡准粗面岩储集层界面,降低钻井工程作业风险,保护油气层,而且使完井后录井综合图火山岩岩性得以精细归位,为油田勘探开发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潍北凹陷孔三段火山岩发现油气藏为潍北凹陷未来的油气勘探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利用钻井、测井以及岩石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孔三段火山岩储层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电性特征。通过岩石特征分析表明,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是潍北凹陷孔三段火山岩储层中最为发育的岩石类型,也是有利的储集岩石类型。孔三段火山岩以基性为主,属于钙碱性-碱性岩系列,火山岩起源于幔源型原生岩浆,曾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受过大气中氧气的氧化。孔三段火山岩与上下围岩相比,具有钻时大、高密度、低感应电导率、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等特征,是火山岩与砂泥岩识别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金强  翟庆龙  万从礼 《新疆石油地质》2005,26(3):231-233,237
许多裂谷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中分布有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综合运用东营凹陷沙三段火成岩成分、结构、构造、蚀变特征和K-Ar同位素等分析资料,结合研究区的构造地质特征,确定了火成岩成因类型以及它们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以滨南和纯西地区为例,建立了烃源岩沉积环境中水下喷溢、烃源岩埋藏过程中浅层侵入的两种火成活动模式。探讨了两种火山活动形式对烃源岩形成、生烃演化和排烃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火山岩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对其识别与预测是油气勘探的难题之一,此次油气勘探综合使用速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分析、三瞬信息分析,以及测井声波约束反演等技术和方法,有效地识别了三塘湖盆地四类火山岩储集体: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首次圈定出它们的横向展布,有效进行了裂缝储集体的预测,为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克拉美丽石炭系火山岩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通过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成藏条件综合研究,优选陆东—五彩湾地区作为勘探主战场,展开针对石炭系火山岩的系统研究和技术攻关,不断深化成藏认识,确立了以火山岩岩体控藏的勘探思路,研发了与之相应的配套技术,在滴南凸起上以火山岩岩体为主要目标展开钻探获得突破,探明了千亿方的石炭系自生自储的克拉美丽气田,形成准噶尔盆地第一个大型整装火山岩气田,并已实现规模高效开发。石炭系火山岩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巴里坤盆地是夹持于哈尔里克山和麦钦乌拉山之间的小型弧间盆地。盆地构造呈箕状,构造相对较为单一,整体上具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盆地发育石炭纪地层,上石炭统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细砾岩与棕黄色泥岩互层;下石炭统为层状泥质灰岩,间夹灰色细砂岩、杂色细砂岩、泥岩。生油岩丰度较高,为较好—好烃源岩,烃源岩分布受古构造、火山等因素的影响,横向变化大。火山岩带在盆地西南部、东北部呈北西走向分布,火山岩与烃源岩呈互层式或指状式接触,有利于烃源岩热成熟,也有利于油气沿断裂近源、垂向运聚成藏。构造活动与火山岩成藏有较密切的关系,大河构造带位于剩余磁力高值区,显示火山岩发育。石炭系晚期抬升浅埋,有利于火山岩储层的改造,可能是风化型火山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大河构造带晚期的断裂继承性活动有利于油气垂向运聚,构造具有海西期雏形,中晚燕山期进一步加强定型,形成自生自储式储盖组合,是石炭系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