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常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CO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并比较各证型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 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证型;阳虚水泛证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痰浊阻肺证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证型。阳虚水泛证氧分压明显低于实证(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痰蒙神窍证);肺肾气虚证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实证(痰蒙神窍证、痰热雍肺证、痰浊阻肺证);痰蒙神窍证出现pH值下降较其他证型显著;阳虚水泛证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其他证型。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较其他3证型FEV1%、FEV1/FVC(%)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辨体-辨病-辨证"论治COPD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416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患者体质进行判定,采集患者四诊资料以进行中医证型判定,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与COPD证型、COPD分级、体质量指数、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 COPD证型以肺肾气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为主;气虚质、阳虚质与肺肾气虚证相关,气虚质、痰湿质与痰浊阻肺证相关,湿热质与痰热郁肺证相关,阳虚质与阳虚水泛证相关;不同病情、体质量指数、年龄患者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COPD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证型以肺肾气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为主,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同时受病情、体质量指数、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40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总结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02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发病诱因、主要临床表现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中医分型:各证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痰浊阻肺型>痰热蕴肺型>肺肾气虚型>阳虚水泛型>痰蒙神窍型。(2)COPD患者II级以痰浊阻肺,III级痰热蕴肺,IV级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型多见。(3)性别:男、女性别在四种不同年龄段分布,在<40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40~60岁、60~80岁、>80岁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4)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之间。(5)诱因:六淫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的主要致病原因。(6)中医证型与呼吸衰竭发生率的关系: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呼吸衰竭发生率高。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以痰浊阻肺型最多。(2)性别:在<40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40~60岁、60~80岁、>80岁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3)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之间。(4)六淫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主要致病原因。(5)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型呼吸衰竭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其血常规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寻找中辨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阳虚水泛证的血红蛋白计数(Hb)水平其他证型(P﹤0.05);痰热壅肺证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其他证型(P﹤0.05);痰浊阻肺证的红细胞计数(RBC)其他证型(P﹤0.05);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的PaO_2明显阳虚水泛证(P﹤0.05);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肾气虚证(P﹤0.05);阳虚水泛证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下降程度比较高;痰蒙神窍证的pH下降程度比较高;肺肾气虚证、阳虚水泛证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下降程度最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证候,肺功能、血气指标、血常规指标等有不同的倾向,可以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炎症介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为痰热壅肺、痰浊蕴肺、气阴两虚及阳虚水泛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分别测定不同证型炎症介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较不同证型中相关炎症介质的关系。结果:在四种证型中,痰热壅肺型患者TNF-α、IL-1β、IL-6含量较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含量最高为阳虚水泛型患者,与气阴两虚证及痰浊蕴肺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蕴肺证候积分与TNF-α呈正相关,痰热壅肺证候、阳虚水泛证候积分均与TNF-α、IL-8呈正相关。结论: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炎症介质具有高度相关性,使用炎症介质相关指标评价肺心病中医证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肺胀"范畴。可分为外寒里饮,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证型。病位在肺、心,涉及脾肾,病机为痰浊水饮或瘀血。笔者认为痰浊与肺心病发病关系密切,从痰饮论治可获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惠琴  刘琴  李风森 《陕西中医》2014,(11):1513-1515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培养阳性患者做调查,同时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总结,总结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菌分布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在新疆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培养阳性患者500例,记录主要临床表现、肺功能、痰培养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结果: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分型中占主导证型的是:痰浊阻肺型、痰热郁肺型;2COPD分级与证型的关系,I级以燥邪伤肺型为主,II级以痰浊阻肺型居多,III级痰热郁肺型居多,IV级以肺肾气虚、阳虚水泛为主;3COPD分级与细菌分布的关系:I、II级患者感染以球菌居多,III、IV级患者感染以杆菌为主,级别越高,耐药率越高。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病以痰浊阻肺型最多,其次是痰热蕴肺型、脾肾气虚、燥邪伤肺型。2COPD(肺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I级以燥邪伤肺为主,II级以痰浊阻肺,III级痰热郁肺,IV级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多见。3细菌分布与COPD(肺功能)的关系:I、II级感染以球菌居多,III、IV级感染以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心功能差异情况,为慢性肺心病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心脏彩超和hsCPR检测,将不同证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2组间比较,研究各证型间心功能差异性。结果共纳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101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阻肺组、痰热郁肺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其中痰浊阻肺组/痰热郁肺组与肺肾气虚组和阳虚水泛组的2组间比较,其中RV、RVOT、PA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肺组和痰热郁肺组的RV、RVOT、PA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LVEF、hsCPR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RVOT、PASP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阳虚水泛组、肺肾气虚组、痰热郁肺组和痰浊阻肺组。结论 4组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证型有关,不同证型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具有一定差异性,可为肺心病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Wnt/PCP)信号通路中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 mR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尝试为AECOPD中医证型诊断提供客观标准。方法:收集AECOPD患者100例,分为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肺肾气虚证、阳虚水泛证5个组别,每组20例。正常组15例。所有入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血液总RNA的提取采用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RhoA基因在AECOPD中医证型患者血液中mRNA的表达量,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痰热郁肺组和痰蒙神窍组比较无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和阳虚水泛组中RhoA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 0. 01); 5组证型间RhoA mRNA表达量,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RhoA mRNA相对表达量与AECOPD 5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直线线性相关关系,且呈正性相关。结论:Wnt/PCP信号通路中Rho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5组中医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给AECOPD中医证型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标准,并揭示其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肺胀阳虚水泛证的关联性因素,探讨肺胀阳虚水泛证的病理机制。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收治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患者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尿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水平,对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三证之间相同项目指标分别采用秩和检验法比较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用相关分析法比较证型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胀阳虚水泛证与痰热郁肺证的BNP水平有差异性(P0.05),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患者尿AQP2以及血浆钠钾ATP酶、AVP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钠钾ATP酶与BNP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阳虚水泛证组及肺肾气虚证组的钠钾ATP酶与AVP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BNP与AVP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阳虚水泛证AQP2与AVP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 BNP可能是肺胀阳虚水泛证的关键因素之一,需住院的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患者均有阳虚因素的存在,尿AQP2以及血浆钠钾ATP酶、AVP可能是肺胀阳虚水泛证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75例肺心病死亡病例死亡前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与辨证规律的关系,观察到肺肾气虚外感型以白细胞升高为主;心脾肾阳虚水泛型有中度的高碳酸血症及轻度低钠、低氯;痰浊闭窍型可见重度低氧,高碳酸血症及较重的低钠、低氯,并有较明显的血尿素氮升高。从而提出肺心病治疗的关键:肺肾气虚外感型以清热利痰为主;心脾肾阳虚水泛型温阳利水、益气养阴,痰浊闭窍型着重清热利痰、醒脑开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文献为依据的COPD中医证型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英文数据库(MEDLINE),检索1996~2007年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文献中涉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4篇。其中报道COPD辨证分型127种次,整合后按发生频率大小排序,实证证型前6位分别为痰热蕴肺、痰气互结、寒痰伏肺、血瘀、痰瘀互结、痰蒙神窍;虚证证型前6位分别为肺气虚、肺肾气虚、肾气虚、脾阳虚、气阴两虚、肺阴虚;虚实夹杂证证型前5位分别为阳虚水泛、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肺热痰瘀兼脾肾阳虚、肺气虚兼痰湿阻滞、肺脾两虚兼痰湿内阻。辨证方法主要有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致病因素主要为痰、虚、瘀,病位主要在肺、牌、肾、心、脑。结论:COPD证型分布有规律可循,传统中医学是通过对COPD的相似疾病进行辨证分型,随着现代中医学对COPD病因病机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流行病学发展及先进的统计学方法,COPD的辨证将得到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证型与急性胃肠损伤(AGI)的相关性,评估AGI对不同证型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5月在东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240例重度和极重度AECOPD患者辨证分为痰热郁肺组、痰浊蕴肺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同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呼吸衰竭发生率、AGI发生率、动脉血氧分压[p(O_2)]、AGI症状评分、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腹腔内压、血清瓜氨酸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证型AECOPD患者与p(O_2)、AGI症状评分、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腹腔内压、血清瓜氨酸及IFABP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证型患者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40例患者分为痰热郁肺组80例,痰浊蕴肺组60例,肺肾气虚组56例,阳虚水泛组44例,痰热郁肺为主要证型。各不同证型组p(O_2)、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血清瓜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痰热郁肺组p(O_2)、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血清瓜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组(P均0.05),AGI症状评分、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P均0.05);阳虚水泛组AGI症状评分、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肾气虚组、痰浊蕴肺组(P均0.05),血清瓜氨酸水平明显低于肺肾气虚组、痰浊蕴肺组(P均0.05)。痰热郁肺证与AGI症状评分、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p(O_2)、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血清瓜氨酸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AGI症状评分、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腹腔内压、血清瓜氨酸水平、血清IFABP水平均为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均0.05),各个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以痰热证型最大,其次为阳虚水泛型。结论 AECOPD患者痰热郁肺型占主要比例,且较其他证型与AGI相关性最强;其次为阳虚水泛型。AGI相关指标可以一定程度上作为辅助AECOPD分型的依据并作为判断不同证型AECOPD病情的指标。AGI为各证型AECOPD尤其是痰热郁肺、阳虚水泛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对AECOPD尤其是痰热郁肺型、阳虚水泛型患者合并AGI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下法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相当于中医内科学中的“肺胀”,临床以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等为特征。笔者在临床中常以下法治疗本病取得良效。体会如下。 1 下法的生理病理基础 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分为肺肾气虚外感、痰浊闭窍、心脾肾阳虚水泛、热淤伤络、元阳欲绝等证型。临床以肺肾气虚兼外感、痰浊阻肺、痰浊闭窍等证最易出现大便秘结等大肠传导失常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生理上肺脏宣降功能可促进大肠传化功能,大肠传导功能又能维护肺之宣发肃降功能。病理上肺宣肃失职,可致大肠传导异常,反之亦然。肺心病肺肾气虚兼外感、痰浊阻肺、痰浊闭窍等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COPD并发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应分析方法分析病情程度与中医证型关系。结果COPD并发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病情程度差异明显,对应分析显示痰浊蕴肺证偏于轻度,痰热壅肺及气阴两虚证偏于中度,阳虚水泛证偏于重度。结论COPD并发肺心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具有一定关系,由痰热、痰浊至气阴两虚及阳虚水泛证,疾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特征,为相关证候标准规范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筛选符合标准的COPD文献并提取证候类型,将复合证型分解成基本的证候要素,统计各证候分布比例及证素出现频次、频率。结果:COPD病例数分布较高的中医证候为痰热壅肺、肺气虚、痰浊阻肺、肺肾气虚、肺脾两虚,稳定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肺肾两虚、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脾两虚、肺脾肾虚,急性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痰热壅肺、痰瘀阻肺、痰热瘀肺、痰浊阻肺、肺脾肾虚。本病病位类证素为肺、肾、脾、心、肝,病性类证素按频次由多至少依次为气虚、痰、阳虚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肺脾肾虚贯穿于疾病始终,肺肾气虚可能成为COPD的基础证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补体C3水平(C3)。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CD4渐降而CD8、CD4/CD8渐升(P<0.01);湿热中阻证与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IgM、IgG水平在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高于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P<0.01或P<0.05);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细胞因子及C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C3水平明显低于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与细胞因子病毒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及病毒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HBV-DNA、HBV标志物。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CD4渐降而CD8、CD4/CD8渐升(P<0.01);湿热中阻证与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IL-2、IL-10、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组HBV-DNA定量>1.0×105cop ies/mL、HBVeAg及抗K-HbcIgM(+)均高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P<0.01或P<0.05)。结论:细胞因子、病毒指标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白细胞计数、肺功能、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丰台医院近2a来2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根据临床常见的4个证型与相关性分析,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白细胞计数: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FVC%等大部分常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PaO2在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O2在阳虚水停型COPD与风寒束肺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FEV1、FEV1/FVC%、PaO2、PaCO2可以作为COPD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常规护理注意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吸氧护理、排痰护理、肺功能锻炼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辨证分型(风寒壅肺、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